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站在日思暮想的边城,那时,清晨的阳光,闪烁着边疆独有的神秘色彩,在我的心里突地开出许多斑斓绚丽的花来,缕缕飘缈的香气从心底升起。沐浴着太阳的气息,我心里充盈着好奇与探索。从河南洛阳到新疆乌鲁木齐,这遥远的距离滋生出的新异,让空气也荡漾着别样的清逸。
透过人群,我搜寻到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她正在人群中张望。这就是前来接我们的王阿姨,她是母亲曾经同窗四年的大学同学。她们相拥,笑眼里闪着泪花,慰藉着离别多年的思念之心。
下午,王阿姨想带我们四处看看。我和母亲不约而同,选择了乌鲁木齐博物馆。博物馆,是城市的文明名片,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是活着的历史。我迫不及待地想从中感知这座城市的灵魂。
乌鲁木齐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南湖南路。她以乌鲁木齐市的历史和发展为主线,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政治经济的发展。
迈进博物馆一楼,大厅正中,维吾尔族农民库尔班大叔进京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塑像,显示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展览主题。扎根新疆的王阿姨,谙熟这里的历史和民俗风情。我一边看,一边聆听着她的讲解。她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新疆各民族异彩纷呈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故事,我沉浸其中,流连忘返。上世纪五十年代,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要去看望伟大领袖毛主席,毛主席真的接见了他,这使新疆各民族人们欢欣鼓舞,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建设祖国的洪流中。
我细细阅读展厅里的照片和介绍,看到了乌鲁木齐这一多元融合之城的历史和现在。
公元前60年,西汉就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设官置守,将西域纳入汉朝的版图,新疆从此正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治理从未间断 ,在有效治理下,新疆各族人民为祖国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乌鲁木齐的发展变迁就是这段历史的缩影。
我在“古丝绸之路示意图”上追寻历史: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乌鲁木齐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关口,百年来,不断迁徙往来的人群,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交往交流、互相融合,奠定了今天以13个民族为主体,55个民族相互依存、体恤与共的局面,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血肉亲情。我从“乌拉泊古城址平面图”中回味沧桑岁月,在“乌鲁木齐柴窝堡遗址出土的石器”中看到了世代的各族人民,他们在这里生息繁衍、辛勤劳作,互相融合。
我肃立在“清朝历任驻疆巡抚布政使”图表前,缅怀英杰。清朝大学士纪晓岚,于乾隆年间,因事遣戍乌鲁木齐,二年后释回,归途所作《乌鲁木齐杂诗》,记录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物产等。禁烟英雄林则徐也曾被发配到新疆伊犁,左宗棠和刘锦棠对新疆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里也有红色烈士的身影。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任红一方面军第三纵队大队长的毛泽民(毛主席胞弟),1938年来新疆工作,1942年被捕入狱,次年9月光荣牺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示意图”上,我看到革命的火种撒遍天山。1949年9月26日,新疆的和平解放,让新疆各族人民真正成为了新疆这片土地的主人。
民族团结一家亲,新疆和乌鲁木齐的和平安定大发展的局面,是新疆各民族人民奋斗、全国人民全力支援的结果。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中,各民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万众一心,艰苦创业,加快了全面小康的进程。
我在张张照片前留恋,看到一个山川秀美、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疆,已在西部崛起,她正扩大开放,昂扬走向世界。教育科技惠民,凝心聚力;文化医疗惠民,国泰民安。路网建设也开启了高速模式,天山公路的建设开通,架起了南北疆交流的桥梁纽带;高铁和地铁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新疆各地的绿色旅游业吸引着中外游客。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信念已根植于各族人民的心田。悠悠岁月铸就辉煌,郎朗历史昭示未来。
博物馆即将关闭的铃声突然响起时,我依然沉浸在“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里,我和着乐声,歌从心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注:《民族团结一家亲》,首发于《学习强国》2022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