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若水的曾祖父倪护,在北魏时,“皆以儒术自富,不求闻达。父基,能世其学。”倪若水在此浓厚家风的熏陶下,“幼沈敏,博学强记,未冠已能通六经,尤深于大《易》。”据倪若水墓志铭记载, 倪若水七岁时,就能背诵不少子曰诗云,在河朔,堪称凤毛麟角,世人皆称奇才,弱冠之际,倪若水博综群经,通诸子百家之言。倪若水笃学好文,理致高古,在藁南野庄私塾,从学者达百人,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
当时,真定府藁城县之学风,在藁城南镇野庄树立了榜样,被后人(《常山贞石志》卷11,徐晟《大宋真定府藁城县重修文宣王庙堂记》)所记载:厥士惟上,其民实繁。户扇仁风,市多君子,崇儒重本,人皆富心。
在这个礼仪之邦中,人们尊重知识,崇尚儒学,已蔚然成风。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河北等地的文化教育有的还居于国家前列。
在唐朝初年,民间私立学校在汴州(今开封)寥寥无几,不成气候。倪若水任汴州刺史兼河南采访使后,下车伊始,倪若水便看到偌大汴州(开封)竟没有像样的启蒙教育,对于学习文化知识的私塾也是不成气候,办学规模小,上学的学生都是富家子弟,至于一些站在私塾墙头外面偷听课的贫家孩子,进私塾就仿佛进天堂一样,只能远听,而不敢进去。倪若水看此情景,感触颇深。就在开封推行民间私立学校,并聘请有资历的老先生担任授课。比如,倪若水在汴州办的首家私立学校,倪若水就要求学生们穿着要得体,手脚要干干净净。头上学前,学生家长还要手托方盘,盘里有一壶酒,两碟或几碟酒菜,有荤的素的,大人在前面托着方盘,孩子在后面跟着,穿着干净,脸上手上也是干干净净。倪若水对于那些穿着窝囊以及面部花胡脸的学生,进行规劝,不听话的求学者一律开回家。开封就有一个学生,大人愿意让孩子上学,可孩子在学校里面瞎捣乱,老师就用戒尺打这名学生的手掌,一番惩罚下来,该学生手已肿胀起来,学生家长也是尊重先生的惩罚,该名学生回到家里,还要受到家里大人的训斥。还有岁数大好几岁的学生,羞于上学,又想上学。这怎么办呢?这上学,可不是如意馆,愿意上就上,不愿意上就走,入学前还得要进行考试。比如开封人一个孩子十一岁时,“从学里中,羞于群儿为伍”,听说有位知名老先生聚徒办学,便前往求学。老先生对他说:“汝方为诵数之学,未可从吾游。当群省题一诗,中选乃置汝。”这个求学少年并不感到为难,遂作诗一首,没想到,人家所做之诗,居然名列前茅,从此以后,这名学生名声大噪。
当时,在汴州(开封)民间办学有两种层次。一是,先在离家不远的启蒙学校学习,考试合格后,便来到到稍远一些的学校学习诗文等高一级的文化课。开封有一位鸿儒先生,曾举办一“讲会”,讲解《论语》,听课的学生们专心致志,济济一堂。虽然这次讲课收费,可这些学生喜欢听,被这位博学的先生给吸引住了。
倪若水看到学生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孜孜不倦地钻研儒学,感慨万千,于是,倪若水抽空去私塾给学生们上课,为扩大办学规模,倪若水劝生励徒,家贫而好学者,倪若水自掏腰包,就这样,在倪若水治汴期间,文化启蒙和文化教育,在汴州(开封)已蔚然成风,深得当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有一个纨绔子弟,名叫震英,听起名字,就觉的有层次,不一般。可这学生虽然挺用功,可就是背诵不过子曰诗云,也许是智力有障碍。一次,可教学的先生让震英背诵,震英畏畏缩缩站起来,也不看先生,低着头,嘟囔着,邻座的同学也听不出念得是啥,先生支绷着耳朵,愣是没听出个子丑寅卯来。先生心里火苗顿生,让震英伸出手来,然后先生拿起戒尺狠狠地打向震英的手心,疼得震英龇牙咧嘴,那时候,先生惩罚你,你不能喊叫,谁喊叫越上劲,受惩罚的力度就会加大,所以,震英也是这样,默默承受。
看来,这次老先生真是火了,还是发大火了。先生心的话,叫你这么多日子了,连几句子曰诗云都背不过,这还了得,便对震英耳提面命起来,这次竟给震英编出了顺口溜,好让震英记在心里,只听这位先生盯着震英,脱口而出:张震英,调皮精,一着念书,哼哼哼,念一句,嗡嗡嗡,憋的脸,彤又红。
倪若水获悉后,便把那位教学先生找来,严厉批评道:“子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像你这样教学,损害学生自尊心,那怎么能教好?”后来,这位先生也反省自己确实做的过分了,从此以后,这位老先生教学相长,因材施教,教出来的学生人才颇多,就连震英,后来从戎,成为了一名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