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花牛红的头像

花牛红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10/14
分享

漫话对联(随笔)

漫话对联(随笔)

花牛红

对联也叫“对子”,它做为我国文艺园地中的一株奇葩,已有一千多年存在的历史了。对联最早应该起源于何时何代,恐怕到现在还无定论吧?!但春联最早应该是起源于五代!据清代粱章钜所著《楹联丛话》一书记载,远古时代,每逢初夕,人们都要在门口悬挂“桃符”,以驱逐邪恶,这是对联的前身。五代时,后蜀主孟昶,首先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恐怕就是现今知道的最早的春联了。

对联要求上下联完全对仗。所以,很早以来,人们就把“对对子”做为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课。

相传,身为明代大学士的陇上名人李梦阳八岁时就会写诗和作对联了。一天,老师领着他去村外观景。为了试小梦阳的才华,老师指着铺满积雪的山头,出一上联,让小梦阳来对: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梦阳想了一会儿,忽然看到身旁未冻的池水经风一吹,泛起了道道涟漪,也触景生情,便朗声对道: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老师听后,禁不住地夸小梦阳道:“对得好,对得好,真不亏是我的好学生啊!”

对联因存在的形式不同而称呼不同,春节迎新春的称之为春联,婚嫁喜庆用的称其为喜联,人死后用以悼念致祭的又称为挽联等等,不胜枚举!

对联,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仗工整。对联也有短有长。一般地讲,最短的联为四字联,常见的很多,“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相传是李白为岳阳楼写的联句,短短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岳阳楼和洞庭湖边的旖旎风光。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上的一付对联,为清代孙髯翁所作,共一百八十字: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有“古今第一长联”之称!但据目前资料记载,最短的联不能算四字联,而要算一九七六年“四五”运动中人们悼念周恩来总理的一付无字联,即“? !”

上联仅一问号,下联只一感叹号,寄托了人们似涛涛江河般的哀思!两个小小的标点符号真的是道尽了“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的人间真情。最长的对联不是孙氏所作的云南滇池大观楼上的一百八十字的长联,也不是武汉黄鹤楼上潘炳烈写的三百五十字的对联,更不是四川灌县青城山李善济所作的一付长达三百九十四字的对联,而是清末江津才子钟云舫在狱中所写的《拟赴江津县临江城楼联》,全联竟长达一千六百一十二字。一付对联长达一千六百多字,就是一篇洋洋洒洒,对仗工整的奇文,历来被人们叹为观止。

一千多年来,在对联发展变化的历史一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妙趣横生,脍炙人口的对联佳作,亦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有一文人,一生穷苦潦倒,妻子死后,他写一挽联,追悼亡妻,读来饶有兴味:

追随三十多年,常愁吃,常愁穿,真把你苦死了;

丢下千斤担子,不管儿,不管女,倒比我快活些。

当年袁世凯死后,一国人为其拟一挽联:

中国人民万岁

袁世凯千古

该联字数不相等,人问其故,作者答曰:他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的内容很广泛,有托物言志的,有借景抒情的,有寓古讽今的,有歌喜庆颂太平的,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

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事还同万众心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

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这是清末太原举人刘大鹏为晋祠同乐亭题的楹联,亭建于乾隆初年,取士庶同乐,百姓同乐之意。

上联头两句语出《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唐·孔颖达疏:“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原谓乐声相和,后比喻志趣相同者互相响应。唐·杨炯《晦日药园诗序》:“凡我良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孔颖达疏:“‘同气相求’者,若天欲雨,而础柱润是也……言天地之间,共相感应,各从其气类。”后以比喻志趣相投或气质相类者互相吸引、聚合。“千秋”形容岁月长久。“千秋节”,始于唐玄宗,为皇帝的诞辰(玄宗生于八月初五)。《唐会要·节日》:“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宋·赵彦卫说:“明皇始置千秋节,自是列帝或置或不置。”(《云麓漫钞》卷二)唐·白居易《策林一》有“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上联末句,即化用此语为“同人共乐千秋节”,表示千秋万代同人共乐。整个上联意谓志趣相同或气质相类的人,应互相理解,精诚团结,求同存异,与天下人同乐。

下联的“乐”,指快乐,欢乐。《诗·小雅·常棣》:“兄弟既具,和乐且孺。”乐为长寿之源,故“乐不可无。”但又“乐不可极”,即喜乐、享乐不可过度;以免乐极生悲!《礼记·曲礼上》:“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后指做事不可超出一定的限度。宋·苏辙说得好:“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武昌九曲亭记》)“乐事”,即欢乐之事。南朝·宋·范晔说:“有德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乐人者其乐长,乐身者不久而亡。”(《后汉书·臧宫传》)下联即化用此语,意思是说,乐既不可无,也不可极,而且要把自己的欢乐与万众的欢乐联系起来。因为人的快乐,独乐不若众乐,只有能分享别人快乐,且以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联语数嵌“同乐”亭名,行文奇巧,寓意高妙。

民国一无名小卒写了一副上联,近百年过去了,至今无人能对出下联,这恐怕也算得上是对联发展史上的一付绝对了吧?!被称作“绝对”,意思就是说一人出了一个上联或者下联,请按照上联或者下联的平仄、对仗、修辞等,对出下联或者对出上联。这时如果没有人对的出来,那么它就成了“绝对”。

这个上联就是: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由海而津,每况愈下。可能看起来这个上联没有什么奇异之处,它描写的只是景物,从山、城市、坡、河、海、津,加上“每况愈下”。其实上联包含了中华民国的前六任总统,分别是:第一任总统孙中山,广东香山人(即今中山市);第二任总统袁世凯,河南项城人;第三任总统黎元洪,湖北黄陂人;第四任总统冯国璋,河北河间人;第五任总统:徐世昌,江苏东海人;第六任总统曹锟,河北天津人。出上联的人很巧妙的将民国的六任总统的历史,用“以地代人”串联其中,而且其地势也又高到低。同时,它又展示了民国时期几任总统执政情况也是又好变坏,更奇妙的是各位总统的执政时间,也是按顺序排列与各自的籍贯、地名的高低顺序完全一致。

这是一个“绝对”,目前还没有人能够对的上来。那么问题来了,民国时代大师辈出,连无名小卒都能出此绝对是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是民国时期政府的控制力有限,各地都是出身卑微的军阀。耐人寻味的是,大多数军阀都是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偏偏很多军阀却都极其重视教育,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不仅如此,民国时期大学里教授们的工资待遇是很高的,是名副其实的“三高人士”,即高收入、高地位、高学识。比如在北洋政府颁布的《教育宪法》里这样规定,“国家应保障教育、科学、艺术工作者之生活,并依国民经济之进展,随时提高其待遇。大学教师月薪从50银元到450银元不等。”

很难相信当时的北洋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上面教授们的月薪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当时县长每个月工资只有20块银元。在军阀混战,财政入不敷出的时代,最终却成了中国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

下面两副言“乐”的联语,也很有意趣:

开开心心过日子;

乐乐和和度时光。

这是江苏如皋市郭园镇田丕村百岁老人王桂英的长寿经验。

有唱有吟空万念;

无忧无虑乐长春。

总之,一付妙趣横生的对联,能给人以很深的教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