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二月龙的头像

二月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27
分享

土煤火留乡愁

                        李 健

太阳慢慢落山,霞光在苍茫暮色中由红变浅,由浅变淡,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窜过来的西北风,摇晃着光秃秃椿树的枝丫,升腾的炊烟也扭起了飘逸的身姿,袅袅腾空。

灶房里,母亲拿起火杵捣“醒”煤火,扇子呼呼一扇,片刻“噌噌”蹿起蓝色火苗。昏暗煤油灯下菜刀贴着案板“铿铿咣咣”,伴着擀面声,灶房一下就热闹起来。

这便是生养我的地方,黄河岸边的一个小小村落,透过灶房那闪起亮光的煤火炉子,便是家乡人挂在嘴边的煤火,这煤火是家的一种特有符号,一直占据着烟火岁月的独有高地。

上世纪60年代的乡村冬天,做饭取暖都离不开这土煤火。有了煤火,就有了农家人冬天坐在煤火台上温暖的陪伴;有了煤火,就有了母亲一日三餐温饱冷暖的牵挂,农家日子才有了烟火可亲。

土煤火,其实就是个土煤火炉子,多是用砖头瓦块和麦秸搅拌的泥巴来垒砌,垒煤火炉子,俗称“盘锅头”。先挖好煤火最下边的炉渣坑,再垒上半米来高的土台,中间预留一个装煤的炉膛,摆上两三根铁炉条,撇下一个“炉灶眼儿”作为进风口,揉捏一个泥柱,盘成坐锅的煤火碗和烟囱,最后和点泥浆抹刷两遍,半天工夫煤火就盘好了。

盘好煤火,就要到邻村去买煤。那时山村出行艰难,要踩着羊肠小道一担担挑回碎煤,置于煤窖。生火烧炉时,先捡些明晃晃的碎碳块,烧成红彤彤的火碳,放进炉膛做引火,接着就是和煤添炉。和煤,又叫“砸煤”,将两锨碎煤面子倒进煤池,搅进几锨红色黏性的煤土,兑水后,需要来回搅和翻动,直到煤泥成型不散。铲一锨倒进煤火炉子,用火杵扎上几个眼儿,等上一会儿,冒着湿气的煤就被烘干了,小火苗从火膛里忽闪忽闪冒出来。

说起“砸煤”,故乡有一段唯美的传说。相传住在黛眉山的黛眉奶奶,看到管辖地界储煤不多,不忍心穷家人劈柴烧灶过日子,就想向储煤的太上老君去借。黛眉奶奶翻山越岭找到太上老君说:“李老倌,俺那里存煤太少不够烧,能不能借点回去……”黛眉奶奶话没说完,碰巧太上老君不悦:“不够烧兑点土!”黛眉奶奶一赌气,扭头就走。从此,家乡和煤烧炉子都要兑点煤土,要不煤火炉子就会“反胃”流炉,吐出未燃尽的黑黢黢碎煤灰。

这虽为传说,亦将信将疑,但传说中折射出先民的一种生活智慧。仔细琢磨,和煤兑土意在告知,增强煤的黏度,减缓燃烧速度,延长取暖时间,而炉膛垒上高高的烟囱,其实就是抽排一氧化碳气体预防煤气中毒。

其貌不扬的土煤火炉子,送来温暖之时,也给那个年代的童年带来了难以忘怀的欢乐。

清晨,天未大亮,母亲摸出“洋火”点亮油灯起了床,用火杵撬开煤火,香喷喷的饭菜跟着“叮当”炒菜声,唤醒了我和妹妹。早饭过后,穿上厚实的棉衣,摇摇晃晃去上学。父亲也揣上干粮,迎着寒风到邻村下井去挖煤。母亲洗刷收拾妥当,又闲不住坐在煤火炉子的边上纳起鞋底。

记得到了晚上,母亲会熬一锅冬青叶热水,让我和妹妹熏蒸烫脚防冻疮,一边盼着父亲早些回来。母亲端下热水,又趁火放上烙馍鏊子,切一摞红薯片,往上一摊,随着“滋滋滋”的声响,红薯片冒着热气被烤出了香味。这种香,仿佛就在眼前氤氲。看着泛黄的红薯片,搓着手就要去抓,却被母亲一声“烧”唬了回来,又冲着我不悦的眼神一阵嘿嘿发笑。

岁月流转,时光回眸,煤火成了那个时代渐行渐远的记忆,也见证着山村农家生活,燃烧了那个物质贫乏的岁月,也曾一度温暖了那个贫寒的家,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一根磨得发亮的火杵,一张豁了嘴巴的锨头,还有炉膛里红火的跳跃。

如今空调、电磁炉和燃气取代了渐渐远去的泥土煤火,但浓浓的乡愁暖暖的情,依然在记忆深处燃烧……

李健

太阳慢慢落山,霞光在苍茫暮色中由红变浅,由浅变淡,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窜过来的西北风,摇晃着光秃秃椿树的枝丫,升腾的炊烟也扭起了飘逸的身姿,袅袅腾空。

灶房里,母亲拿起火杵捣“醒”煤火,扇子呼呼一扇,片刻“噌噌”蹿起蓝色火苗。昏暗煤油灯下菜刀贴着案板“铿铿咣咣”,伴着擀面声,灶房一下就热闹起来。

这便是生养我的地方,黄河岸边的一个小小村落,透过灶房那闪起亮光的煤火炉子,便是家乡人挂在嘴边的煤火,这煤火是家的一种特有符号,一直占据着烟火岁月的独有高地。

上世纪60年代的乡村冬天,做饭取暖都离不开这土煤火。有了煤火,就有了农家人冬天坐在煤火台上温暖的陪伴;有了煤火,就有了母亲一日三餐温饱冷暖的牵挂,农家日子才有了烟火可亲。

土煤火,其实就是个土煤火炉子,多是用砖头瓦块和麦秸搅拌的泥巴来垒砌,垒煤火炉子,俗称“盘锅头”。先挖好煤火最下边的炉渣坑,再垒上半米来高的土台,中间预留一个装煤的炉膛,摆上两三根铁炉条,撇下一个“炉灶眼儿”作为进风口,揉捏一个泥柱,盘成坐锅的煤火碗和烟囱,最后和点泥浆抹刷两遍,半天工夫煤火就盘好了。

盘好煤火,就要到邻村去买煤。那时山村出行艰难,要踩着羊肠小道一担担挑回碎煤,置于煤窖。生火烧炉时,先捡些明晃晃的碎碳块,烧成红彤彤的火碳,放进炉膛做引火,接着就是和煤添炉。和煤,又叫“砸煤”,将两锨碎煤面子倒进煤池,搅进几锨红色黏性的煤土,兑水后,需要来回搅和翻动,直到煤泥成型不散。铲一锨倒进煤火炉子,用火杵扎上几个眼儿,等上一会儿,冒着湿气的煤就被烘干了,小火苗从火膛里忽闪忽闪冒出来。

说起“砸煤”,故乡有一段唯美的传说。相传住在黛眉山的黛眉奶奶,看到管辖地界储煤不多,不忍心穷家人劈柴烧灶过日子,就想向储煤的太上老君去借。黛眉奶奶翻山越岭找到太上老君说:“李老倌,俺那里存煤太少不够烧,能不能借点回去……”黛眉奶奶话没说完,碰巧太上老君不悦:“不够烧兑点土!”黛眉奶奶一赌气,扭头就走。从此,家乡和煤烧炉子都要兑点煤土,要不煤火炉子就会“反胃”流炉,吐出未燃尽的黑黢黢碎煤灰。

这虽为传说,亦将信将疑,但传说中折射出先民的一种生活智慧。仔细琢磨,和煤兑土意在告知,增强煤的黏度,减缓燃烧速度,延长取暖时间,而炉膛垒上高高的烟囱,其实就是抽排一氧化碳气体预防煤气中毒。

其貌不扬的土煤火炉子,送来温暖之时,也给那个年代的童年带来了难以忘怀的欢乐。

清晨,天未大亮,母亲摸出“洋火”点亮油灯起了床,用火杵撬开煤火,香喷喷的饭菜跟着“叮当”炒菜声,唤醒了我和妹妹。早饭过后,穿上厚实的棉衣,摇摇晃晃去上学。父亲也揣上干粮,迎着寒风到邻村下井去挖煤。母亲洗刷收拾妥当,又闲不住坐在煤火炉子的边上纳起鞋底。

记得到了晚上,母亲会熬一锅冬青叶热水,让我和妹妹熏蒸烫脚防冻疮,一边盼着父亲早些回来。母亲端下热水,又趁火放上烙馍鏊子,切一摞红薯片,往上一摊,随着“滋滋滋”的声响,红薯片冒着热气被烤出了香味。这种香,仿佛就在眼前氤氲。看着泛黄的红薯片,搓着手就要去抓,却被母亲一声“烧”唬了回来,又冲着我不悦的眼神一阵嘿嘿发笑。

岁月流转,时光回眸,煤火成了那个时代渐行渐远的记忆,也见证着山村农家生活,燃烧了那个物质贫乏的岁月,也曾一度温暖了那个贫寒的家,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一根磨得发亮的火杵,一张豁了嘴巴的锨头,还有炉膛里红火的跳跃。

如今空调、电磁炉和燃气取代了渐渐远去的泥土煤火,但浓浓的乡愁暖暖的情,依然在记忆深处燃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