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郝军的头像

郝军

网站用户

小说
201808/08
分享

小寺传奇连载

                第九章   叔侄博弈定乾坤

    公元一三九八年六月二十四日,七十一岁的朱元璋驾崩,葬于孝陵,谥号“圣神文武钦明应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朱元璋驾崩后,因长子朱标(懿文太子)已先他而去,有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即位,史称“明惠帝”,年号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国家政权,便实行“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当这项工作正在进行时,有的藩王蠢蠢欲动准备造反,影响最大的当属雄居北京的燕王朱棣,他要呐喊他要斗争他要造反,决不能让自己坐以待毙,于是他招贤纳叛,培植自己的党羽,向天下打出“靖难”的口号,就是说皇帝身边有小人有坏人,他要“清君侧”,燕王起兵燕京以来,建文帝就把重任放在老将耿炳文的肩上,燕王朱棣妄想突破滹沱河就必须经过耿炳文这道关,由于燕王几次寻机作战,都被足智多谋的耿帅所识破,燕王没有捞到半点实惠。耿帅作战靠的是持久战,城门紧闭,吊桥高升,以时间换取消灭燕王。燕王知道靠硬的不行,于是就派人鼓捣“离间计”,耳朵根子软的建文帝,便撤销主帅耿炳文,换上了与燕王是姑表亲的李景隆,坐镇真定,几个回合下来,副都督吴杰、平安多次寻找战机给燕王以重创,致使燕王在扫北的道路上障碍重重。发了疯的燕王,看到的是众志成城的官兵,他们视燕王为贼寇。


    由于主帅李景隆从中作梗,致使战机贻误。藁城各地的老百姓也坚定地站在了建文帝的一边,他们的助威声呐喊声,让燕王不寒而栗。可燕王并不是等闲之辈,他率领的军队打到那里就从那里征兵拉壮丁,那些被征入伍的士兵为了活命而含泪上的战场。建文帝是个文人,具有仁慈,面对叔父的反叛,还是以怜悯,下令征战时不要弄死叔父朱棣要活捉,由于有了这样的口谕,他的手下谁敢违抗,只好服从。可是,要想燕王朱棣身上不受伤,就好像逃脱樊笼的斑斓猛虎,不叫受伤,就把这只猛虎驯服,那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燕王打仗常常一马当先冲锋陷阵,让官兵感到不好征服。但不管怎么样,燕王在将场上如何驰骋如何厮杀,总感觉那些官兵就仿佛那一片片的青纱帐,就是让你燕王随便刈割,使死你,也到不了南京城,于是,燕王听从皇帝身边一个小太监的建议,决定避重就轻,直取南京。


    建文帝四年,即公元1402年春,燕王重整旗鼓,整备二十万兵马,并誓师率军出征,这次军威格外雄壮,从首长到战士,无不充满了必胜的信心。首战,燕王与官兵主帅盛庸决战于夹河。双方激战一昼夜难分难解,互有死伤难分高下,官兵在主帅盛庸的指挥下死战不退,燕王更是一马当先率领战士英勇顽强。


    突然间,东北风大起,哎呀,沙尘暴!由于官军是戗风,而燕军是顺风,燕王便立即发起了猛攻,呼喊声与战鼓声更加气壮山河。官兵脚跟趔趄眼睛迷离,就这样官兵死伤惨重大败而退,双方官兵尸体就像一个一个的谷个子,交错地叠加在一起,鲜血成河,哀鸿遍野。燕王乘胜追击,一直打到滹沱河边,官兵毫无斗志,燕王则大开杀戒,被践踏和淹死者不计其数,遍地是军械和辎重,都成了燕王。盛庸和官兵残部一直退到了德州。接下来,燕王与官兵会战于藁城,官军副帅与燕王对垒,官兵大将平安在望楼上用令旗指挥,强弓硬弩万箭齐发射向燕王,使得燕王帅旗上的箭矢钉得好像刺猬一样,燕王躲过了对方的射箭,官兵趁势出击,燕军一败涂地。正在这时,狂风大作,拔树摧房,声震如雷贯耳,平安的指挥望楼被狂风掀倒,平安也摔伤。官兵指挥失去作用,阵脚大乱,官兵的两员大将邓戬和陈鹏因受伤被俘,由于此次狂风发作对燕王来说又是顺风,因此,燕军在藁城杀死官兵六万多人,马匹军资粮草器械也被燕王所得。吴杰与平安收拢残军,退守到真定。


    民间相传:燕王靖难,黄河以南,公买公卖;黄河以北,鸡犬不留。


    也许是天意,官军与燕军这两次交战,都是燕军的顺风。燕王余勇可贾,就像一只猛虎追杀一群牛,牛死得死伤得伤,奄奄一息,苟延残喘,那些倒下去的官兵如出一辙。燕王一股队伍沿藁贾路追杀逃散下来的二十几个官军,刚到倪若水故里之村东(今倪家庄乡粮站附近),官军就被后面的燕军追上,一阵厮杀,二十几个官军就倒在血泊之中(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当地盖粮站,在挖地基时,发现明朝一些士兵的白骨以及生锈了的兵器等)。再说燕王率领七十名士兵,将官军一支被冲散的约有两千名士兵在藁南康家庄村南(即现在的朱家庄)包围,天已黑,官兵也不知燕王有多少士兵,内心充满恐惧,智勇双全的燕王,下令去康家庄抓壮丁入伍,村民们有的闻讯潜逃,或坟圈子或沟壑或柴火垛,各施其法,幸免于难,那些来不及逃掉的村民,有的不想去,燕王就动刑,其手下用脖子怪扇用棍子抽打等等,那些壮丁忍气吞声无可奈何入伍。


    就这样,燕王通过征兵收编,使燕军又一次地强大起来。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