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民的头像

何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17
分享

柳街薅秧歌唱起来

1柳街薅秧歌唱起来

四川都江堰市柳街镇是文化部授牌命名的“中国诗歌之乡”,也是中国诗歌学会授牌命名的“中国田园诗歌小镇”,每年端午节过后,在柳街镇的乡村田野上,手持秧耙的农民歌手们就要在这块绿色的土地上吼上一嗓子:黄鳝出洞尾巴摆,你唱秧歌我来解,天上唱完唱地下,一家一家唱起来——唱起来!

这就是在川西土地上流传数百年,经柳风农民诗社罗廷全、康洪、杨久长、邱岗等几代人收集整理,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柳街薅秧歌”。

柳街薅秧歌是川西老百姓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田间说唱形式,是原生态的农耕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大众性、时代性特征。薅秧的农民在水田中劳动,现编现唱,见啥唱啥,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都是演唱素材,男婚女嫁,家长里短皆可入歌演唱。

6 月的川西坝子上,到处是绿油油的秧苗,微风起处,绿波涟涟,东方刚刚发白,一个壮实的农民汉子头戴草帽,身着白色汗褡子,肩扛薅秧杆,雄纠纠地走在田坎上,一声“薅秧子啰!”惊飞了秧田中成群的阳雀子,咕咕咕咕地叫着飞进了林盘中,接着成群结队的薅秧农民便从四周的院落中走出来,挥动秧耙开始薅秧。

薅秧歌儿唱起来——(众)唱起来

唱段刘备卖草鞋——(众)卖草鞋

张飞卖肉又卖酒——(众)又卖酒

关羽推锅豆腐来——(众)豆腐来

领唱的是柳街薅秧歌传人之一的康洪,他声音洪亮、悠扬,富有韵味。他唱一句,薅秧的众人便合着他的声调唱最后三个字,迢声夭夭,韵味悠悠。

康洪唱罢,柳街薅秧歌的另一传人杨久长开口了:

秧耙杆杆丈二长——(众)丈二长

嘴唱歌来手薅秧——(众)手薅秧

秧歌不唱重皮子——(众)重皮子

有板有眼有名堂——(众)有名堂

杨久长的声音高亢、洪亮,中气足,有张力,唱起薅秧歌来声情并茂,感染力强,众人的唱和也特别有劲有力。

初夏的川西坝子,薅秧歌声一波接着一波,一浪接着一浪,沸腾了这片绿色的田野。

2柳街薅秧歌的兴起和形成

柳街薅秧歌兴起于明末清初的柳街七里坝、乌家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于清光绪年间,标志是有了带专业性质的薅秧歌班子。

都江堰柳街镇地处川西平原西部,一马平川,全是农田,千百年来,水稻就是柳街的主产,薅秧是种植水稻的一个中间环节。每到夏初,农民们在薅秧时,为了排解干活时的劳累和枯燥,三五个在田里边薅秧边唱民歌小调,这便是薅秧歌的兴起。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四川人口锐减,虽然有“湖广填四川”的大型移民运动,四川的农村劳动力仍然严重不足,像薅秧这类时令性非常强的农事,往往就要组织互助性的生产活动。在薅秧的互助活动中,为了调动薅秧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在柳街一带就出现了薅秧歌班子,在田间地头扯起架式唱薅秧歌。这种方式确实对缓解劳累,提高劳动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后就慢慢形成了带有一定专业性质的薅秧歌班子,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花公爷领头的“花花班”,一个是姜金钩领头的“姜家班”。这种带有一定专业化的演唱,除了保留现编现唱的特点外,已经出现了有意识创作的因素,因此有许多好的唱词和唱段就流传开了,还有的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如:

柳街下场一牌坊,幺妹赶场去看郎。

上场下场走几遍,不见他郎泪两行。

柳街麻柳实在多,对门兄弟会唱歌。

今天没有唱赢我,明天早点来唱歌。

薅秧歌唱班的出现,不仅在唱词上有了质的飞跃,在演唱形式和唱腔上也有了丰富和提高。演唱形式上有单唱、对唱、领唱、说唱等。唱腔上也得到了丰富,有采花调、小调、啦啦调、二黄腔等。川剧的兴起,成为四川人的最爱,四川人有事没事都喜欢摇头晃脑地哼唱几句,这也直接影响到薅秧歌的发展和变化。如川剧中的帮腔,在薅秧歌中就表现最为突出,一人唱来众人和,声势浩大,气势磅礴。薅秧歌的演唱者还在演唱中植入了川剧的腔调,如柳街薅秧歌中就有川剧高腔慢二流板的唱腔,唱起来有板有眼,听起来韵味十足。更有的薅秧歌演唱者把川剧锣鼓搬到秧田边,敲锣打鼓地助阵,异常热烈。

柳街薅秧歌因为大都是现编现唱,因此便带有很强的时代感,虽然它最初的兴起是纯碎为了娱乐和解乏,但它在内容上却多有惩恶扬善,行孝积德,歌颂美好爱情,向往幸福生活等积极向上的内容

如表现男女爱情的:

灌县下来是柳街,十树梅花十树开。

有心讨朵梅花戴,人生面熟口难开。(“讨”,方言,摘的意思)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虽然处于大后方,薅秧歌中却有不少抗战的内容。如:

号音吹来响连天,到处在喊一二三。

摸爬滚打样样会,为的抗日保江山。

五月五日是端阳,日本鬼子太猖狂。

薅完秧子上前线,叫他龟儿枪下亡。

柳街薅秧歌的长足发展应该是在改革开放时期。由于柳街薅秧歌数百年的浸润,在柳街这块地土上,民歌民谣长盛不衰,农民诗歌创作一直非常活跃。家住柳街鹤鸣村的程光林老先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始创作民歌,至今已创作了数千首,出版了几部民歌诗集,被人称为“民歌大王”。他写的民歌《书记田中甩牛鞭》就有薅秧歌的味道:“书记田中甩牛鞭,鞭打黄牛像镖箭,犁落一轮天边月,逗得公鸡惊叫唤。”幽默、夸张、风趣,极具川西民歌特色,在川西坝子传诵一时。

3柳街薅秧歌的发掘和传承

柳街薅秧歌发展到今天,其发掘和整理工作,罗廷全老先生功不可没。

罗廷全老先生如在世,今年当是九十八岁高龄。罗廷全老先生是柳街镇鹤鸣村人,幼时读私塾,四岁启蒙读《四书》《五经》,在柳街镇算得上是个才子。后失学务农,先后教过书,编过乡志,一生钟爱薅秧歌 ,能编能唱,为了抢救口头流传的薅秧歌,他深入到川西坝子研究和收集薅秧歌以及和薅秧歌有关的民风民俗,这一干就是四十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罗廷全为了收集到最原始的薅秧歌,先后三次召集柳街百岁以上的老人座谈,这些百岁老人都是经历过清朝、民国和新中国的老人,都是柳街薅秧歌的亲历者和传唱人,罗廷全老先生就是从他们的记忆中挖掘出许多即将失传的柳街薅秧歌。其后又经过大量走访和研究,收集整理了数百首流传于民间的薅秧歌,2006年,在柳风农民诗社的帮助下,出版了《柳街薅秧歌300首》,后又整理史料,编写了《川西柳街薅秧歌史话》,为柳街薅秧歌申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

柳街薅秧歌三百多年来都是口口相传,并无文字记载,罗廷全先生用一生精力将其转化为文字,使之能流传于世,功莫大焉。

康洪和杨久长是柳街薅秧歌演唱的传承人,二人都是柳街镇的农民,说一口地道的河西话,演唱的薅秧歌是原汁原味。康洪的声音洪亮、悠扬,穿透力强,能在空旷的田野上展现出劳动歌谣的韵味。杨久长的嗓音高亢、激越,中气十足,有张力,粗犷中富有感染力。

二人常常在初夏的薅秧季节在秧田中一边薅秧一边领唱或对唱:

唱得高来对得高,光数城墙没数包。

光数筛筛没数眼,光数耕牛没数毛。

唱歌要唱童子声,这坝那坝有人听。

这坝那坝人听见,阳雀过山远传名。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你一段我一段地唱,其它薅秧的人一齐帮腔,中间再来点插科打诨的小插曲,田间一遍歌声和笑声,场面十分热闹。

薅秧歌表达的是劳动者在劳动中乐观、豁达、健康的心态,体现了柳街人一种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精神风貌。正是这种来自田间地头,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因为接地气,所以数百年传唱而长盛不衰。

4柳街薅秧歌的发展

在柳街,像程光林这样的民歌作者比比皆是。2003年,柳街镇邱岗、程光林、周兴强、刘宗德等人发起成立全国第一家农民诗社“柳风农民诗社”,吸收和团结了一大批农民诗歌爱好者,如康洪、杨久长、杨奇旭、王庆辉、张仕琼、吴会丽等,创作了大量具有新时期特点的新农村诗歌,这些诗歌都大量吸收了柳街薅秧歌的营养,带有浓浓的泥土芬芳。柳街农民诗人的大量涌现和创作的大量新农村诗歌又反过来影响了薅秧歌的发展,今天的柳街薅秧歌已更具文学性和艺术性,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特征。

据柳街薅秧歌的传承人邱岗、康洪、杨久长介绍,柳街薅秧歌最大的特征是它的时代性。劳动人民每年在秧田中薅秧时,现编现唱,所选取的题材大多是当时 、当地的人物事件,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其次是具有大众性。一人唱,众人和,大家都参与,很闹热;三是它的即时性。薅秧歌不讲究地点场景,喜怒哀乐都可以唱,边劳动边说唱,既缓解了劳动的困乏,又提高了劳动效率;四是地域特点强,柳街及周边地区是保留了古汉语发音入声最多的河西方言区,薅秧歌中的歌词方言俚语多,演唱起来夸张、风趣、幽默。四是无伴奏。薅秧歌随着劳动的节奏任意发挥,同时又吸收了川戏的腔调,逐步形成了三四个版本的调式,演唱时多有临场发挥;五是口口相传,传了三百多年,在罗廷全老先生收集整理之前并无文字记录,是典型的口头艺术。

柳街薅秧歌经过罗廷全、邱岗、康洪、杨久长等一批传承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在保留了原始薅秧歌特点的基础上,提升了薅秧歌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使之具有更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2015年,柳街薅秧歌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

2016年4月4号,农历清明节,经柳风农民诗社社长、柳风艺术团团长邱岗编导的大型实景演出柳街薅秧歌登上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的表演现场,有中央电视台等海内外数十家媒体现场报导,多家卫视现场直播。这是邱岗和他的创作团队经过多年的反复锤炼,将柳街薅秧歌提升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数次演出之后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进而被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总导一眼相中。

排练中,有领导担心,柳街的薅秧歌好是好,可参加演出的人员全部是柳街土生土长的农民,把他们放在众多专业演员队伍中参加演出,会不会砸锅,因而建议留下脚本,全部换成专业演员。邱岗说,正因为他们是地道的农民,只有他们才能唱出柳街薅秧歌的味道。邱岗坚持宁可撤下节目也不换人。

事实证明,邱岗的坚持是对的。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在全球媒体和观众的关注下盛大开启,柳街镇数十位手持秧耙的农民登上舞台,那洪钟般的一嗓子河西话“薅秧子啰!”让全国观众见识了柳街薅秧歌的原生态魅力。

演出结束后,邱岗和他的创作团队觉得,再豪华的舞台,再炫丽的布景,都 比不上柳街镇金龙村那遍绿油油的秧田,他们要把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薅秧歌还原到脚下这块土地,留下原生态的柳街薅秧歌。

2016年6 月18日,中国诗歌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在诗歌之乡举办“诗歌百年.梦回柳街——2016中国田园诗歌节”,开场重头戏便是“柳街薅秧歌现场实景演出”。

以千亩秧田作舞台,以山川河流为背景,一场原生态的柳街薅秧歌在来自全国各地作家、诗人、艺术家和成千上万观众面前徐徐拉开帷幕。

秧歌不唱不宽怀,嘴巴一张歌就来。

秧歌好比家常菜,酸甜苦辣唱出来。

你歌没有我歌多,我歌还比牛毛多。

唱了三年六个月,才唱一只牛耳朵。

你歌没有我歌多,我歌要用骡子驮。

前头过了苏家渡,后头压断黑石河。

演出场面宏大,气势恢宏,一百多位柳街农民手持秧耙,在秧田中一边薅秧一边演唱,以他们最质朴的、最原始的歌声折服了现场成千上万的来宾和观众。初夏的金龙村田野上歌声、掌声、欢呼声,一浪盖过一浪。现场的观众啧啧称赞,连呼安逸!过瘾!

柳街薅秧歌走过三百多年的历史,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在柳街这块土地上续写它的传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