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高县嘉乐镇人民村,我就被漫山遍野的桑园所吸引,目之所及之处,成片的桑树随风摇曳;这桑树矮矮的,叶片大如圆盘,在春日和煦的阳光下,绿得醉人。
村两委广场上散发出浓浓的蚕味:宣传栏在讲述着养蚕的故事;展示架上摆满了各式蚕桑制品,以及民间工艺品。“蚕桑科技文化小院”的屋子里,方形格子整齐地重叠在架子上,小小的生命在碎片桑叶间蠕动着。这里是全村的小蚕共育基地,育有蚕种700余张,可给村民每户提供五张蚕种,幼蚕在二眠之后分发到各家。一张种的蚕宝宝从孵出到上茧,要吃掉1200斤桑叶,全村3000余亩桑园,满足蚕宝宝的需要应该不成问题。
说起养蚕,我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儿时我随父母生长在农村学校,邻居家就在养蚕。女主人的老公排行老三,我们叫她三婶。放学后,我们常到她家玩耍,还帮着做一些事情,从中也体会到了养蚕的艰辛。
开春后,三婶会选一个晴好的日子,小心地从房梁上取下头年秋天放上去的一卷牛皮纸,将其轻轻展开,平铺在暖和的灶台或向阳的窗台上,上面沾满了密密麻麻的,芝麻粒大小的白色圆点。几天后,牛皮纸上的小白点慢慢蠕动,变成了黑乎乎毛茸茸的小虫子,出蚕了。于是,主人采来极其鲜嫩的桑叶,用剪刀剪成细丝洒在用毛巾擦拭干净的簸箕里,再用鸡毛小心翼翼地把小毛虫刷到桑叶丝上。幼蚕实在太小了,不注意根本看不出叶丝中藏有万马千军。
蚕儿小,开始食量不大,每天添一次新鲜碎叶就行。小生命很机灵,一嗅到的桑味立即就摇动着小脑袋往上爬,不一会叶面上就会出现许多小豁口。慢慢地,毛毛虫变成了白净光滑的蚕儿,食量也大了起来,小簸箕换成了大簸箕,三婶采桑叶的数量,也一天多过一天。采桑叶也有讲究,最好是清晨或傍晚,因为白天太阳一晒,桑叶就蔫了;如果碰上雨天,采回来的桑叶还要一张张擦干才行,蚕儿是不能吃带雨水的桑叶的,一旦吃下,必死无疑,这是一个细致活,往往一袋桑叶要花去小半天工夫。
蚕宝宝逐渐长得白白胖胖,食量也大了起来,它们成天不停地吃着桑叶,就是在几步开外,都能听到窸窸窣窣的响声。这时,三婶就会叫上她的老公和女儿帮着上山采桑叶,喂得次数也多了起来,就是在晚上也不能悄停,睡前要喂一次,半夜还要起床添一至二次。同时,三婶选上几捆麦秸杆,放到太阳下暴晒消毒,在蚕宝宝通体透明时,就把麦秸秆松松地散进笸箕里,小心翼翼地将软绵绵的蚕宝宝捻起放进麦秸中。瘦弱的打入另册。
蚕们一碰上麦秸秆,立即着了魔似的往上爬,找个中意的地方安顿下来,不断地摆动小脑袋,从口中吐出透亮的银丝来,不知疲倦,直到一圈又一圈地把自己包裹起来。不几天,麦秸上就沾满了雪白的,泛着银光的椭圆状的茧子,三婶家这年的油盐钱就有了着落。有时,她也会留一部分蚕茧抽丝做点别的。抽丝前先在大铁锅里将水烧开,把茧子倒入煮着,用木棍不停地搅动,然后在锅边支起简易的木头钉制的抽丝器,娴熟地把丝一圈圈挽起备用。那时的庄户人家养蚕叫搞副业,每家一般只养半张或四分之一张蚕种。养蚕的整个过程都很辛苦,尤其是上茧前的几天,晚上根本睡不好安稳觉。
当然,当年的三婶家与今天人民村的养蚕大户们比起来,当然不在一个档次;如今的人民村依托蚕桑产业优势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已经成为落润“蜀南桑海,丝路小镇”中的一颗明珠。村上养蚕产业做大了,就得更加讲究科学才行,所以他们请来了农科所的专家前来指导,在给桑、消毒、防病、上蔟、采茧及环境等关键环节,都制定出了严格的技术规程;还优化桑叶品种,改种云桑、白油、农桑14、石骨6号等桑树。村上成立专门的公司经营,专合社协作,带动散户饲养。在以前,小蚕育种都像早年三婶家那样,由各户进行,这样成本高还可能发生意外。如今改由村上建立蚕桑基地集中共育,将两眠之后的小蚕提供给村民饲养,蚕宝宝在农家经过三至五眠后,就可以上架吐丝成茧。一般来说,一家养蚕户能收入两三万元;如果再在桑林中间套种花生、大豆、蔬菜等,收入还会增加。不但如此,村上的集体经济也有二三十万的收入。
如今的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去了,像人民村这样的养蚕大村,劳动力就成了问题。所以,村上积极寻求新的出路,与四川农科所蚕业研究院专家合作,开展了一项名为“人工饲料养蚕”的科学实验;要点是,将桑叶与配料按一定比例制成粉状饲料养蚕,如此一二龄的蚕只需喂一次,三龄的喂两次,四五龄的蚕只需每天喂一次即可。这一饲养法和传统的桑叶养蚕每天喂三次相比,节省了劳力,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饲料经过高温灭菌,更加安全,还可摆脱桑树生长对养蚕的限制,实行工厂化全年生产。这一实验如若成功,将改变千百年来传统的养蚕模式,载入史册。我问进展如何?负责人说已取得初步成果,正在进行下一轮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