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陇原书生的头像

陇原书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7/03
分享

风箱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在下午两点钟左右才放学回家吃午饭。学生的作息是根据家长干农活的时间安排的。夏天下午两点钟,气温达到一天之中最高,如果还在地里干活,那肯定不是明智之举。既然无法干活,就只能回家吃饭,休息一下补充体力。

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就能听见家家户户做饭的声音,其中最响亮的莫过于风箱的吧嗒声。饭菜的香味混合着油烟味直往鼻腔里面钻,害得人直咽口水。火辣辣的太阳把整个世界照得发白,树叶表面落了一层细细的尘土,土黄色成了村庄的主色调。走过两里多路,隐约听见父亲熟悉的咳嗽声,就快到家了。

走进大门,直奔厨房,温馨的一幕出现在我的眼前。母亲擀着一张大面皮,一会儿把面皮卷在擀面杖上,一会儿又用力摊开,面皮变得越来越大,同时也越来越薄。父亲有节奏地驱动风箱,炉膛里的火苗配合着节奏起起落落。锅里的水已经沸腾了,从锅盖下面的缝隙里冒出一股股水蒸气,不一会儿厨房里就云雾缭绕。父亲放慢了节奏,等待母亲把面皮切成面条,然后下锅。

在这个空当,父亲仔细地端详起面前的老风箱,似乎想起了一些往事。风箱是他亲手做的,父亲清楚每个零件的尺寸和安装要求,甚至能说出每块木头的来历。这只是父亲制作的众多风箱之一,每次制作风箱,父亲都会为我们祖先的智慧而赞叹。

父亲或许不知道。小小的风箱,不管是推动活塞还是拉动活塞,都会把空气送到出风口,而其中的奥妙不过是四块两两对称的活动挡板之间的相互配合。挡板的一侧用合页固定,另一侧随着活塞的推拉而闭合或者打开。风箱悦耳的吧嗒声就是挡板被气流推动闭合时撞击箱体所产生的。每次的送风量大约等于箱体的体积,所以风箱的体积越大送风就越多,炉火所能达到的温度就越高。风箱用来烧火做饭其实有些大材小用。据研究,风箱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用于冶炼金属。我国古代的冶金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能与风箱的发明有很大的关系。

当父亲沉浸在回忆中的时候,性急的母亲已经把面条放入开水中,水温迅速下降,父亲加快节奏驱动风箱,锅里的水再次沸腾。一根根面条在开水中翻滚,变轻了就煮熟了。

这是父亲和母亲无数次的默契合作之一。父亲虽然做得不多,但是全程配合,乐于当好母亲的助手,并长年累月地坚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父亲离去了,只留下孤独的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父亲做的风箱被弃用多时,压在杂物间的最底层,很难再有机会派上用场。

离家多年,我时常想起父亲和母亲做饭的温馨场面。闭上眼睛,风箱的样子清楚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等大小,长约一米,高近两尺,宽度差不多三十公分。风箱活塞连杆上的把手被磨得光滑溜圆,浅褐色的木质里渗透着父亲手心的汗水。

没有了风箱的声音,做饭就缺少了一股紧张气氛。整个村庄显得过于安静,似乎再也热闹不起来了,而关于风箱的记忆也随着我的少年时代逐渐远去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