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ICU医生。
这是我读完《亲爱的ICU医生》一书后,从心里迸出来的一句话。
书是作者殳儆在去年12月底寄给我的,收到后我即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可在元旦前,我自己口腔做了一次治疗,出血较多,20多年都没有输过液的我,这次却实实在在地当了一回病人,加之后面又有些其他事务耽搁,所以至今日才把这本书读完。
殳儆在书中说:“探索人性、探索生命的意义,或许是临床医生的工作中分外精彩的一部分。”由此,就有了她一本又一本书被推出到大众面前,也成了国内方兴未艾的叙事医学中一线大咖。
我与她相识是在2018年的台州“叙事医学研讨会”。那时,她的《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正在热卖,我为自己和同事购买并认真读完,有的同事尊她为“女神”。说实话,作为一名在医疗一线工作了38年的我,对医疗题材的电视剧或是小说,总是无法有多看一眼的兴趣。一是编剧假的惨不忍睹,二是自己累的索然无味,但是殳儆浸洇在ICU一线,每篇故事都熔铸了她与临床中人物的热忱与共情、反思与悲悯,她对题材的挑选,对文字的捻拢,对意义的追寻,对以往的超越等,都煞费苦心,绝不肯轻松敷衍成篇。
其实,无论是作为临床医生还是医院管理者,我对ICU不陌生,也多次在那里有实地的接触。所以在2019年底,我颇有兴趣地买了湖北孝感作家周芳的两本非虚构小说,其中一本就是《重症监护室》,读完了还没有来得及感慨,就被汹涌而至的新冠疫情打断。殳儆的新书,让我再次把目光关注在ICU这个医院的重点科室。
同她一样,我也曾是一名临床医生,医院病案室里还存放有我那在一笔一划书写的病历,所以有着同作者相同的心愿:把患者“从被判死刑的绝望、失去希望的窒息感”中解救出来的重生感受,是一名伟大医生存在的真正意义。所有这一切,是支撑一个医生在艰难中把救死扶伤的角色完美演绎至谢幕。
我之所以用“艰难”一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来自病情的不确定性、不可掌控性。是的,现代科技已经非常发达,你可以上太空“出差”半年,可以在海底建世界上最长的隧道,但我们对人类自身还是认识不足。疾病的暴虐、无助的恐惧,生存的绝望不仅落在病人的身上,也同样折磨在医生的心头,但凡只要能找办法,医生没有不愿用洪荒之力以付之,可是,每当我看着生命在我们面前戛然而止,内心的渺小、无力、无望和自责就会压抑在胸,黯然神伤。这在书的首篇《再见,血透君》一文中有详细的描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除了肾虚之外,就只能是长期的透析,这样的生存让病人家人背负着沉重的压力,甚至会被痛苦折磨得失去理智,在某些问题上走极端。而此时医生能提供的帮助却非常有限。
记得80年代初,我在武汉协和医院肾内科实习,一位襄阳病人透析间期出差到武汉,因在火车上感冒加重了病情,下了火车就直接送到了医院,断续讲述自己的病情后不到半小时,他就死在了病床上。他是那样的年轻,也许是生活所迫而无奈,也许是生命有期盼而不甘,所以还要工作,却这样遗憾的走了,尘归尘,土归土。而现在,我作为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医生,对这样的人生也更能产生特殊的共鸣。
一个医生的成长,不是随着年岁的增加而自动增长。这个过程,不仅要建立有宽而深的医学基础知识构架,还要有一个关键时能给他支撑的各学科的团队。所以,从书反复出现的科内讨论、科间会诊、院际协作这样一个在医疗工作中耳熟能详的词句,我读到作者宽阔的胸襟和视野。在书中提到“医生的团队就像一个战队,既分又合,高效能的解决各种麻烦的困局”,“综合医院的实力,由一个一个专科相互支撑,无缝协作才垒出高度来,垒出旁人不能代替的实力来。”
这样的描述在书中不胜枚举,也引起了我的思索:在这样的一个高平台上,我们每一个医务人员,你该如何做到各有独门绝技,如何在团队中成为一个优秀的战友?只有用你的严谨务实、见解独特,才会为团队添光增彩。
当年,我们武汉医学院老院长裘法祖院士曾经教导说,每一个医生的成长都是建立在病人的痛苦之上,都是病人给你的回报。这不由得让我记起91年在北京人民医院进修的一个情景。在急诊科,是那些刚出道二、三年的医生,带着我们这些工作了近十年的进修医生,全国知名的急救专家楼滨成副院长问我们:知道为什么他们成长得快吗?我们回答说是有好的医疗设施、好的老师带他们。他又问,你们亲身经历了多少个死亡病人?我当时算了一下,说我们一年大概六、七个病人,大概六年也就不到50个。楼院长说,我们科一个医生一个月抢救过的死亡的病人也不止五六十个,你算一算,在这儿一个月相当于你一年,一年就相当于你十年。把我们经历的这么多的死亡病人,总结了、反思了,我们的经验自然就积累的快。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努力总结经验,奉献于病人。
当然,书中也没有回避诊断的失误、治疗的迷茫,这是每一个医生必须经历的。我特别认同作者所说,一个成熟的医生“身上坚韧不拔的性格,是在一个一个困难的病例中磨砺出来,在漫长的僵持状态里淬炼出来”的经验之谈。这里不可能是拈轻怕重、见事绕着走就会得到成长的,也不是各大电视编剧、演员们所表现的笔挺的白大褂、光鲜的领带和谈情说爱、宫斗腹黑的场所。他们“更像一个现实主义战士:有原则而不拘泥于原则,有计划但不执着于计划,时左时右、退一进二,冒着不确定的风险,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团队中各自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攻守互助,“剑阵一样完美的配合抵挡复杂而汹涌的病情”(书中语),去实现他们的初心:为了病人的康复!
致敬!ICU医生。从你们身上体现了劳动的美丽,潜心工作的人是最美的。
读过殳儆前一本书后,再读这本《亲爱的ICU医生》,我感到作者她既有天生的敏感,善于敏锐捕捉事物细微的变化,譬如音容、动作、色彩、光影等对自己各种感觉的触动;也有后天的技巧,笔力更老道,描述更流畅,用词更精到,耐人品咂揣摩。你看,在《春风里的暂停键》一文,从花店起笔,落到郁金香。不仅是因为病人从荷兰而来,而且花香与病人主要症状粪便的奇臭有反差,加大了阅读者心里的冲击。最后结尾又写到“金红色的郁金香,在医生办公室里点缀上绚丽的颜色”,不仅在我们的心中描摹出生命的亮色,也让我们在咀嚼那些或绮丽清深或沉郁顿挫的语句,更有韵味。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少的文章里面描写了现今仍然存在的医患矛盾,试图找出深层原因,引导我们的视野从医院小天地转向社会大舞台。《艰涩的计算题》中,讲述一个底层家庭因病而陷困顿的故事。一个家庭可以靠着勤谨劳作能在城市的缝隙里,谋得刚够温饱的一份生活,这份生活却随着家里的男主人的昏迷而一去不复返,这样的“生命面前人人平等的不同版本的演绎”,令人唏嘘不已。所以,作者发出感叹:在生活复杂的大格局下,治疗真的不是医生的全部职责。并用一句黑色笑话来补充,“ICU里,什么样的衰竭医生都有办法对付,唯有钱包衰竭是多脏器功能衰竭中,死亡率最高的。”
人称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两张面孔,多年的“医生会知道,即便是同一个疾病,没有两个人之间是一样的,没有两个家庭之间的具体状态是一样的”。作者随即来了一篇《老王之死》,补全了社会多面性。老王是一个“老慢支”终末期病人,一边是”床上骨瘦如柴的老人,活在呼吸机的支持下,活在管道的环绕下,垂老的生命看上去超出了大多数人耐受的范围“。所以,当他意识清醒时,多次要求“让我死!”可另一边,是家庭人丁兴旺又关系融洽的子孙满堂景象:老王要等孙子从美国归来、要跨过新年、要看重孙子出生……为了不让他们留有遗憾,为了让子孙们尽到孝道,为了他们走在社会上有面子。所以作者感喟:“在这个复杂的人情社会里,死亡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绝对不是一家子的事情。”作者就是这样用一双望远镜和放大镜观察到事件的细微差别,从而写出属于自己的独到体验和感受。
古人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来赞美好书,殳儆在这本书中不仅分别从“医生与自己、医生与病人、医生与同行、医生与社会”四个维度来展现她的思考、担当与抉择,而且与她的第一本书不同的是,在《亲爱的医生》中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后还增加了“读者留言”栏。因为互联网时代,殳儆的文章之前都在微信公众号里推送过,不少是10万+的文章,读者互动较多。在书中有选择地收录。看着这些三言两语,既为他们的理解而欣慰,也为他们精辟的见解而惊喜。比如在《艰涩的计算题》文后,有读者说:“病人救得活,我们救病人;病人救不活,我们救家属。”多么富有人文、伦理的观点,也让医生们有所释怀。
同时,在每篇留言后还增加了“创作谈”,让作者讲述故事背后的故事,更加深了我们对每个故事的内涵有更多的理解。让每一个个体的生存境遇与生命体验更全面、深刻。在《亲爱的ICU医生》里纷纭的人物和故事中,我们仿佛经历很多次生死,做了无数次选择,也看到了人生的一万种可能。
由此,我想到了此书的责任编辑周宁老师。周宁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一位优秀编辑,《叙事医学》杂志邵卫东社长曾评价说“她是一个一说到工作就两眼放光的人”。确实,我曾听她讲编辑《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时,反复修改、沟通,展示留下来的文字不亚于一部书的厚度。这同样是一个团队的淬炼、打磨,才有这样完美的作品问世。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国人不可回避的话题,特别是席卷全球的疫情让常规生活出现了很多意外甚至困难。叙事医学架起了一个沟通的桥梁。哲人说,人类的成长往往不发生在舒适区,而在艰难忧患当中。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格外需要阅读《亲爱的ICU医生》这样的好书,给我们慰藉与力量,陪伴我们共克时艰。
致敬!所有努力工作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