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民的头像

何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0/21
分享

河西两篾匠

(川西匠人系列)河西两篾匠

文/何民

我国南方盛产竹子,川西坝子尤为茂盛,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在屋前屋后栽上几笼竹子。竹子是农村用途最广,使用价值最高的的一种植物,可以这么说,旧时农村一半以上的用具都是竹子做成的,大到生产用具,如晒簟、箩筐、撮箕、背篼,小到生活用品,如刷把、笆篓、蒸笼、筲箕等,还有床上用的篾席,头上戴的斗笠,手上拎的“篼篼”,哪样都是竹子做的。竹器成了川西老百姓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资。

宋时大文豪苏东坡就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或许他的话还有文人的另一层意思,但就竹子对川西老百姓而言,也确实如此。

篾匠就是凭着那双灵巧的双手将竹子编织成各种美观适用的用具,是川西坝子最古老的职业。

农历二月十九,川西灌州春台会如期举行,这天正是各路匠人展示自己手艺的大好机会。竹木市上,各种竹木农具和用具摆满了河边街,最扯眼球的还是在那棵大麻柳树下郑篾匠和李篾匠两家的竹器,不仅品种多,做工精细,且两家还在各自的摊摊前面亮出了家伙,扯起了棚式,现场制作,现编现卖,引得赶会的很多人前来围观。

要说这郑、李两家篾匠,在灌州河西那也是出了名的。郑篾匠以擅长编筛子著称,他编的细筛子,那格子密而匀称,就像用卡尺比着编的一样,漏得过稗子而不漏米,郑篾匠说,漏下一颗整米,把我的筛子甩到河头去。好多买过郑篾匠筛子的人都说此话不假。有好事者曾经和郑篾匠打过赌,若是稗子筛不尽或是有整粒的米筛下去了,郑篾匠输两斤宝肋肉;若是稗子筛尽了无整粒米漏下,对方输两斤宝肋肉。结果郑篾匠赢了,还挣了个“郑筛筛”的外号。

李篾匠也绝对算得是一个篾匠高手,在河西一带的竹器市场上是个有鼻子有脸的人物,不仅筛筛箩箩等细篾活儿做得好,编点大件的如晒簟、簸箕之类的竹器,那还是要个人来比的。他编的“篼篼”,篾丝匀称,编工密实,上面还编有花纹图案,很受农村妇女喜爱。也挣了个“李篼篼”的外号。

俗话说,卖灰面的见不得卖石灰的,今年的“春台会”两个人走到一起了,说是无意,实则有心。大家都把摊子摆在了麻柳树下,暗中较上了劲,就为了去年春台会后郑篾匠在悦来酒铺子喝酒喝高兴了说了句酒话:老子这把篾刀,一刀能剖出八片篾片,我要在河西称老二,没得哪个敢绷老大。这话不知咋的就传到李篾匠的耳朵头了。李篾匠大概也是多喝了二两,放出话来,他娃剖八片,老子剖九片,输了钻裆。中间人就加油添醋地过话,撺起郑篾匠和李篾匠要在今年的春台会上要斗一盘。

赶会的人越围越多了,双方不约而同地亮出了家伙。

篾匠的工具其实比较简单,一把小巧的锯子,用来锯竹子;一把锋利砍刀,用来剖竹和砍削;几把大小不同的篾刀,用来剖片拉丝。当然像郑、李这些专业的篾匠高手,还会定制一些挖刀、拉刀、凿子、钻子等专用工具。

战火首先从郑篾匠这边点燃。

郑篾匠选了一根两年生的茨竹,削平口子,瞄了瞄,左右各一刀剖出一个十字口子,取出一个青杠木做的十字架锲进去,用砍刀刀背敲击,只听得“啪啪啪”地一阵脆响,一根碗口粗的茨竹就一分为四了。

围观的人群立刻传出一阵叫好声。

那边李篾匠也紧随其后,也是一阵“啪啪啪”的脆响,麻利地将一根茨竹剖开。

一般地讲,篾匠的功夫也就是砍、锯、切、剖、拉、片、削、编、织,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考手艺的就剖片和编织。今天郑、李两个篾匠高手表演的就是剖篾片。篾片最里面的一层叫黄屎篾,是最没韧性的,最外面的一层叫青篾,是最好的篾片,中间的叫黄篾,有二黄篾,三黄篾,四黄篾。能将一根竹片剖为八层的,实为罕见。

高手就是高手,只见两人用锋快的篾刀轻轻剥去黄屎篾,然后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八片薄而柔软篾片铺在地上,围观的人都看呆了。

篾分八片,不分高下。郑、李二人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拾起那片青篾。黄篾是不能再分了,要分只能分青篾了。两人用篾刀小心翼翼地在已经是很薄的青篾上剖开一个口子,一刀一刀地向前推进。刀口下滑出来的是薄如蝉翼的篾片。

就在最紧张的时候,拥挤的人群将郑篾匠摊子上的箩筐挤倒了,“哗啦”一声,郑篾匠一分神,刀口下的二黄篾剖漏了。他放下篾刀,朝李篾匠拱拱手说:不好意思,见笑了。

李篾匠手中的篾片正一寸一寸地剥开,还有一尺多长就大功告成,眼看胜利在望,只见他看了郑篾匠一眼,迟疑了一秒钟,突然篾刀一侧,折断二黄篾,随即放下篾刀向郑篾匠和围观的人群拱拱手说:不好意思,丢丑了。

麻柳树下,河西两大篾匠高手不分输赢。

从此灌州河西的篾货行当中,再也没有哪个篾匠敢来争个一二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