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民的头像

何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0/08
分享

叠溪,一个沉睡在海子中的千年古城

1

叠溪,一个在八十多年前沉没于岷江海子中的古城,一个被称之为“东方庞贝古城”的地方,一直吸引着世界游人的目光。

从成都西门出发,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都江堰,再从都江堰溯岷江而上,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便到了叠溪镇。

叠溪镇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是岷江中游的一个著名集镇,叠溪镇旁边就是著名的叠溪海子。海子,是当地羌族人对在高山峡谷中形成的湖泊的称呼。

站在岷江岸边眺望叠溪海子,海子在高原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五彩斑斓,宛如岷江上一串珍珠。深浅不一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幻着各种色彩,或蓝如宝石,或绿如翡翠;遍山花木装点着湖岸,十二分的妖娆。海子中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打破宁静的湖面;若是深秋,两岸红叶像火焰般燃烧,洁白的雪山倒映在海子中,那种梦幻般的画面留给游人的是赏心悦目的印象。然而就在这幅美丽图画的下面,却藏着一个令人唏嘘的历史悲剧。

2

你们看啊,海子下面藏着一座古城,叠溪古城。游人到此,导游总要带着几分神秘的语气告诉大家。当你伸长脖子在海子中探寻,什么也看不到的时候,导游就会在大家的惊愕中向你讲述那个八十多年前发生的故事。

1933825日下午352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在位于四川阿坝州茂汶县爆发,震中就在茂汶县的叠溪古城,强度7.5级,烈度10。在几分钟的时间,地动山摇,山崩地裂,短短几分钟时间,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就被推入岷江河谷。这次大地震,导致叠溪古城、沙湾、较场坝、猴儿寨、龙池及附近的21个羌寨全部毁灭,另有13个羌寨房屋悉数垮塌。据统计,这次大地震总计死亡6865人,受伤1925人。

这次大地震史称“叠溪大地震”,大地震致使岷江河谷两岸,山滚滚而下的泥石壅塞岷江河道岷江河谷顿时被截成若干段,河道断流,在叠溪银屏崖、大桥、松坪沟、鱼儿寨等处积水成大、小十余处堰塞湖,当地羌民称之海子时值岷江流域连日大雨,积水倒流,至沙湾以北十多公里内变成一片泽国,村寨、农田悉数被淹。

事情至此还远未结束。由于连日大雨,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水越积越多,到109日傍晚,堰塞湖“叠溪海子”不堪逐日上升的水位的压力而溃决,滔天洪水沿岷江奔涌而下,1010日凌晨3时左右到达灌县(今都江堰市)境内,岷江沿岸村镇遭受灭顶之灾。灌县都江堰内、外江水没堤岸,渠首工程,防洪提坝扫荡无存,沿河两岸的桥梁、房屋、农田全部被淹。韩家坝、安澜桥、鱼、金刚堤、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等均遭重创灌县(今都江堰市)城区的天乙街、塔子坝、农湾、安顺桥一带尽成泽国。笔者幼时曾听经历过那次叠溪大地震和叠溪溃决大洪水的老人们讲,洪水冲出岷江峡谷到达灌县时,浪高数丈,浊浪排空,呼啸而来,响声震天,所到之处,扫荡一空。

当一切复归于平静之后 ,叠溪从地图消失了。

3

叠溪古镇在一瞬间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这可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藏羌古城啊。

     叠溪古城最迟在汉代之前就形成集镇,据《茂州志》记载:汉元鼎(公元前116年)中开梁太守萧纪于旧县置铁州。周(公元557年)改为翼针县,后置翼针郡。隋开皇初(公元581年)废翼针郡,属汶山郡。大业三(公元608年)改置利山镇。贞观十七年(公元644年)移治七星城(今茂县南新)。咸亨二年(公元671年)移州治。五代后汉天福年间(公元947年)为蚕陵县。宋乾德初(公元963年)复翼州。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87改置叠溪千户所。清顺治初(公元1644年)称叠溪营,设游击驻防,辖七珠寨、大姓、松坪诸地。民国叠溪区,归茂县管辖。
      叠溪其历史远在茂县城之先。据《茂州志》记载:唐贞观时(公元627年)筑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8年)御使大夫丁玉(平羌将军)命指挥童胜重建叠溪城墙,城墙高一丈,周围三百九十丈,四座城门。景泰初(公元1450年)又将叠溪城墙加高加固,城墙高达高二丈五尺,周七里三分一千三百一十丈城门改为三个。成化间(公元14651487年)重修。至此叠溪古城基本定型,清时只是对城墙和城门洞进行了维修

感谢摄影师英国人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先生在一百多年前(1910年)旅行至叠溪时拍下了当时的叠溪城的若干照片,才将这座千年古城的珍贵画面留给后人。
    地震前叠溪城是一个斜四边形,地势为西南向低,北东向高的一斜坡,城墙由片石和土砌成,城门洞与月城用大青砖砌成。墙内填土。北、东、南三面有城门,城西外是悬崖故没有城门。北城门是由月城和主城组成,月城为内月城;共有城门洞两个。东城门由外月城与主城门组成。叠溪城中城中仅有一条主要街道房屋两百多间,还建有玉津楼、祈雨台等建筑物。叠溪地处藏羌民族地区,但长期受汉文化的影响,城内的民居和庙宇等建筑物既有藏羌民族特点,又有汉族建筑的色彩城内居民有一千余人,加上驻军和来往商旅客人,一般有二千人左右。

4

叠溪城自古就是军事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均在此地驻有兵马。唐时杨贵妃的祖父杨令本就曾在此驻防,在维州(今属汶川)守城之役中殉职,受到朝庭嘉奖,杨氏一族才得以迁居当时的导江县(今都江堰聚源镇)。地震前,民国政府在叠溪也设有保安队,营房就在城内一座四合院中间的大坝是操的地方

叠溪古城这样一个弹丸之地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军事重镇呢?原来这里以前还是有名的“松茂古道”的必经之路和驿站,扼西进阿坝松潘、甘肃、青海和南下灌州、成都的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松茂古道又被称为“南方的丝绸之路”,起自灌县(今都江堰),经茂县到达松潘,全长700余里。这一段古道曾经是繁华的商贸古道,古时众多用骡马和人力背夫从藏区运出毛皮、茶叶、山货和药材,然后在灌县西街换回藏区老百姓的生活用品,如粮食、盐巴、布匹、铁器、铜器和玉器。因其所用交通工具多为骡马,经营货物多为茶叶、盐巴,所以,松茂古道又名茶马古道”,我国西南地区通往藏区的一商通道,且西出陕甘,连接古丝绸之路,所以又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叠溪大地震不仅将一座千年古城埋入海子中,还毁坏了松茂古道灌县至茂汶长达三百余里的交通要道,尤其是叠溪、观音崖、沙湾一段悬崖古栈道,路基全被破坏,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商旅裹足,行人绝迹。
茂古道中断后,商旅行人只得改走松潘东路,翻越海拔5000米的雪宝顶大雪山,黄龙镇小河镇过木瓜墩铁索桥到达平武县城,再沿涪江而下,经江油、绵阳、德阳、广汉成都不仅绕了个大圈子,而且,松潘至平武一段崇山峻岭中的羊肠小道,平均海拔4400米以上,一边是悬崖,峭壁千仞,一边是河流,江水急,路途极为艰险。叠溪一线由于人迹罕至,日渐荒凉。

5

一场大地震毁掉了一座千年古城,几十年后,岷江上因大地震而形成的堰塞湖却变成了岷江上一串美丽的海子,最著名的就是叠溪附近的上海子和下海子。上海子长约10余公里,最宽处600多米,最深处80多米。海子风光旖旎,经过八十多年的生态恢复,这里已经成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著名旅游景区。更让人念念不忘的是那座已经消失了的叠溪古城,只要你到叠溪去,那里的人就会给你说,叠溪古城就在海子下面。你若不信,他们就会指着海子对你说,只要天气晴好,你就看得见水底的房檐檐角,还有城墙雉碟的影子。游人自然会好奇站在海子边拼命睁大眼睛看,看那座沉没于海子中的叠溪古城。

事实上,在大地震中,叠溪古城早已随着崩塌的山崖变成了瓦砾沉入江底,但人们就是不愿意说这座古城已经没了,就是愿意相信叠溪古城还在,并且就沉睡在叠溪海子下面。最神奇的是还有人煞有介事地画出了叠溪古城在水里的示意图,仿佛叠溪古城真的就在海子下面。

据地震专家介绍说,叠溪海子的坝高约100多米,相当于35层的楼房高度,如此巨大的山体崩塌倾覆,怎么会有完整的房屋和城墙存在呢。

凝望宁静的海子,遥想当年那惊心动魄的几分钟,千年叠溪古城说没就没了,若问叠溪古城哪里去了?我和大家一样,相信叠溪古城就沉睡在叠溪海子下面。

 

 

 

 

 

 

 

 

 

 

 


叠溪城东门        年英国人威尔逊摄 1910

 

 

 

茂县叠溪古城全貌    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摄于1910830

 

叠溪古城旧貌图

 

 

 

 

 

 

 

 

 

 

 

大桥(今下海子堤坝处)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庄学本摄于1934

 

 

 

叠溪大地震点将台地裂    庄学本摄(1934年)

 

 

 

叠溪海子

 

 

(网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