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陇原书生的头像

陇原书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21
分享

糜子

在我的家乡,糜子种植历史久远。糜子生长周期短,耐干旱贫瘠,是不可多得的粮食作物。糜子籽叫黍,属五谷之列,曾经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食之一,籽食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也叫糯小米,为圆形小颗粒,直径大于粟米,粟米就是小米,也叫谷米。

糯小米一般用来烧米汤,喝起来有一股淡淡的苦味。人们为了干农活方便,一天吃两顿正餐,早上五六点种起床,先劳动两三个小时,回家吃早饭,吃完早饭后要到下午两点左右才吃午饭。晚上直到天黑才停止劳动,虽然饥饿却不能多吃,所以晚上吃饭叫做喝汤,喝的汤就指糯小米汤。

夜饭好吃,但是难消化,轻则积食,重则口舌生疮疼痛难忍。吃夜饭时,孩子们是重点限制对象,只准吃一个馒头喝一碗米汤。可能是饥荒年代形成的习惯,一碗米汤里只有碗底能见到少量的米,大部分都是汤。大锅慢火长时间的熬制,使得一碗米汤回味悠长。

糯小米焖饭是一大特色美食。端午节吃焖饭是祖祖辈辈留下的传统。要做焖饭,第一步就是碾米,糯小米容易受潮变质,一般要用前一年收获的新米,洗净晾晒后去壳,就得到金黄清亮的米粒。再将米粒放到瓷碗里,加适量温开水放在锅里蒸熟,其中所含的糯性成分就将米粒黏在一起。把焖饭摊平,上面抹上质量上乘的蜂蜜,吃起来香甜可口,老少皆宜。

离家久了,时不时想吃碗焖饭,无奈总是做不出家里的味道来。母亲得知后,就留了一块地种糜子。待到第二年端午节前把上好的糯小米寄了过来,同时寄过来的还有一小瓶蜂蜜。包裹一到,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做了两大碗,孩子们吃的厉害,我和妻子差点儿没争上。对我们来说,不必吃多了,只要是正宗的家乡味,一口就足够了。我想孩子们之所以爱吃,可能是因为那种独特的味觉体验写在了祖先们的基因里。

糜子穗与稻穗形似,中秋节前沉甸甸的穗子弯向地面。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蓝天下面带笑容的人们行走在田里,勾勒出一幅绝美的丰收画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