搜索
胡志霞的头像

胡志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23
分享

母亲的相册

   母亲有许多相册,母亲把它们按时间和类型编码摆放,占据了书柜的“半壁江山”。

我喜欢给母亲照相。但这几年,她自己更喜欢拍风景,她说自己都80多岁了,怎么照都又老又丑,而风景却越来越美。她拍风景的角度很独特,常常拍摄出许多奇美的风景。

我用手机上的美颜相机给母亲照,看到照片,她笑着说,变年轻了,也变美了。我又想用修图软件美化照片,母亲阻拦说,她喜欢真实的自己。

相册中有她和她的亲戚、儿女、孙辈们,也有她的同学、同事,还有她常交往的好友们,更有许多自然风光……这些照片,记录着她人生的旅途。

我喜欢闲暇时,打开这些相册,一遍遍地欣赏。

母亲兄弟姐妹多,她排行老幺。出生于医药世家的母亲,自小就是家中的乖乖女。在众多家人的呵护下,她幸福快乐地成长着。

母亲有一张黑白色的全家福,男着长袍马褂,女穿旗袍,民族风韵,婉约含蓄,隽永清逸。我是在这张照片上看到了我未曾见过面的姥爷、姥姥,他们面容慈祥;也有我没见过面的大舅和二舅,他们英姿飒爽,但为保家卫国,都牺牲在了战场。

那时母亲十一二岁,依偎在我大姨身边,甜甜地笑着。

在天安门广场,母亲有两张相隔近60年的照片,一张黑白照,一张彩照。

黑白照,是母亲和同学的合影。她俩亭亭玉立,身后是迎风高扬的五星红旗,母亲眼里闪现的光芒让素净的照片熠熠生辉。这一年,母亲22岁,本科刚毕业,她主动申请支边,被分配到内蒙古工作,途经北京时,她特意去了趟天安门广场。

彩照,是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我和母亲的合影。那年,母亲一直跟随着妹妹定居在北京,我赶到北京去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典的盛况。10月3日,我们顺着摩肩接踵的人群,到了天安门广场。站在巨大的花篮旁,母亲和我笑得绚丽,身后,依然是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60年韶华弹指过,拳拳爱国心,与日倍增。

我很喜欢相册中的一张照片,上面有一只黄棕色的藏獒,它叫“阿黄”,这是阿黄唯一留存的照片。照片上,瘦弱的哥哥依偎在阿黄身旁,妈妈笑眯眯地抚摸着哥哥的脑袋。母亲很美,端庄标致的五官,典雅贤淑的气质,内柔外刚的性情。

那时,母亲在阿拉善左旗一所学校当校长,工作繁忙。幸好有阿黄陪伴着我们,穿越防护林、钻进防空洞,善解人意又凶猛机敏的阿黄成了我们童年时的“保护神”。

重温母亲的一张张照片,回味无穷……

秋高气爽,母亲和儿女及孙辈们一起爬长城,在“不到长城非好汉”石碑前,她手指远方,巾帼之风跃然眼前;孙辈们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母亲做的拿手好菜,母亲看他们的眼光慈祥和善;母女三人同游新疆、云南,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母亲笑容可掬。在儿女陪同下云游四方,母亲的精神头儿从不输年轻人。

一路走来,母亲从豆蔻年华至耄耋之年,照片中的她,始终是笑着的,始终是美好的。

在生活中,她的确爱笑,且笑声爽朗。看她的相貌,仁慈安祥,好似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其实,母亲这一生,经历过许多常人未曾经历的苦难,但岁月并没有把沧桑刻在她的面容上,这归功于她有着好性情和好心态。当看过生死,经过磨砺,历过苦难,见过真善美,识过假丑恶,母亲早已云淡风轻,却坚韧刚强,活得热气腾腾。她是无数的老一代知识女性中普通的一员,她也代表了中国母亲的善良朴实,吃苦耐劳。

这几年,母亲学会了做电子相册。我常收到她发给我的电子相册,她把照片结集,配以恰当的音乐和精美的文字,用一张张照片串联起美好的生活。

我在美妙的旋律中欣赏着她制作的一个个精美的相册,常常不由地笑出声来,是欣喜,也是自豪。眼睛也随之湿润,是敬佩,也是感动。蓬勃的生命,从来都不是年龄所决定的,对生活的热爱,是饱经风霜后的深情接纳。

母亲的相册,真实而厚重。   

注:《母亲的相册》,首发于《中国建材报》;2021年8月,转载于《学习强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