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陇原书生的头像

陇原书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15
分享

寻根

六百五十年前,明朝天下初定。雄才大略的乞丐皇帝开始从各个方面振兴庞大的帝国。汉人一贯以农为本,所以皇帝自然把恢复农业生产放在了第一位。根据户部报上来的人口数据,皇帝日思夜想,在帝国的版图上标下了几个箭头,箭头旁边写着数字。

皇帝这一标记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其中有一个箭头从山西西部一直划到了甘肃的东部。山西刘姓在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所以这次移民实边计划的迁徙名单里包含了不计其数的刘氏宗族成员。山西柳林坐落在黄河东岸,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养育了众多人口,素有秦晋通衢、黄河三峡之称,自然是移民输出的重镇之一。移民集合起来以后,双手从背后捆绑,一个接一个穿在长长的索链上以防止逃跑。

他们被赶上大船,沿着黄河顺流而下,一直到达潼关,再沿着渭河逆流而上。他们很茫然,前途未卜,从上船一直没有吃到像样东西,很多人已经虚弱不堪。迎着西沉的夕阳,有个小伙子想起了自己钟爱的少女已经相隔千里无法再见,就扯开嗓子唱起了情歌。那种苍凉悲壮的腔调,瞬间激起了人们想家的情绪。船上顿时一片骚动,负责押送的士兵迅速找到了捣乱的,一阵响亮的皮鞭声下歌声逐渐微弱直至消失。

走到陕西高陵,泾河在此处注入渭河,泾水清、渭水浊,果然泾渭分明。沿着泾河往上游走了一段距离后,他们下了船,到达的地方叫泾阳,由于地处泾河之北而得名。泾阳的自然条件比柳林好,位于八百里秦川的核心位置。虽然背井离乡,大家对泾阳还是比较满意的。可惜泾阳不是他们迁移的目的地。他们被分成几十到几百人不等的小组,继续步行前往最终的目的地。

来自刘氏宗族的年轻人与其他宗族的不同性别的人成对搭配后,组成了一支大约百人的队伍,向西北方向出发。他们走了两百里之后进入山区,翻越一道道山沟后,来到了今天的甘肃省正宁县。他们被移交给当地县衙后,得到了生产工具和一部分种子。耕地是没有的,要种地养活自己必须首先开垦荒地。

这一支就是我们刘氏的祖先。先祖们一边忍饥挨饿地抵御野兽的袭击,一边建立起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山沟里的一眼眼窑洞鉴证了久远的历史。我的祖先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脚下的黄土地上繁衍生息。

小时候,母亲常常给我唱一首童谣。童谣是这样的:“一圪嘟蒜,两圪嘟蒜,我大(父亲)我妈把我卖到泾阳县,今儿不看我来,明儿不看我来,后儿拄上龙头拐拐看我来。”圪嘟原指拳头,这里指像拳头一样的东西,属于山西方言。山西柳林也有相似的民歌,所以母亲教我的歌谣与山西有关。我还问过母亲,为什么是泾阳县,而不是与我们县接壤的彬县或者长武县,母亲说她不知道,反正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唱的。

今天无意间看到正宁县志上说我们村的刘氏来自陕西泾阳。而父亲总说我们来自山西大槐树下,由于迁移过程中被反绑双手,所以才留下了背手的习惯。结合母亲教的童谣,我逐渐理清了几百年前祖先们的迁移路线,写下了前面的故事,并给自己的寻根之旅画上了句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