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走进北京西客站,陪伴我的是我的拉杆箱。
西客站仍旧是人流如织,来来往往的人群仿佛是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潮水,汇集到这里。每个人都带着各自的故事,在没有红酒和咖啡的站台等待驶向目标的列车。
在这里我看到过热烈拥抱的恋人,久别重逢的亲人和席地而坐疲惫至极的民工,也有像我一样到处奔波的写作者。在候车大厅的一处,我看到一位蹲在地上,用纸巾擦拭地板的年轻母亲,她的儿子不小心把饮料洒在地上,她没有说话,默默蹲下来,用随身携带的纸巾认真擦拭地板上污渍。那个不小心“闯了祸”的六七岁男孩安静地站在一旁。我想告诉那位母亲,她真的很美。可是我没有说话,用无声的陪伴以示敬意。
擦拭完地板之后,她收拾好用过的纸巾,放进旁边不远处的垃圾桶里。然后,她拉起儿子的手在座椅上坐下来,我也在她对过坐下来休息。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是最好的老师,有如此修养良好的母亲,这个男孩长大了人品也差不到哪里去。祝福这对母子。
观察了很多年,我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在候车室里,男士们大都中规中矩,衣衫整齐,穿着清凉的或者举止言谈豪迈的倒是那些女孩或者女士,穿着清凉那是个人衣服品味,没有妨碍别人,倒还可以理解。年轻女孩儿青春活泼,衣服穿得少比较凉快,炎热的夏天让人的眼睛感觉凉爽,这也无可厚非。冬季穿的凉爽就让人很心疼了,有些爱美的女孩穿短裙整个大长腿裸露外面,站在那里瑟瑟发抖,让人看到都感觉寒冷。我想说的是,美丽的女孩请为你的腿保暖,它辛苦为你奔波,陪伴你走完人生的路,它没有犯错误,不该接受你的惩罚,以致年老以后被关节疾病所困扰。漂亮的女孩请爱惜你自己。
我不止一次见过一个人占几个位子躺倒睡觉的人,有男也有女,也许他很疲劳,也许她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把候车座椅当自家炕头的行为确实让人无法理解。行走之处,彰显个人教养;言谈举止,体现自身素质。希望躺倒在座椅上的人能早日坐起来,为他人让出一个休息座位。
候车大厅里,有些女士的豪气真的可以冲天。坐在座椅上,把行李箱放在前面,为了舒服,把鞋袜脱掉,然后把脚丫子高高伸在行李箱上,甚至四仰八叉躺倒在哪里,或看手机或打电话,其豪放程度让人咋舌。想起一句歌词:“为什么你从来不说为什么,也许是我给你自由过了火”对于这个社会来说,是不是妇女解放过头了呢?
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何况西客站永远都如“春运”一样,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载,向辛勤工作的西客站所有工作人员致敬!
坐在那里等车,我结识了一位85后女孩儿。当时她坐在我身边,一脸的寞落。我不敢打扰,一直安静的坐着,她突然问我:“姐姐,你也是离开北京吗?”我点点头告诉她:“在这里等车,都是离开北京的。”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话题由此打开,她告诉我她要离开北京,不再回来的那种。她说她家人已经为她联系了一份安稳的工作,她要回家相亲结婚生子,过安稳的日子了。在北京工作了七年,忙碌得没有时间恋爱,没有男朋友,每个月也几乎没有存款,到了适婚的年龄,家里人拼命催婚,无奈只能离开回家。我能理解她的苦衷,在高房租高物价的帝都,生活成本远远高于地方城市,很多年轻人怀揣梦想在这里奋斗,谁不是忙得想死却努力地活着?
累了倦了,想休息就回家吧。父母永远是自己的大后方。
但北京是个机会相对较多的城市,并且这里一切井井有条,只要你努力拼搏又运气够好,成功的几率还是有的。这里人际关系相对简单,没有太多的繁文缛节,这也是我喜欢北京的原因之一。
眼前的这位姑娘一直在小声的诉说着,伤心之处她还流下了眼泪,我拿出纸巾递给她,她轻声说谢谢,然后继续说,我知道她需要倾诉,并不需要劝慰或者开导,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什么道理都懂,她需要的是一个听众,仅此而已。我默默倾听,感受她的悲伤,她奋斗的辛苦以及她离开的失落。我尊重她的选择,等她回到家乡工作以后,她对慢悠悠的生活能不能适应?回家结婚生子,每天慢悠悠上班,慢悠悠下班,做家务带娃,日复一日,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也许更可怕吧?
进站的时间到了,她和我挥手告别。祝福这位姑娘,愿她早日觅得如意郎君。
前两年有一篇很火的网文,说在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我不知道生活怎么假装?我只知道,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很多人都在努力工作,为养家糊口,为房贷车贷,为孩子老人,哪个人不是忙得像高速旋转的陀螺?哪有时间在那里矫情在那里假装?
每天早上,很多上班一族几乎是跑步出门,匆匆赶公交或者地铁,晚上顶着路灯回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很多人都是在公交或者地铁上解决早点,有人怒怼车厢里各种早点的浓烈气味,我自己也曾经被香得让人窒息的猪肉大葱包子熏得差点吐出来,但我不能全怪吃包子的人,一则我晕车,再则我不吃猪肉,那种香味我本来闻不得,我自己身体素质不好,真没法去责怪别人。地铁上,有两位穿着时尚的美女在聊天,可能刚吃完早点,一位美女的牙齿上粘着韭菜,俩人边说边笑,我想告诉她她牙齿上有韭菜,但又怕她说我多管闲事,犹豫很久也不敢上前说。就这样走了两站,她们还在说笑,那位女孩牙齿上的菜还在,我不明白她的伙伴为什么不告诉她?到了第三站,也许快到站了,两个女孩开始整理妆容,从包包里拿出带镜子的粉饼,女孩终于发现了自己牙齿上的菜,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她白了同伴一眼,不再说话。
那个同行的女孩脸上却露出诡异的笑容。玻璃闺蜜是说的这种人吗?我不是嘲笑她牙齿有菜,我是心疼她匆匆早餐。如果时间许可,谁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吃东西呢?谁不想在餐桌旁坐下来,细嚼慢咽享受美食然后刷牙漱口,美美的出门呢?
在北京,很多人在南城上班,在西城居住;或者在北城上班在东城居住。东西南北城区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地铁上早晚高峰都非常拥挤。每天用在路上一两个小时,是正常的事,也有三五个小时在路上,大家忙忙碌碌都很辛苦,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生活没法假装,但可以假装晕倒。我亲眼见过一位大妈戏剧性的表演。当时,她和一位小伙口角,她大喊大叫,小伙小声嘟囔,本以为吵闹几句,大家各自离开就是了,毕竟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何苦互相为难?况且小伙子一直很克制,并没有想干架的行为。那位大妈咄咄逼人,竟然突然晕倒在地。小伙和周围的人都很紧张,工作人员也闻讯赶来,候车大厅广播里播音员在寻找医生急救。一位中年男士匆忙跑过来,亮明自己是某市三甲医院内科医生后,他单膝跪地准备开始急救,却突然发现她胸部呼吸起伏平稳,这医生一愣,跪地的姿势改成蹲姿,摸摸手腕脉搏,他明显松了一口气,又翻翻眼皮,并没有异常,做完必要的检查之后,医生缓缓站起身,沉默了一会儿说:“地上凉,回家睡觉去吧”。众人皆乐,不管怎么样,人平安就好。大妈从地上呼隆一下猛然坐起来,指着小伙说:“今天算老娘仁慈,下次可不能这么便宜你。”小伙连忙道歉,上前一步搀扶大妈起来说:“您坐那儿歇会儿,躺这儿挺累的。”于是大妈乖乖坐座椅上休息去了。
如此一幕,为单调的等车时间涂上了色彩,让人莞尔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那位戏精大妈的表演才能。人生就是一场戏,只不过有人喜欢在舞台上,有人喜欢安静平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吧。
来来往往,去去回回。我习惯了在西客站出行或者返回。耳旁响起我喜欢的那首歌曲:
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
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
除了发动机的轰鸣和电气之音
我似乎听到了他烛骨般的心跳
我在这里欢笑
我在这里哭泣
我在这里活着
也在这儿死去
我在这里祈祷
我在这里迷惘
我在这里寻找
在这里失去
北京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