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花牛红的头像

花牛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1/04
分享

腊八节记事(散文)

花牛红(张明孝)

走进腊月,年的味儿渐渐地浓了起来。这味儿是从家乡喷香的腊八粥里溢出来的。腊月八,是中国腊月里最重要的节日,也叫腊日。尽管我国各地风俗存在着差异,但喝腊八粥(有个别地方是吃腊八面)是必不可少的。有俗语民谣为证: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过了腊八就是年,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办。腊八冰,吃不坏人。谁家灶囱先冒烟,谁家高粱先红尖。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记得小时候,腊月八前后,是生活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的家乡人宰杀过年猪的最佳时节。那时候人们普遍贫穷,但大多数人家都养着一头年猪,一进腊月,各家各户便争先恐后地轮流请村子里的操刀师傅到各家各户宰杀年猪,据说是打春之后宰杀的猪肉不好存放,会起蛆还容易坏掉。那时候人们普遍性的没有冰箱冰柜之类的存放器物,对打春前宰杀年猪这事特别上心。待年猪杀完之后各家各户请操刀师傅在家里吃一顿,临走时再给操刀师傅送一吊鲜猪肉以资酬金。当时招待操刀师傅时的饭菜最让人难以忘却的是有炒肉丝浇头的洋芋烩豆腐(那时有人叫它猴玳瑁),操刀师傅在父亲及亲戚邻里的代表们的陪同下在家里的炕桌上细嚼慢咽,而我们姊妹几个便在母亲的安排下,各自端上一粗瓷碗有炒肉丝浇头的洋芋烩豆腐(猴玳瑁)给崖上崖下房前屋后的左邻右舍送去,那四溢的香味与和睦的邻里情怀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记忆犹新。待到腊月八,杀了年猪或刚杀了年猪的人家总会早早地用小米熬好一锅腊八粥,其实我的记忆中就是粘稠一点的小米饭,切上一些洋芋叮块,放一些刚熬好的大肉臊子,再切碎葱花或蒜苗等放入即可,当时很多人家根本就买不起大米,就只能如此了。其实少年时的我一叮点都不喜欢吃家乡的这种腊八粥,每年倒是一直期盼着能有招待杀年猪的操刀师傅时,有鲜肉丝浇头的洋芋烩豆腐吃那该多好啊!现在细想起来,家乡甘肃天水渭北山区那时由于干旱贫穷,这腊八节过得真格是粗放呀!有家乡的民谣为证:腊月八,熬哈的米饭Piatata,有猪的把猪杀,没猪的打娃娃,打的娃娃gezaza。后来,生活有所好转(大概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吧),这腊八粥就有了大米和几种杂豆一起熬的内容了,当粥熬熟的那一刻,满屋豆香。每次喝下这碗粥时,我心里觉得特暖和、特踏实。再到现在,从超市购回磨莲、红绿豆、糯米、西米、玉米碜子、花生仁、红枣、枸杞子、葡萄干等,挑选上等瘦肉,再加上红薯、南瓜,就这样风味别致的腊八粥,我总觉着没有儿时吃过的招待杀猪师傅时的洋芋烩豆腐(猴玳瑁)可口啊!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说法有很多,其中有这么一个美好的传说最有意思。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羊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粮食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出来,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

(附南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原诗: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我国喝腊八粥的习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外,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

据满族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的桃仁、杏仁、花生仁......等做点缀。每至腊月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老北京的最为讲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腊八粥吃了几天还有剩余的,是个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寓意。

如今腊八粥已经成了商品,不管是不是腊八,只要你想吃,随便走进超市便可以买到,腊八粥连同熬制腊八粥的岁月一起被装进了罐子里,变成了一种速食品,只有记忆不能速食,不过也仅仅是记忆而已,安慰的是空寂的心。

各位亲朋好友,待到腊八节的那一天,一定要早一点起来,亲手做一顿自制的腊八粥。在熬粥品粥的过程中,再深刻地体味人生的那个“熬”字。千万别忘了,喝一碗用心“熬”出来的腊八粥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