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民的头像

何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01
分享

怀梦逐远说藤编

2021年5月,怀远藤编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让怀远镇的藤编手艺人欣喜若狂,一个地处川西山边的小镇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国家品牌——“怀远藤编”,一个历经千年岁月历练的藤编手艺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向我们走来。

在崇州作协杨虎主席的介绍下,我采访了国家级非遗怀远藤编的省级技艺传承人李志辉,一位精明干练,怀揣藤编绝技的中年女性,成都市志辉藤器有限公司的掌门人。

初秋的一个周末,我在怀远志辉藤器有限公司李志辉董事长的办公室采访了李总。藤桌、藤椅、藤柜、藤茶几、藤吊灯、藤屏风,在一应藤器装饰起来的环境中,让人感受到了怀远藤编的新奇与魅力。说起怀远,说起怀远藤编,李志辉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激动,在一杯清茶的氤氲中向我们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怀远和怀远藤编的历史。

怀远镇属成都崇州市辖,虽然只是川西山区和平坝交集的一个乡镇,却是有着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怀远原名“横原”,在川西方言中两名谐音,但“怀远”更上口,更响亮,“怀梦逐远”更为人们喜爱,横原便改名怀远。

怀远的藤编和怀远的历史一样悠久。

怀远地处川西山区边缘,盛产一种青藤植物,据崇州籍著名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记载,三国时期,怀远有一个姓马的匠人,有一次上山打柴,发现山上的野生藤条特别光滑坚韧,很适合编织东西。于是他就砍了很多藤条回家,编织箩筐、提篮等各种的用具。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马师傅发现藤条编织的用具虽然很实用,但时间一长就老化了,容易脆裂损坏。一次他上山采割野藤遭淋大雨,采割的藤条全部浸泡在水中,他舍不得这些辛苦采割下来的藤条,就将浸泡在雨水中的藤条晒干后用来编织用具,意外地发现这种经过雨水浸泡的藤条竟然变得更加有韧性,经久耐用,于是发明了水泡藤条的加工工艺。至今怀远藤编仍在沿用这种工艺。

由此推算,怀远藤编至少有近1800年的历史了。

最初的藤编只是作为一种简单家用用具,编织工艺基本上是经纬编织法,简单而易学,当地的农民在农闲时便趁上山打柴时顺手捎带采割一些藤条回来编织筐筐箩箩,赶场天捎到集市上去卖,换几个油盐钱。藤编便逐渐成了怀远人的一项家庭副业和重要经济收入。

怀远,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依山傍水,气候湿润,水草丰沛,野藤这种植物就像上天赐给怀远人的宝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代又一代的怀远藤编手艺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野藤特产,将藤编手艺传承和发扬,由简单的经纬编织创造出米字编织、缠绕、阙花等多种编织方法,品种也由简单的箩箩筐筐发展为藤椅、藤包、藤茶几、藤沙发等几十个品种。

在川西坝子,一提到怀远,人们就想到“怀远三绝”:冻糕、叶耳粑、豆腐帘子。确实,作为怀远的著名小吃,这“三绝”是早已名声在外。但是,真正让怀远声名鹊起的还是怀远藤编。在怀远,你只要走到怀远古镇的街头,沿街不知有多少店铺都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藤器制品,或粗犷拙朴,或小巧精致,美不胜收。在怀远藤编一条街,藤编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店里店外,到处都可以看到藤条翩飞,勤劳聪明的怀远人将一千多年流传下来藤器编织演变为怀远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怀远藤编手艺历经漫长岁月和无数手艺人的传承,一步步走到20世纪。

怀远人李志辉初中毕业就从父母手中接过了怀远藤编这门古老手艺的接力棒,开始书写新一代藤编手艺人的传奇。

李志辉告诉笔者,李氏藤编技艺师承怀远藤编大师白师爷。白师爷藤编手艺在清光绪年间就闻名遐迩,李志辉的父亲李茂祥就是拜白师爷的弟子、藤编大师罗根良为师,到李茂祥已是第三代藤编传承人了,到李志辉这代已经是第四代了。

李志辉从7岁上小学开始便接触藤编这门手艺,在藤条翩飞的怀远,耳濡目染,逐渐喜欢上了藤编这门手艺。李茂祥见女儿李志辉喜欢藤编,且悟性很高,便告诫她:学手艺要吃得苦中苦,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手艺人。李志辉牢牢记住父亲的话,从7岁起,便利用周末和假期学习藤编技艺,到12岁时已基本掌握了藤编的编织手艺。李志辉回忆,还在学校读书时,她便利用周末的空余时间编织藤椅,编上几把藤椅后便拿到街上去卖,5 元钱一把,每卖一把藤椅,父亲便会奖励她一元钱。她将这些钱攒起来,一直攒到480元,为她们家买了第一台熊猫牌电视机。

李志辉 22岁那年与同样出生于藤编世家的杨建茂结婚,夫妻搭档,在怀远这块藤编热土上开始大展拳脚,将怀远的藤编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心灵手巧的李志辉编织的藤器逐渐在怀远打出了名声,产品供不应求,1996年,李志辉便和丈夫杨建茂一起成立了志辉藤器厂,招收了12名工人,开始了创业之路。

藤器制作的工艺说复杂也不复杂,说简单也不简单,传统的藤器制作一般要经过选藤、浸泡、洗藤、晾晒、搭架子、削藤、起藤、编绕、编织、漂毛等十多道工序,虽然李志辉很早就从父亲那里学习和掌握了藤编的基本工艺,但为了扩大业务,她觉得必须要在传承中创新,传承不是墨守成规,只有不断研发藤器编织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才能将怀远藤编进一步发扬光大。虽然李志辉的藤编技艺在怀远已经高出一般藤编手艺人许多,但她仍然四处拜师学艺,不耻下问,先后拜了四位藤编老艺人为师父,从不同前辈身上学会了六道阙花、九道阙花、十二道阙花以及八字编、十字编等编织技法。

俗话说“艺不压身”,李志辉虚心学习,集各家藤编手艺人之长,在传统藤编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加入自己的想法,并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制作工艺、设计理念跨界结合,创造了一系列的经典藤编工艺品。

传统的藤编产品大多以实用性家具为主,如藤椅、藤桌、藤沙发、藤茶几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追求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多地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2003年,李志辉成立了“成都志辉藤器有限公司”,在继续开发传统藤编产品的同时,先后开发了壁挂、灯具、屏风、花架、摆件等系列藤编装饰工艺品,从传统的实用家具制作发展为集藤器家具制作和藤编文创工艺品齐头并进的藤编企业,并将藤编进一步拓展到家装行业和旅游产品市场。李志辉制作的怀远藤编用材讲究、工艺精湛、色彩多样、生态环保,产品花色品种达到数百种,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受到了很多商家的追捧,还远销国外。

当然,李志辉知道,作为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怀远藤编,一花独放不是春,只有怀远的众乡亲都发动起来了,怀远藤编才会在传承和创新中走得更快更远。不断推动怀远藤编的发展。李志辉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采用公司加农户加合作社的模式,让更多的怀远农民加入到怀远藤编这队伍中来。

李志辉从7 岁起就在藤编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四十多年,可以这么说,怀远藤编就是她生命的组成部分。在李志辉的带领下,志辉藤器有限公司不断创新和发展,2012年成为首批“四川省藤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李志辉也在2022年成为怀远藤编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农村手工艺大师,并担任怀远藤木协会会长,四川省妇女手工业协会副会长。李志辉还积极与中央美术学院等省内外大专院校合作,通过开展研学活动,搭建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作用,向年轻一代传授传统技艺,不断进行创新和技艺改造,为怀远藤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如今怀远古镇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李志辉、杨建茂、李志强、李建康、杨静、刘艳、杨胜碧等老中青怀远藤编手艺传承人的带领下,已有越来越多的怀远人投身到藤编行业,怀远藤编手艺人队伍不断扩大,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藤编已成为怀远镇重要的特色产业。

一根青藤长在山中,默默无闻谁认识,只有怀远人慧眼识珠,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和心灵手巧,以千年时光为经,以山川大地为纬,编织出属于怀远人的光荣和梦想。

怀梦逐远,怀远的藤编手艺人将继续书写怀远藤编的辉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