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因产量大,在北方比较干旱的地区种植广泛。父母一代人年轻的时候,馒头分三种,对应白、黄、黑三种颜色,其中黑面馒头就是用高粱面做的。高粱面淀粉含量低,不容易揉成面团,制作馒头时稍微和上些玉米面或者小麦面放在碗里来回摇几下,然后直接把碗往蒸笼里一扣,轻轻把碗取掉才能保持形状,蒸出的黑面馒头又大又硬,口感肯定好不了。
父辈们没日没夜的奋斗了几十年才摆脱了物质短缺的困境,顿顿吃上了白馒头,地里种植的高粱大部分被用来酿酒。近年来,食物营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老祖先认为的食不厌精其实不利于人体的营养均衡和长期健康。单一食用细粮会导致部分重要维生素的缺乏。高粱作为理想的粗粮之一不断出现在一些高级饮食场所,逐渐被人们重视。
高粱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占有一席之地。那时身处偏僻的乡村,嘴馋的孩子们一年到头吃不到几次零食。高粱未抽穗之前,高粱秆含糖量高,嚼起来水分充足、香甜可口,感觉一点儿不比甘蔗差。如果谁家种了高粱,此时一定要盯紧了,否则那些流着口水嗅觉灵敏的孩子随时有可能偷偷的掰断几株高粱,迅速消失在田边的草丛里。一段时间里,孩子们就像一群啮齿类动物一样,令人防不胜防。
高粱成熟的季节,沉重多粒的穗子压的高粱低下了头。人们拿着利刃,连带下面的一节长秆把穗子割下来,成捆地运回打谷场。晒干后手持长秆在石板上用力摔打,高粱颗粒就脱落下来。
通常所说的高粱是食用高粱,还有一种帚用高粱。帚用高粱在我的家乡有专门的名称。大部分情况下会在食用高粱旁边种一小片帚用高粱。其个头较高,颗粒稀少,穗子可以做笤帚。除去穗子剩下的长秆可以用麻绳穿起来做成盖板,用于晾晒食物或者摆放馒头面条,干净耐用、易于清洁。
家里扫床用的笤帚是父亲用高粱穗做成的。与别人直接用细麻绳捆扎不同,父亲做的笤帚刷面几乎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不同位置的高粱穗子长度和弯曲程度各异,做好后除把手外整体呈方形,扫过的表面非常干净。这种笤帚还可以有其它用途,其中之一就是剔牙缝。根据牙缝的宽度寻找合适的细支掐下一小段用来清理牙齿之间的食物残渣,比任何牙签都好用。
孩子们对笤帚却有着另一番感受。因为用笤帚把手抽打犯错误的孩子是我们家族的传统,一般情况下只打屁股。由于笤帚把手比较粗短,即便是有时候怒气太大使劲过猛也不会伤到孩子。最大的优点是打几下屁股上就出现一道道的红印子,看起来吓人却都是皮外伤,能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小时候,我们要是惹父母生气,一看见他们动手拿笤帚就早早溜之大吉,等到父母气消了再回去领赏。
既然是家族传统,到了我们这一代自然要有人继承。妻子脾气暴,儿子不懂事,所以我们家的笤帚经常会派上特殊用场。虽然我不赞成武力解决问题,但是孩子们都吃这一套。因此,我在家里持中立态度,不会动手打孩子,也不反对妻子教训他们。
一把普通的笤帚,来自天地造化,渗透着父母的汗水和关爱,体现了世代相传的教育方式和家族门风。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母亲打完我后她自己要流泪。当我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以后,才有了深切体会,笤帚虽然落在孩子身上,其实也打在了父母的心头。俗话说,假的打到门外,亲的打到怀里。孩子终有一天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会对那些挨过的打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