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元月,82岁的四川老作家汪浩(汪广忠)先生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青城往事》正式出版了,都江堰作协为汪浩先生的这部长篇小说举办了新书分享会。会上,著名作家王国平捧着这套沉甸甸的书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远学马识途,近学汪广忠。
几年前,汪浩先生给我说,他正在写一部长篇小说,是以他的家乡青城山为背景,描写解放前夕发生在老灌县太平场地下党开展革命斗争的故事。我当时一听就来了兴趣,因为我的祖籍也是太平,和老汪也算是同乡,并且是校友,因他年长,是我的学长。所以我对在太平场发生的故事和他的这本小说自然就多了几分兴趣。
为了让读者先睹为快,汪浩先生将《青城往事》的前两章发在《都江堰文学》上。因为是长篇,刚开了个头就没有了,弄得大家心里痒痒的。不过就这前两章也让我看出了一些味道。我当时就对老汪说,这是你作品中最有看头的一部。《青城往事》上部完稿后,老汪发了11章电子文本给我,我用了一天的时间一口气看完。然后离开电脑,泡上一杯茶,慢慢地回味,让那一幅幅家乡的风情画面在脑海中渐次回放。
我一直关注并期待着汪浩先生的这部长篇。其时老汪已年近八旬,他不像现在的年轻人用电脑写作,他一直是用笔一笔一划地在稿纸上写作,所以写作的速度较慢。《青城往事》原计划写20 万字,老汪说,写着写着就有点收不住了,估计要写40 万字,结果写到最后写了四卷巨著,煌煌80万字。须知这是耄耋之年的老汪用笔一笔一划地手写出来的。
《青城往事》有看头。小说分为《风云》《坝雾》《山雨》《晴天》四卷,以青城山和川西坝子为背景,采用非虚构的写作手法,描写了1947——1950年初发生在青城山下的革命斗争故事,塑造了以陈昌远为主要人物的川西地下党员的光辉形象。汪浩先生是地地道的都江堰河西人,他运用娴熟的川西语言将发生在青城山下的一场革命斗争故事,一段波澜壮阔历史,一卷生动的川西风情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小说的主要内容是1949年前川西共产党地下组织和国民党的斗争,老百姓和地方恶势力的斗争,还有国民党基层政权各派势力勾心斗角的倾轧和斗争。作者选择了川西乡村作背景,细致而生动地将人物和故事放在川西的民情风俗之中娓娓道来,极具地方特色。
小说开篇是用一段唱词将太平场介绍给读者,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接着是太平场的各色人等悉数上场,无论是国民党区分部书记、区长,还是袍哥舵把子、乡长、保长、甲长,都有恰如自己身份的亮相,就是一般的老百姓,老汪也能根据不同的职业和身份对这些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进行生动的描写。
如写张子渊进茶铺一段:
他左脚刚踏上紫气来茶铺的街沿坎,茶铺内就有好几个人同时举起用姆指、食指、中指头捏着的纸币喊:“幺师!倒茶!张大爷的茶钱我给了!”
“张大爷的茶钱,罗保长给了!”眼急,手勤、腿快的茶倌马幺师泡好茶,收了钱也高声唱道。然后掺着一路的开水回到火炉旁。
描写非常生动传神。
由于老汪对川西乡村的民情风俗太了解了,太熟悉了,因此在他的笔下那些民风民俗写得来活龙活现,简直就是一幅川西坝子的民情风俗画。
如“送童子”一章,作者就把太平场药王山药王庙的“娘娘会”写得绘声绘色,在抢童子的高潮部分,作者这样写道:
最热闹有趣的要算抢童子了。仪式开始,先由一班道士吹笛击鼓,奏出一段道家仙乐,然后两个小道士抬着一用红布覆盖着的箩筐,里面装着所收布施中,信众送来的就在太平场街上买的木头雕的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童儿,放在三婆娘娘香案前。一道士披八卦道袍,手执云板,在笛、箫、笙、铃、铛、钹、擦、鼓的和弦仙乐声中,口中念念有词,望天、伏地、跪神,给三婆娘娘上香,上表,再慢慢揭开红布——此时鞭炮齐响,法事做完。两个小道士抓起框中童子,抛向早已在殿前坡下站着的人群中,人们纷纷抢夺,热闹非凡。
如果没有对川西民情风俗的十分了解和熟悉,是描绘不出如此生动的画面的。
类似的描写在青城山轿夫抬滑杆、太平场的集市、茶铺子喝茶、出丧活动等场景都有精彩的民风民俗画面。
《青城往事》是一部以川西方言写成的小说,许多场景的描写,人物的活动,语言对白等,都具有浓厚的川西方言特色,读起来感到风趣、生动、幽默。有时甚至还有点滑稽。
《乡事》中还有不少场景是通过另一种特色语言来表现的,这就是说唱。说唱在旧时的川西坝子是非常流行的一种宣传和娱乐方式,是深受广大老百姓喜爱的一种民间文艺。除了开篇就有一段说唱来介绍太平场外,如唐之哉的金钱板在茶铺子里就打得有声有色。如写青城山李独娃家况的山歌:“尖尖山,二斗坪,茅草蓬蓬芭芭门, 玉麦菜汤胀死人,想吃干饭啥万不能。”既生动风趣,又饱含辛酸。小说中的这些唱词给小说增添了不少川西民俗特色,均得益于作者本身就是民间文艺家,早年曾创作和演出过不少有地方特色的金钱板、莲花闹、清音等说唱作品。因此写起来是得心应手。
小说中还写了三个女红军战士沦落在太平场悲惨故事,初看觉得有些离奇,以为是作者为扯读者眼球而编写的传奇故事,仔细阅读,才知道作者是将《青城往事》放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上来描写的。当年中央红军长征入川后,本想经雅安、邛崃沿川西盆地边缘北进和四方面军汇合,结果在名山百丈湖受阻。四方面军则转战松潘,欲经板桥进入灌县接应中央红军,结果在板桥受阻。板桥一战,红军损失惨重,三个女红军沦落太平场也就在情理之中,因而增添了小说的传奇色彩,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
小说第四卷《晴天》写川西地下党在和国民党的艰苦斗争中迎来了解放,迎来了晴天,为这部长篇涂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