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民
剃头匠是旧时乡村对理发师傅的俗称,但又和现在的理发师、美发师不同。剃头匠重在一个剃字,就是要把你的头发剃掉,而理发师和美发师重在把你的头发梳理和美化,走的是两个不同的路子。
剃头匠又称为“待诏”,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清朝入主中原后,命全国男人剃发和梳辫子,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那时剃头匠的挑子上都挂有皇帝的圣旨,是奉诏行事,故称“待诏”。在乡下,人们称剃头匠不象称木匠、石匠,加个姓就张木匠,李石匠的喊,而是称某待诏或某师傅。
我儿时生活和生长在川西坝的一个靠山边的村子,村子里有个剃头匠,姓刘,外婆叫他刘待诏,手艺很好,那沿山一带十里八村的人头都几乎归他了。我出生后第一次剃头(俗称剃胎毛)就是刘待诏剃的。
游走于乡村的剃头匠一般都一副行头,即剃头挑子,一头装着一个炉子,一头装着一个木匣子。炉子上搁着一个鼎锅,用来烧洗头水;木匣子有很多小抽屉,用来放剃头刀、剪子、磨刀石、耳刮子等家什的。
刘待诏每隔十天半月来一次,来了就在外婆家的龙门子下面把挑子一搁,椅子一架,打一锅水来烧起,然后迢声夭夭的大喊一声:剃脑壳啰!再然后慢慢地裹叶子烟,裹好了就从腰上取下一根油光水滑的烟杆把叶子烟栽上,点燃,一边吞云吐露,一边等他的顾客。这时候就有三三两两的人走来准备剃头了。刘待诏一边吧哒着叶子烟,一边和等到剃头的人有一句没一句的摆龙门阵,遇到老熟人了,还要来几句荤玩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时候水也烧热了,刘待诏就取下一张围布,照例要抖两下给你围上,然后把你的头按在铜盆中搓几下,抺干,再取出他的剃刀,在他那油腻得发亮的“当刀片”上来回当几下,唰唰唰几下就把头发给你剃干净了。那手艺真是没说的。
除了剃发,修面、理须、挖耳朵,这些都是剃头匠必须的基本功。特别是挖耳朵,很考手艺,讲究深浅适中,轻重适度,既要把耳屎挖出来,又不能伤着耳朵,还要让人感到很舒服。刘待诏就有这本事,明明耳屎都挖干净了,他还用耳刮子在人家的耳孔上轻轻的挠来挠去,被挠的人眯缝着眼,痒痒的,惬意极了。农闲的时候,有些人不剃头也要找刘待诏给挖一挖耳朵。
刘待诏在这地方走村串户给人剃头很有些年头了,深受大家欢迎,遇到有一时拿不出钱的人,说一声,赊起就是。也有人家或给两个鸡蛋,或给一斤酒米,或给一捆莴芛,刘待诏都是笑呵呵的收下,从不计较。
农村小娃儿怕剃头,一看到那明晃晃的剃刀就吓得哇哇直哭。我也是。但只要是刘待诏剃,我就不哭,不管是剃光头还是剃一片瓦,我都乖乖的。后来回城了,只要是剃头,我都会想到刘待诏。大概到了六七岁吧,我到外婆家,没见到刘待诏。外婆说,合作了,政府将手艺人都集中起来,成立了集体理发店,刘待诏也进了集体理发店,成了理发店的理发师。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刘待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