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陇原书生的头像

陇原书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1/03
分享

上元佳节

元宵节的准备工作是从正月初七开始的。正月初七是人日,也叫人七。人七要蒸面娃娃,一般都是牛娃和蛇娃。蛇娃除了脑袋很大之外并无特别之处,而牛娃就有点奇怪了,看起来像鱼,只有眼睛大的像牛眼。面娃娃的眼睛用黑色的四季豆做成,身上用梳子压出或者用剪刀剪出花纹,出锅后再用筷子点上红点,非常可爱。北方冬天比较冷,部分面娃娃要保存至元宵节晚上。

初七之后,只剩下两个日子逢集。赶集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给孩子们买几个漂亮的灯笼回来。木头框架的最好,但是价格要贵一些。这种灯笼整体呈立方体,四条长腿向上向下伸出主体约五公分。上下两面是木板,中心都开有圆形的洞,下边的洞小一些,塞个木塞,蜡烛就要固定在塞子上,上面的洞大一些,方便烟气排出并可随时观察蜡烛燃烧情况。四个侧面糊灯笼纸,灯笼纸要用白纸,透光性好,上面要印有图案,这样才漂亮。灯笼纸上的图案简单明快,欢乐喜庆,一般都有一面是个骑马的人,一面是个敲鼓的光头娃娃,一面是一丛花,另外一面可能会不同。糊完灯笼纸还要用红纸盖住棱边。评价一个灯笼好不好的标准就是敲击上面的木板看能不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响声越是好听,灯笼就越好。蜡烛也有讲究,要用约十公分长半公分粗的红蜡。

正月十五晚上,天刚一黑就开始点灯。家里的灶台、井台、门楼、粮囤,甚至猪圈、鸡窝、牛棚都要点上蜡烛,要让光照亮每个角落。这时候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给灯笼点上蜡烛,点亮后先让面娃娃爬在灯笼上看灯,我估计这可能是在开眼。之后就带上足够的蜡烛,提着灯笼出发了。村里的小孩多,不一会儿就聚集了十几个,排成一队,灯笼按次序一左一右,形成了黑夜里一条明亮的长龙。那时候说两个人关系好,就是在学校里借过橡皮,在元宵夜里借过蜡烛。要是不小心把灯笼给点燃了或是摔坏了,就会有人号啕大哭,小朋友们都会停下来去安慰,然后把他送回家。家里会用一种纸质的折叠灯笼代替,纯纸质的灯笼在小孩子看来是不体面的,但总比没有好。擦干眼泪,继续出发,其他人也不会笑话的。就这样每天晚上准时集合提灯笼,一直玩到春季开学,多么欢乐的时光。

今年,老爸和老妈来绵阳过年,春节前从老家给孙子带来了灯笼。昨天一大早,老爸就起床到处买蜡烛。终于熬到天黑,拾掇好灯笼,带上蜡烛,乐呵呵的陪孙子提着灯笼出去玩了。周围的孩子们没有见过老式灯笼,都围过来看,使得老爸当爷爷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灯笼传承着祖先的技艺,寄托着浓浓的乡思,饱含着朴素的亲情。天上一轮明月,地下一盏灯笼,月光和灯光交相辉映,把黑夜装扮的无比美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