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景隆的头像

黄景隆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25
分享

乡愁散文诗五组

守护文化根脉,留住美丽乡愁

灿烂的农耕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而传统农具则是农耕文明的核心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以往的劳作工具已被取代,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化州市中垌镇坡头村委会扫秆坡村,有一座农耕博物馆,收藏了1000多种蕴含着农耕文化的老物件,既唤醒了人们心中的农耕文化记忆,也守护住了乡村文化根脉,留住了美丽乡愁。近日,记者探访了这座颇具规模的乡村博物馆。

笔者了解到,农耕博物馆的创办人张瑜是化州市知名的企业家、教育家。早些年,张瑜留意到由于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大部分年轻一代对以前的农耕物品日益生疏,对农耕文明的记忆渐行渐远。为了让人们留住对农耕古物记忆,留住一份美丽的乡愁,张瑜花费五年时间在家乡打造了这座农耕博物馆。

走进扫秆坡村农耕博物馆,仿佛穿越回到了旧时光。该馆共有四层,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各层分门别类陈列着锄头、打禾桶、犁、耙、水车、织布机、竹担等各式各样的农具,并附上短文介绍,展示出古人农桑并举、耕织结合的智慧。此外,还有轿子、煤油灯、旧式放映机、风箱、旧式摩托车、自行车、皮箱、旧式放映机、喇叭、暖水瓶、立式照相机、电影幕布等与生活相关的老物件琳琅满目,并结合人像雕塑将往昔农村男耕女织等生活场景重现出来。一件件旧农具、一个个老物件,似乎在无声诉说着那些沉淀在岁月中的故事。

农耕博物馆在2022年9月建成后,免费对外开放,吸引了化州市内外众多游客和附近村民慕名前来打卡。“早就听说这个乡村博物馆了,今天过来参观后被震撼到。这里许多农具和旧物都是我年轻时所接触到的,看着十分亲切。以后还要带孙子们过来看看,让他们也了解一下以前的岁月。”当天,前来参观的莫叔激动地对记者说。

面对农耕博物馆带来的流量,坡头村委会正谋划将“美丽乡愁”转化为“美丽经济”,通过不断完善博物馆周边的配套设施和景点,推动农耕文化和乡村观光旅游产业有机融合,为当地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注入新的动能。(原载《茂名日报》)

走近跳花棚

在化州市文化馆实物展馆,一组栩栩如生的“跳花棚”雕塑图映入我的眼帘,眼前仿佛又重现了小时候在每年做“禾了社”时,在村中观看的“跳花棚”舞蹈。

跳花棚俗称“跳傩”,据考证,“傩”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祭祀仪式,以戴木制面具为特征,先有傩舞后有傩戏。经不断的改良及提炼,与当地习俗相结合,形成具有古朴浓郁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舞蹈,数百年经久不衰,一直流传至今。明朝末年随福建福州府蒲昌县珠机巷大井头村民迁居化州时传入,在化州代代传承,一直延续到当下。据考究,跳花棚俗称“跳棚”,流传于广东省化州市官桥镇长尾公、莞塘尾等村,是民间“傩祭”活动中的舞蹈。相传,每当秋收后,村民便在草坪、土地庙或祖庙前搭棚准备傩祭。在举行跳棚傩祭活动前4天,在傩舞老艺人的带领、指导下,先在村中挑选16周岁以上的男子集中教练吟唱和舞蹈。 正日子那天,焚香供拜、接神安座后,再开棚门表演傩舞。届时,由村老发出号令,锣鼓齐鸣,表演者戴上用樟木雕成的面具,按“科本”一一上棚表演,边舞蹈边吟唱,吟唱内容多为农事耕耘、男女情感、生活趣谈、驱邪除恶以及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物阜民安、五谷丰登等。

读小学时代,到了暑假,秋收丰收季节结束后,乡亲们便集中到村里的土地庙,统一煮好几大锅猪肉粥,连同三牲水果等,首先拜土地公,祈祷年年丰调雨顺,岁岁丰收,人人平安。此为粤西农村普遍做的“社”--包括春社、秋社。

祈福之后,几个村庄的热心人,便组织十多个中青年,在各个村庄轮流跳祈福舞,道具是斧头、镰刀、锄、竹杆等,表演者穿着古代服装,戴着怪异面具,在锣鼓号角伴奏下,边唱边舞,抒发丰收平安的喜悦心情,这个应该是不太规范、不够标准的“跳花棚”舞。

到了读中学时,听说每年秋收过后,化州官桥中火嶂一带村民,在村边田头搭起草棚,跳起原始粗犷的民俗舞“跳花棚”表演。那年暑假,我便相约家乡在石湾这边的同学一起去看“跳花棚”舞。只见表演者穿着古代服装,戴着怪异面具,手持斧头、镰刀、锄头等道具,在锣鼓号角伴奏下,边唱边舞,抒发“驱邪除恶,物阜民安”的喜悦心情。据当地村民说,每到“跳花棚”表演的日子,都会吸引四邻八乡的人扶老携幼前来观看,盛况空前。“秋光好,跳棚舞,庆丰收。”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化州“跳棚舞”进入全盛时期的写照。

后来参加工作了,在电视里看到的“跳花棚”表演,是由化州市文化馆组织策划的,艺术水平比民间原汁原味表演的上了几个档次,但基本表演动作、道具、造型等,一脉相成,真正体现了文化艺术,起源于社会,来源于民间艺术。

跳花棚反映了农耕文化形成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是研究当时当地社会和生产力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历史物证,是研究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的宝贵资料。

2007年,跳花棚被广东省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5月23日,跳花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化州“跳花棚”达到历史文化的辉煌。

走进状元故里

今年的冬天来得有点早,10多度的气温在往年早已是深冬。

随着化州市作家协会组织的“走进美丽乡村”采风团,跟着热情高涨的作家们,走进吴川吴阳这片神奇的地方,走进状元故里。

在吴阳这片诞生状元的神奇的土地,我看到了美丽的芦苇花,神秘的状元坊,美丽的海湾渔港。

在这片神奇的地方,首先映入眼睑的,是美丽的芦花。远眺,犹如北方茫茫白雪,美丽迷人;近望,是超过一万平方米的连片白花,令人称奇。

在美丽的芦花前,读着诗人余亚飞的《咏芦苇》: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我感悟到芦苇的朴实。芦苇的茎叶细长柔弱,不像其它植物一样粗壮显眼,且芦苇呈现圆锥花序,其花朵为黄色,小而朴实,没有其它植物那般艳丽而又丰满的花朵,给人一种朴实和脚踏实地的感觉。

在美丽的芦花前,我感悟到芦苇的韧性。芦苇在生长的过程中,只有黄、绿、白三种颜色,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感觉,而且芦荟不易折断,就算将其折叠,仍然可以正常的生长,体现出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美丽的芦花前,我感悟到芦苇的顽强。芦苇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就会干枯,次年春季才能再次长叶生长,但秋冬季节干枯的芦苇仍然保持直立生长的姿态,不会变化,就像保家卫国的战士,即使生命结束也不忘自己的责任。

在美丽的芦花前,我感悟到她的顽强的生命力!

走在吴阳霞街村整洁卫生的街道上,一股文明朴实之风迎面吹来,深深感受到这里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吴阳霞街村的林家故居和林家祖祠,正门口上方的“状元匾”格外醒目,气势恢宏,雕梁画栋,历史悠久,保存完好,沉淀了许多历史文化。

走进霞街村“状元坊”。只见8米多高的珍贵的历史文物状元坊,一字形,由三个拱门组成,顶部飞檐翘角,绿色琉璃瓦,建筑造型壮丽,富有文化气息。中间高大的拱门上嵌刻了“状元”红字石匾,这两个字正楷字体,刚劲有力,气度不凡,为林召棠亲笔字。状元坊大门两侧有楹联“召伯甘棠长留遗爱,公门桃李蔚起英才”,两侧拱门上有横联“门承通德、旌表高贤”。

走进林召棠纪念馆,但见林召棠纪念馆庄严肃穆,三进建筑,每进的大门门楣都题有横匾,首进的横匾为“海山别院”,是于右任于1932年所题;二进的横匾是“守一养和”,三进的横匾是“心亭亭居”。馆的正厅中央挂着林召棠大幅全身画像,馆内有林召棠的生平介绍,状元墨宝,状元的朝服、端砚、印章,状元的家训和手书真迹,历代名人的题联、题匾。

在吴阳霞街村这片神奇的地方,不仅诞生了粤西惟一一个状元——林召棠(道光三年1823年),更是培育了博士生二十四人,举人八十个,进士四人,真正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之地。

最后,我们采风团来到霞街白沙湾,这里濒临南海,土地肥沃,风景秀丽,湾阔水深,江岸森林茂密,江面渔帆点点,渔船、货船、客船争相泊岸,商贾云集,繁荣景象。

神奇的土地,美丽的芦苇花,神秘的状元坊,美丽的海湾渔港,愿状元林召棠勤奋好学的思想品格永远激励粵西人勤奋好学不断进取!(原载《湛江日报》)

乡村古井

水井,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水源之一。饮水思源,我想起了乡下那口古井。

“凿井而饮,引水灌园”,“临井汲泉,蒸醴酿酒”,是我们祖先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因此,人们将故土称为“乡井”,把街衢叫作“市井”,将出门在外视为“离乡背井”。我从外出读书到外地工作也有三十多年,也算“离乡背井”之人。前几年从外地调回家乡工作后,有机会常回家看看。最近回到乡下,我特意到水井看看,寻找水井的历史印记,追忆水井曾经作为全村人生命之井的丝许片断,勾起童年的许多回忆。

水井出现之前,人类逐水而居,只能生活于有地表水或泉水的地方,水井的发明,使人类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从我懂事起,我就知道乡村有这口水井,据乡亲们说,水井是村里的生命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说水井是村里的生命井,确实不错,村中几百号人,饮用水甚本都靠这个井,水井养育了乡村一代又一代的人。

小时候,记得每家每户都储备一个以上的大水缸,每天清晨,大人们便挑着木水桶或铁水桶到水井挑水,挑满大小水缸,每天煮饭、煲开水都用从水井挑回的水,水甘甜可口。

水井不仅保证了村民的生活饮用,还为村民洗衣服等提供方便,小时候,在古井旁,只见村中婶婶们,也用水井的水来洗涤衣服。因水井很满,井水很清,可以当镜子用,一些爱美的姑娘路过水井,忍不住特意到水井口照一照,井口便映出一张张年轻飘亮的脸,惹得上了年纪的婶婶们十分羡慕。

出于好奇心,孩童时代的我,常常到井旁看看,发现井水总是挑不完,挑不半,前天,乡亲们用了一整天的水,早上我想井水一定半了很多,但是,我看到的井水与前天的几乎一模一样,不仅清澈,而且盈满。

还是孩童时代的我,总想不明白井水为什么用之不竭,取之不尽,便问大人,大人总是笑着摸着我的头说,这是先祖留下来的神井,有祖宗供护佑我们,所以井水是用不完的,我听了,将信将疑。后来,在村中分校读小学了,我把村中古井的水总是取不完的疑问,向老师提出来,老师在表扬了我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好习惯后,回答了我的问题,老师认为井水之所以取之不尽,是因为以前挖井时,选择了很好的井眼,也即泉水眼,挖了井水,泉水眼就持续补充回来,老师最后补充说,虽然水够用,但也要节约用水,如果不节约,泉水也有用完的一天。

水井还是村里的“新闻中心”: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中专或者重点中学,谁家的母猪一窝产了20多个猪儿,谁家的儿子在部队表现优秀获得立功授奖,谁家的孩子成绩优异获得学校奖励……在水井旁洗衣服的大妈大婶中总会听得到,当然,一些负面的消息也时有所闻:如某某媳妇不孝敬老人,某某好逸恶劳……

前两年,各级党委、政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程,为村民们免费安装上了自来水,自此,村中百多户人家都用上了自来水,村中的水井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光荣“退休”。

为了纪念古井对乡村的历史贡献,村民们用新做的一大块水泥盖,把古井口封存起来,并在井沿周边挂了一些彩旗,在古井沿入口处树了一块“古井”纪念牌,以志后人。

村里的水井已成“古井”,但有关水井及其故事至今难以忘怀。

回乡下过年

我的乡下在粤西离化州市区10多公里的小山村,以前在外地工作,很少在乡下过年。

今年,我携家人们驱车回到乡下,从除夕,到春节,到初三,在乡下过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年。

春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在不同的时代,春节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回乡下过年这几天,在乡下到处走走看看,感慨良多:时代变迁,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乡下过年的气氛不减,与小时候的记忆相比,年味还是浓浓的,变化不大。

家乡变化最大的是房屋、乡道,全村近900人,家家户户全部住上了红砖楼房,所有的乡村通道全部硬底化;不少的家庭买上了小汽车,村中禾堂还放有几辆奔驰、宝马等名车;摩托车已普及,过去村民主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成了中小学生上学的用具;村民中的家具、电器一应俱全,比一些城里人的还要高档;村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村中乡亲们的三禽全部圈起来养,设置了垃圾谅集中收运点,村里的环境卫生一天比一天好。

与家乡巨大变化相比,家乡传统的年味浓浓,变化不大。我到多家叔伯兄弟家中走走聊聊,发现外地工作或打工的都回来过年,吃团圆饭,一些家里在炸(煎)丁堆,一些家里在包饺子,一些家里在煲汤圆…乡村们在除夕下午前,带着三牲等去村中土地庙里祈福。除夕晚小孩们欢欢喜喜地放烟花,那种高兴的样子,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时光。春节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燃起了鞭炮,响彻小山村的鞭炮声中,是乡亲们欢笑的脸上,祈愿新年生活更加红红火火,做生意的做工作的更加顺利。

还有几天便到的今年正月十五全国传统元宵节,乡亲们热情高涨,都在积极准备,都说要把前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的过元宵气氛彻底恢复回来,把茂名年例这个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把龙年过新年的气氛进一步推向高潮。

从乡村们满意的笑脸中,我深深感受到家乡乡村振兴的巨变,乡村与城市的差距在逐步缩小,村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也深深感受到粤西乡村传统的浓浓的年味和氛围。(原载《茂名日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