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洪济让的头像

洪济让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5/25
分享

过年记忆

过年,又称春节。这个节日集合了团圆、亲情、孝道、辞旧迎新、敬佛、拜神、祈求平安等等人们心中所有美好的祈愿。因此,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目当中,过年都占据着最重的位置。自打记事起,我就从长辈的教化当中,从我家乡一隅,感受着这份祈愿、期许,感受着通过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积淀而聚集起来的那份厚重。虽然幼时家乡人们的生活远没有现在的丰富和富足,但是自腊月底到正月初的几天里,整个过年的环节也是十分齐备,一个也不能少的。所谓“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就是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流逝,在一个又一个“固定”的民俗环节的轮回当中,我从一个不喑世事“期盼过年”的孩童走到了今天,长辈也都老了,甚至离去了,小辈不断增加和长大,大概整个人类也就是在这种“接茬”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其实这就是真理——本无需“大概”。

正所谓小孩盼过年,每一个人的孩提时代,都是十分期盼和喜爱过年的。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并不代表年可以不过,我们的孩提时期,电视、春晚、红包,这些东西是虚无的,能够拥有的只是比平时吃得丰富一些、精致一些,大人们的要求稍微放松了一些,苛责和辛苦少了一些,即便如此,我还是十分的满足和快乐。记忆中,家乡的过年一般从腊月底开始,家家户户在临近过年的最后几个街天,就要忙里偷闲的到离家很远的街子准备年货,当然没有现在的丰富,无非是买些香、糖果和零食,数量也是十分有限的,可每个人的脸上照例溢满了喜悦和欢笑。“买了些什么?”“过年了,买了些年货”,人们用最大的声音互相打着招呼。或背或挑,因为交通没有当下的便捷,上街还要靠走,可是赶街归来时每个人的背上或肩上都盛满了过年的味道。

真正的过年从农历的腊月三十,没有三十的年头从二十九开始,家里会安排专人去砍一杈香树的枝叶,从中午便开始清扫家里的灰尘,大概一方面为了清洁,另一方面在一年的最后一天,把房屋扫干净以新的环境、新的心情迎接新春的到来,寓意把一年来的烦恼、辛劳扫去,把新的希望,用新的姿态播撒于未来。“人往高处走”,每一个人对未来都有好的期许。之前几天或是当天下午,就要舂粑粑了,用自家种的或是特意买的糯米浸泡一至两天后,捞起用蒸子在大铁锅里蒸熟成为糯米饭,再用瓢舀起放入碓窝里,男人们用杵棒一下一下舂,女人们在旁边趁杵棒提起时,用手把粘在杵棒头上的米饭、粑粑再按回碓窝里,这个过程叫剥粑粑,然后杵棒再用力舂下,如此反复,只到糯米饭被彻底舂碎变成粑粑,然后把粑粑从杵棒头上摘下或从碓窝里拿起,旁边早就准备好了一块木板,一碗香油或蜂蜜,粑粑舂好后就递到旁边人的手中,在木板上按成一块一块的、圆圆的粑粑,这个环节叫按粑粑,以前一般由我奶奶完成,因为按的时候要在手上搓上少许香油或蜂蜜,防止粑粑粘手,按的过程中要向各个方向均衡用力,一方面手掌的原因会天生就粘,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技术活,没有经验的人按出的粑粑要么厚薄不均,要么不圆。整个舂粑粑一般需要四至五个人才能完成,有时几家人互相帮忙轮流着舂,边干活边说笑,有时还吃上一团糯米饭或把杵棒上粘的残余的粑粑拿下放入口中,不免又引来一阵哄笑,其乐融融。

到了除夕当天下午,要去干活的也特意早收工回家,小孩子们去放猪或放牛也找到了比往日提前回家的理由,因为要贴对联、门神,门神都是街上买的,而对联则有的买,更多的是买来红纸以后或请人、或自家的读书人写的。还要供天地,在院场中央正对正房中点(脉心)的地方,用竹子砍成一个专门用于插香的香筒载入地下,条件稍好的人家买了几挂鞭炮,供天地便要放上一挂,这个仪式之后,就意味着真正开始过年了。供天地表达的是人们对上天、对大地一年来赐于自己全家的收成等一切的感激感恩,在节日来临之际,先敬天地。由此,各种敬佛、敬神活动正式开启。这个习俗符合中国人“天地国亲师”的尊崇图腾排序,体现的是敬畏天地、感恩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对于孩子来说,根本没有今天孩子那么多的玩具,流传下来的体现智慧的各种玩具的制作方法,教会了每个孩子都自己动手制作玩具来丰富自己的节日生活。像自己制作的木轮车、玩具车、风车等都在除夕那天下午或一晚上之后“忽如一夜春风来”般冒了出来。木轮车需要大人或稍有年纪的孩子方能制作,用直径30至40厘米的圆木——有的小一点、有的还要大一点——用锯子锯成2至3厘米厚的“轮子”,在中间打孔,再找两长两短四棵手腕粗细、比较结实的树,以凿子、刀子等制作成长1至2米,宽30厘米左右的车身,用两根比车身宽度稍长的树制作成“轮轴”,把轮子装上,在前轮轴的两端系上一根绳索,人坐在车架上,手握住绳索(与马的疆绳同理)控制方向,用脚拖在地上当刹车,到有一定坡度的“路”上就可驾驶了。三轮车在四轮车的基础上,在前端做改进,安上一个“龙头”而成。玩具车不可以坐在上面,其制作过程较之于可以坐的四轮车、三轮车要简单一些,一般用一小块木头作车身,用锯子、刀子等制成脑海中所喜欢的车的模样,有吉普形状的、拖拉机形状的、东风车形状的,不一而足。用直径较小的圆木锯出车轮,用火烙(一根有硬度的钢或铁丝,烧红后可作烙铁)烧红后在车身或车箱上烙出穿轮轴的孔,车轮上也从中心烙穿,用竹子制作轮轴,装好后推着玩。风车是每个小孩都可以拥有的,风车制作时,先削一个薄的竹片,可用竹子削成,也用当时包装鞭炮的竹片削成,竹片长10多厘米,在其正中打一个孔,从孔往两边分别留上一小段距离后,把两端按反方向再削去一层,使竹片成为具有中轴线的风车叶片的轴,再削一个类似图钉形状的竹钉,也有用铁钉子做的,但很少,找一张作业本或写过或没写的纸,裁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把米饭揉碎后当胶水,把纸按反方向粘在原先做好的叶片轴上,将竹钉穿过轴中的孔,然后找一根1米左右长、手指粗细的杆,杆一般用家乡长的皮硬心软的叫做“麻玉杆儿”的植物来做,削光滑后把竹钉钉入杆的顶端,风车就制成了,有风时迎风就能转起来,无风时,握住杆的底端,奔跑起来,风车也一样能转起来。为了显出自己风车的特性,每个小伙伴用笔在叶片纸上画上各种颜色,一转起来,更显出五颜六色,集在一起,各自炫耀着自己风车的优点、转得好看程度等,乐此不疲。所有的小孩平时上学的时候上学,不上学的时候或放学后是要干活的,所以所有的玩具平时大人们是不允许制作、也不允许在玩具上花时间的,过年期间,多数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玩,所以才会那么的快乐和难忘。

家乡是山村,早年没有可娱乐的电视、广播等现代的科技设备,夜晚是十分宁静的,加之过年期间,一般不到别人家串门聊天,人们入夜便早早睡下了,也没有守夜、辞旧迎新等说道。到大年初一早上,有“打静水”的习俗,各家点燃了香、带上钱纸、水桶等,并在桶里放入几枚硬币,到了水井边,把香插上,焚烧了钱纸,作揖、磕头,祈求龙王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然后从井里提一桶或挑一担水回家,这静水用作初一早上敬佛、敬祖宗的斋敬、清洁器皿等。打静水越早越好,天亮之前一定得完成。还有“开财门”的习俗,一年的第一天,让家中的孩子早早起床,念上一段招财进宝的“四句”,祈盼有了好的开始后,一年内财源广进,念完“四句”后孩子把正门推开,财就进来了,然后给小孩一个一角最多五角的红包,所以孩子也乐得早起开财门了。开财门分两类,一类就是大年初一早上举行,这不需要准备任何贡品,只要孩子一人完成即可。另一类是平时为扩宽财源而举行的专门仪式,这要找专人(先生)挑选一个日子,准备红布,安有谷子、玉米、银子、硬币等五子五宝的小包,六色线等,杀鸡摆贡品,找两个男孩作为招财童子念“四句”和开财门,可以把堂屋门作财门,有大门的人家把大门作财门,头天晚上把门关住,在童子开门前不允许出入,只能从侧门出入,把所有香烛贡品摆在门前的桌子上,在一系列祈祷、杀鸡、祭祀等仪式后,招财童子一左一右站立于门外,开始念“四句”,遗憾的是到如今,我也忘了“四句”的内容了,只大抵记得一些:“开财门,开财门,财门大大开,窝里窝唆(垃圾和不吉利的东西)滚出去,金银财宝滚进来,左边有棵摇钱树,右边有座自金台,自金台头金鸡叫,金鸡头上凤凰来,凤凰来得早又早,前门进珍珠,后门进玛瑙,珍珠玛瑙一齐进,荣华富贵享到老,左手开门金鸡叫,右手开门凤凰来”。因为仪式结束将近鸡鸣时分,所以童子用左手把门推开,把准备好的寓意招财进宝的红布用两颗硬币钉在门头,布上还要画上专门的符咒,写上日进千乡宝、月招万方财等箴言。仪式结束后,也要给童子准备红包,这一类比较复杂。

天亮之后,所有人就都早早起来了,农家以勤劳持家,长辈经常教导我们小富由勤、大富由命,所以我们家是不允许任何人睡懒觉的,特别是因为大年初一是一年的头一天,一年之季在于春,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开头。这一天的主要任务是敬佛,起床后就开始制作一桌斋饭(煎斋)到寺院供奉,也有不煎斋而送香和钱纸到寺院的,我们寨子就有一座寺庙,现在叫松林寺了,每家的香、供品送到寺院后,把香点燃插上,钱纸烧毕,祈祷一番,仪式就结束了。初一是不吃荤的,只吃素,后来生活好了,这一习俗就被新一代人打破了。可汤圆仍是要煮的,并且要煮一大锅,早饭时所有人都吃汤圆,除了人吃以外,还要给养的猪、牛等家畜吃,意味着家畜也是家里的一员,都参与过年,希望家畜们与主人一条心,同甘共苦,当天早上还要求男人喂猪,说是来年自家母猪生出的小猪中公的多,可以卖更多的钱。初一早上还有不准吹火,以免来年风大,不准拉磨,以免来年发生地震等避讳。虽然没有多少科学道理,但反映出的是人们对来年风调雨顺、健康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等等的祝福与希望,体现出了人们对自然的感恩,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的敬畏、敬重之心。初一下午,基本没有什么活动,所有人在家里做平时落下的诸如洗涮、清扫、缝补等事。

过年期间的每顿饭准备好都要先敬祖先,称“供亡人”,之后家人才能吃。还有腊月二十四晚上要举行祭灶仪式,诚心的供奉灶神,感谢灶王爷一年来的照看、帮助和赐福,同时因为第二天早上灶王爷就要上天,去向玉帝禀报一家人一年来敬天、敬地、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所有人平时都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也希望灶神上天帮一家人多多向玉帝美言,来年给予更多的顺利、平安、幸福。头上三尺有神明,每个人心中都这样想,平时都诚心向善,这大抵就是所有仪式的教化作用吧。

到了初二,每家人要早起,杀一只鸡,备上一些供品,到寨子里共同的庙房去打牙祭,庙房里是山神、路神等各路神仙,打牙祭为的是祈求神仙保佑出入平安,特别是要外出务工等所谓“出门”的人,要平安顺利,满载而归。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山神要保佑、路神要保佑、财神要保佑,所有人才能顺利平安、心想事成、家业兴旺。打牙祭也是越早越好,天亮以后才去的被认为是不会昌盛的人家。初二还有到路边拦亲爹的习俗,就是家里小孩或某个成员身体不舒服、生病的,到巫师处卜卦后认为要找干爹,初二这天就准备好所需供品,进行祷告后到大路边等着,一旦有人经过就拦住让对方当亲爹,结为亲戚,对方给起个名,要些饭来吃,则病就会好了。这种做法的科学依据和效果到底有多少,所有人都不知道,但在缺医少药、边远的乡村,生病很少立即就能上医院,有一句话叫神药两医,各种方法都使用了以后,身体好了的情况是有的。当天吃了早饭后,上年刚取了媳妇的、拜了干爹的人家就要出发去拜年了。还要留下部分人去供山,供山的任务一般由放猪放牛的人一并完成,背上锅、食品,到经常放牛的地方,烧火做饭、焚香烧纸,对山神进行虔诚供奉,祈求山神保佑到这里放牛、放猪不要走失,常赐柴火鲜草,照看一家六蓄兴旺、家业常兴。

初二的仪式和活动结束了以后,虽然气氛上还有一段时间处在过年当中,但过年所有的正式仪式就基本结束了,整个过年隆重而俭朴、热闹而不奢华,其中的每一个仪式、活动都寄托着人们对自身的反省、总结,对天地自然的感恩、敬重,对神佛和先人的崇敬、感激,对未来美好的愿望、期许,对生活越变越好的祝福、追求,等等。

到了今天,新的约定俗成在不断产生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虽然难办,但仍然年年要办。可同时,一些原有的民俗也在不断消亡而被新一代的人们所遗忘和不了解。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物质生活愈加丰富,每一个人在丰厚的经济、物质之下,反而在众多的选择当中衍生出了更多的困惑,每一个人也愈加渴望心灵的沉静,而平时因了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的重压,很难寻觅到这份沉静,只能在过节、放假中去感受、去追寻所谓的放松。于是,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都设定了假期,并有了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等等各种政策,甚至有了回家探望老人的法规,在喧嚣繁忙之下,皈依、宁静成了人们的奢求,把几千年形成的民俗环节一个不落的完成需要政策、法规来保障,这一切均归功于发展和进步。自己关于幼时过年的记忆,也仅仅只有诸多零星的片断留存在脑海之中,但却依然那么温馨和难忘。真希望一些优良的东西能够传承,充分发挥它的教化作用,使人类与自然实现和谐科学发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