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一个与月亮有关的节日,这样说似乎不会有人反对,因为,中国人都知道这个说法于史有据,于诗有诵。
中秋节是月亮节,也是中国人的团圆节和诗歌节。团圆一词,自然和中秋月圆有着天人感应般的呼应。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秋高气爽,物阜民丰,万家团圆,自然是离不开诗酒唱和的。于是,中国的人月亮节和团圆节,就演化成了古老的诗歌节。
在所有关于中秋月圆的古典诗歌里,人们最熟悉的就是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了。也难怪,苏东坡把天上的一轮明月写得羞答答、明晃晃、冰清玉洁、含情脉脉,起舞弄倩影,何似在人间?古往今来每到此时,人们就想起千里共婵娟的话来。有一次一个学生问我,婵娟是什么意思?是皎洁的月光么?我说是不是你都说对了。你可以说是,在皎洁的月光下纵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此时的一轮明月。你也可以说不是,婵娟是一位像月亮一样冰清玉洁的美女,在中秋月圆之际,纵使相隔千里,你们也能望月怀远,彼此共享同一种思念。他说可以这样理解么?我说不可以么?他无语转身。
苏东坡的中秋月圆是浪漫主义的。李白的呢?似乎没有苏东坡浪漫,却多了份惆怅和放荡不羁。不管是看到异乡井台边明晃晃的月光,就想起故乡地上的秋霜,还是“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古朗月行》,他的月亮都是在浪漫的基调里调和着惆怅和放达。杜甫就更不同,他没有浪漫没有放达,只有切切的思念。“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他在中秋月圆之际,表现出来的是思家心切、望月流泪的怨叹和乡思。其实鄜州也不远,就是习近平的老家,现在的陕西富平县,离长安有多远呢?可就这点儿距离,于大唐时代的杜甫而言,也只能千里共婵娟,双照泪痕干了。
唐诗三大家里面,唯独白居易的秋月最是凄凄惨惨,寡淡无味里浓缩着冷至骨髓的人生况味。“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浔阳江头的那轮秋月即使再圆再亮,在世人眼里也是浩茫缥缈冷森森的。张九龄是学界泰斗,却也是高官厚禄,人常说屁股决定脑袋,处境决定心情。这样养尊处优又目光宏邃的人,眼里的中秋月自然不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多么诗意而豪华的画面,宏博而恢弘的气度呀!颇具后世伟人“环球同此凉热”的意境。唉,同样的一轮明月,物质世界里银河系的一颗行星,黑黢黢的自己不会发光,靠反射其他星球的光芒来彰显自身的存在,居然被张九龄们吟诵成如此美妙的诗章。月亮啊!月亮啊!!月亮啊!!!
在所有古人吟诵中秋月夜的诗歌里,我喜欢描写月下捣衣的诗歌。捣衣又叫杵衣,农耕时代,人们在秋初就开始准备过冬的衣物,到中秋,浆洗缝补基本齐整,这时候,这些衣物都要拿到石头上捶捶,雅言捣衣。唐代有个名画家叫张萱的,不是留下一副价值连城的传世名画《捣练图》么?那里面画的不是捣衣,而是宫廷里的捣练场面。只见一个个贵族夫人胸高额大,雍容华贵,气象不凡,跟诗歌里描写的月夜捣衣有着本质的区别。
南北朝时代的梁国有个僧正叫惠偘的,写过一首《咏独杵捣衣诗》,非常有意思。诗歌描写一个女人在秋夜月圆之际,一个人在石头上捶衣服,想情郎。然而这和尚诗歌里的捣衣女非同于一般的捣衣女,用时下的网络语言来说,那就是装了一个闪闪发光的逼。且看她如何在月下独杵——“非是无人助,意欲自鸣砧。照月敛孤影,乘风送响音。言捣双丝练,似奏一弦琴。令君闻独杵,知妾有专心。”看到了吗?人家就专一在你们笙歌赏月、诗酒唱和的时候,哀戚戚,孤伶伶,捣衣作秀。为什么呢?令君闻独杵,知妾有专心。让那个梦想中的郎啊,能够在千里婵娟中听到清晰而有节奏的、孤单单的捣衣声,从而领会到妾有专心呀!有人读过这首诗提出了质疑,咋这个画面恰恰被一个和尚看到并写下呢?还有一个教散文写作的教授说,他要把这个和尚写得够麻够辣够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