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花牛红的头像

花牛红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9/08
分享

    闲聊心病话住房(随笔)

闲聊心病话住房(随笔)

花牛红

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在过去和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住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要,甚至在一些特别的环境和条件下,住房问题成了大多数人所曾经的心病问题,这是毋容置疑的。就在大家热切地关注住房问题的这一过程中,至少有两个观点:“三楼居住的都是领导”和“三楼不是一般人能住的”曾一度甚嚣尘上,引发了智者的思考。

首先说一说过去的老住房及其“三楼住的都是领导”这一说法。

中国老辈人讲得好:千里路上做官,为的是吃穿。这可能是古代人普遍存在一个温饱问题都未能解决的恐慌心理而说出来的大实话吧!现代社会,温饱问题解决了,人们便主要从住房问题上多思多虑了。

依稀记得,中国人的住房问题开始出现,大致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主要是从城市向城郊辅射的,农村一直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条件再差的农家人,大都会有一个供全家人生活栖息的塌房烂院的。

我自小生活在条件极差的天水渭北山区农村。1980年上师范前夕,我家终于在一位让我永远铭记在心中的亲戚老人的帮助下,在生产队划的院基地里新盖了五间简陋的瓦房,结束了多年来我家总是在别人家的房院里借住寄宿的生活,也一并结束了多年来我家人总是住在潮湿的窑洞里的穷困生活。 1982年秋季,17岁的我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至老天水县齐寿乡阳山附中教书,那时长期住校的就我们四、五个人,每个人都有一间住宿的房子。两年后的1984年秋,我被调至原北道区凤凰中学任教,就被分配了一间靠边的新房子住宿,尽管室内只有一副旧办公桌椅和一张新做的木头床,连油漆都没有;但我对这个简陋的办公室感到挺满意的。1987年秋季,我被调至天水市郊的北道区廿铺中学(戴帽子高中),后来改为麦积区花牛中学(撤掉高中变为独立初中),工作生活之余,随年龄的增长,成家立业的事情也摆上了议事日程,便开始感到住房的重要性了。

记得1990年我结婚时的婚房是,一间旁边带有一间小柴房的房子,柴房里边长着一棵柿子树,挺有趣也挺难忘的,我为此曾写过一篇散文,发表在当时的天水日报“周末特刊”上,后来收集在我新开辟的中国作家网门户网站花牛红作品集中。全文节选如下:

闲读柿树(散文)

花牛红

选自中国作家网网站用户花牛红作品集

说真的,自打进这所中学任教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注意那棵长在房子间的柿树了。

它就在校园东边两幢教师宿舍房接壤的夹缝中生长着。后来夹缝旁边的房主人充分利用了这一空间,将夹缝修盖成一间柴房(或是厨房)。这样,柿树生长的环境就更不妙了,夹在两幢房中间,上半部冲出房顶顽强地生长着,饱经了岁月的沧桑。

尽管如此,它却比别处的树长得高大,枝繁叶茂,婆娑的虬枝像一把巨伞罩住了周围的房顶。奇特的造型顿使我萌发了想去了解柿子树在房子里生长情况的念头。

机会来了,房主人由于工作调动而离开了学校。我住进了这所房子。理所当然地成了这间柴房的新主人。拿到钥匙的当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柴门一看,柿子树干足有合抱之粗,但树干上刀痕累累,钉满了挂过东西的铁钉;树根下的泥土被挖得一坑一洼,裸露在外的树根上竟有损伤的痕迹。我大惑不解,为眼前的景象所愕然。

后来,我成了家,这间柴房便成为小家庭的厨房。因生活空间的狭小,我开始厌恶起这棵与我朝夕相处多年的柿子树来,并抱怨当初建房者为什么不将柿子树连根拔掉,本就生长孤寂的柿子树干上的刀痕便又一天天多起来。

……

直到10年后的1999年,新来的校领导为解决我们这些老教师住房困难的问题,利用学校后面的一块空地,釆取自建筹的形式,每户集资两万多元建起了三排,供十五户人居住的独院小平房。由于地处城郊,学校教工人数不多,盖不起大楼,就只能盖这种乡里土气的小平房了。三排十五户独院小平房其实是有所谓位置的好坏,面积的大小等等因素包含在里面的,而分配方案定下来之后,各家各户按各自的经济条件收拾好房子,再喜滋滋地住进去的时候,没有丝毫的怨言,尽管当时的校长住了一处面积最大位置也最好的独院小平房,但我们认为当时领导为解决我们这些人的住房问题确确实实是出了力流了汗的。住一个大一点的房子,理所应当。你说当时就奇了怪了,绝大多数人的心里都是和我一样的想法。

不像现在,有个地处城郊的教师朋友,给我讲了一个他们学校发生的故事,该学校前几年学生比较多,教育主管部门投资盖起了一栋学生公寓楼,学生没有住满,就在一楼安排了一些无家无舍的单身教师住宿,我的这位朋友也就在这栋学生公寓楼的一楼里,自由自在地住了好多年。近年该学校又建起了一栋六层的双面小面积(大概只有三、四十平米)教师周转房楼,要求住在学生公寓楼一楼里的教师全部搬迁至教师周转房楼。我这朋友说他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一位同事就是不想马上搬离,成了真真正正的“钉子户”。说他当“钉子户”的理由,就是看不惯刚调来的校长用自己的亲戚在学校内搞拆迁,拆迁还不能合情合理地依据一些国家相关的拆迁政策,他说现代社会竟然还存在这种站在与人民为敌的立场上的施政者!还有就是,该校长与其他班子成员大都提早在周转楼的三楼阳面开始给自己装修房子了。我朋友的同事就提出一个条件,说给自己在三楼阳面安排一间房子,他就马上从学生公寓楼搬离;否则,他是不会搬离的。这确实是与我们二十多年前的分房政策大相径庭呀!

之后,我把我朋友讲的这个关于住房的故事又讲给了与我同住在一栋楼上的老胡同志听;他便又给我讲起了我们这栋楼上的住宿情况,三楼住的都是领导,二楼、四楼住的大都是与领导有关系或粘亲带故的,只有五楼(顶楼)、一楼住的才是老百姓,真正的工人阶级,顶天立地!

再说一说“3楼不是一般人能住的”这一观点及现在的住房。

这一观点,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阴阳五行理论: 在阴阳风水学中,楼层常被赋予五行属性,1、6层属水,2、7层属火,3、8层属木,4、9层属金,5、10层属土。按此理论,三楼属木,对于五行命理属木的人来说,住在三楼被认为能够得到较好的能量补充,身体和运势都会受益。反之,如果一个人的命理与木相克,住在三楼可能就不利其运势。比如,我们楼上某一单元的三楼,就住着一对原先的某领导的子女夫妻,照他(她)们现在的生活情况来看,一定是他(她)们的命理与木相克了!竟然生活到这么一种程度,该楼上应该交纳的一些公共费用都给人家交不起!你说这是不是与该领导给其子女抢占三楼住的本意和初衷大相径庭了呢?!

其二、数字寓意: 在部分文化和传统习俗中,数字“3”有吉祥或不吉的含义。比如,有人认为“3”的谐音像“散”,预示着家庭分散或财富流失,因此避免选择带有数字“3”的楼层居住。不过,这种看法更多地基于某种心理暗示和民俗信仰,并非是普遍适用的情况。

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并没有实际的依据。楼层的选择与居住者的个人特质或能力没有直接关联。无论是哪一层楼,只要建筑质量合格,居住环境良好,都是满能适合人们居住的。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信仰,尽量避免因为一些误解或偏见而产生不必要的争议或冲突。在对待这些观念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最后,我再就关于现代高层商品楼房应该住几层最合适说上几点

1、在高层住宅中20-23层,这里是100米的黄金分割点位置,人们普遍认为这几个楼层是很不错非常好的,采光好、视野宽阔、通风好、没有噪音。这样住起来也是很舒适的,因为采光、空气都好,家里不会阴暗潮湿有异味,又和楼顶还差好几层。这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诗仙李白的诗句来,那种感觉是多么的美妙呀!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一般人认为:小高层8-10层是扬灰层,灰尘都会悬浮在这个高度,不上不下。其实扬灰层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3、再从光线方面来考虑,不管是现代还是未来,楼层自然是早已经不适合太低了,“领导都住三楼”绝对是落伍了几个世纪的观点,应及时逃汰和出局。因为低层单位的阳光就会被周围的建筑物遮挡。但小高层楼层过高,角度不对,也会影响阳光的照射。

总之,在当今或未来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要能住上一套舒适而又理想的住房,对那些个经济早就独立的人来说,仅仅是小菜一碟而已;但对大多数老百姓而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是一件遥不可及的心病问题。那就聊一句你不爱听的老话:心病还得心药医。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理还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地、辩证合理地去看待。那么现代以及未来的人类该处的最佳、最舒适的住房高度,也应该是辩证合理地、一分为二地去看待的问题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