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朝军的头像

郭朝军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003/26
分享

颍河岸边的禾苗

颍河岸边的禾苗(报告文学)

◎郭朝军

2019年10月26日上午,位于嵩山脚下的登封市,传来一条让人无不惊愕的消息,一个看是平常却不平凡的女人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得知消息的人们纷纷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四面八方地赶往位于登封市大金店镇的袁桥村,送她最后一程。

她去世后的几天里,去袁桥村路上的车辆一直是络绎不绝,来的人群当中,有她的挚友、同事,还有她资助过的贫困学生和困难户。一个本就素不相识的小女孩被她资助上完了大学课程,参加了工作,也从嵩山的北边赶了回来,在她的棺前失声痛哭。

她叫袁颖苗,颍河岸边长大的姑娘。她的生命定格在这一天。这年,她六十岁。

1959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六日,正是酷暑难忍的夏日,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儿刮过,唯有被收割了麦子后的田野里,又长出了绿油油的玉米苗。也就是这一日的正午,一个幼小的生命诞生在了位于凤凰岭下、颍河岸边的袁桥村。她家门前的不远处就是穿过了几百年岁月的“古槐”。这棵“古槐”见证了这个姑娘跌跌撞撞的一生。

她的到来,让“重男轻女”的奶奶百般的不喜。可父母亲却为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颖苗”。《说文》中解释,颖,禾末也。从禾,顷声。谓贯于穗及近于穗之芒秒。而“苗”字就是让她像一棵禾苗,被村边不远处流动的河水浇灌着,滋润着,无忧无虑地茁壮成长。“颖苗”、聪敏而灵动的禾苗。多么富有文化底蕴的名字啊,这个名字是父母亲对爱女的最殷切的期盼。

受不了奶奶的指桑骂槐,母亲为此生气不已,本该吃上母乳的她,却没有像两个姐姐一样吸吮到母亲那甘甜的乳汁。

她饿得“哇哇”啼哭不止,让父母焦急万分。只得用面汤喂养。也恰在这时,母亲的哥哥来到了她家,听说这种情况后,放下送给妹子补养的东西,转身离去。也就大半天的功夫,舅舅又满头大汗地赶到她家,送来了那时极其稀缺的“炼乳”。

什么是炼乳?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用鲜牛奶或羊奶经过消毒浓缩制成的饮料,可以贮存较长时间,是代替母乳喂养婴儿的。

颖苗的幼年和炼乳有了不解之缘。她喝的炼乳,都是舅舅让人从大城市捎回来的。可以说,正是有了他舅舅的无私奉献,有了舅舅对母亲长兄如父般的关心关爱,小颖苗才像村庄外田野里的庄稼一样茁壮的成长。

她家里人说,舅舅是新中国成立后登封市的第一任教育局长。

母亲的娘家是登封有名的富足户,可以说,家有良田百顷,在大金店这个古负黍镇上,就有她家经营的药店。而颖苗的家里原来也是殷实人家。当地说的“北山豹子南山猴,中间有个老袁头”就是说的自家的祖上。可到了父亲的那一辈儿,已经犹如日落西山一样破败不堪。父亲也到母亲家的药店里当伙计,由于勤快,被外爷相中,也成就了父亲和母亲俩人的婚事。

她大姐说,母亲出嫁时,外爷家陪送了丰厚的嫁妆。仅良田就有四十亩,都处在袁桥村附近的颍河边上。负黍镇上的“保和堂”药房也作为陪嫁送给了袁家。在那个时候,父母亲的婚事儿惊动了四邻八方。

可这些陪送的嫁妆却被颖苗的奶奶吸大烟给吸了个精光。

虽然家里再次衰败,可成长在大户人家的母亲识文断字,让小颖苗的姊妹们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娘没事时,就给自己的孩子们识字学诗教儿歌。有时候还会说上一个谜语让孩子们猜。比如说,圆圆的,扁扁的,中间有条带筋的。孩子们猜不出来,在一旁忙活的父亲就会指着锅上盖的东西。她们这才知道母亲说的是“锅盖儿”。

她大姐说,母亲晚上没事儿,总要给孩子们说个儿歌让她们学,说个谜语让她们猜。这时的小颖苗总是眨巴着明亮的小眼睛听着母亲给大姐二姐讲,有时候她还能说上一两句。

让她大姐更记得清的是,在小颖苗两岁多的时候,基本达到了过耳不忘的地步,有时候大人让她背儿歌,她还能一口气说上十八首儿歌呢。

颖苗可讨人喜欢呢,到了大门外边的街上,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逗她。颖苗,来说一首儿歌。她不怯生,就会奶声奶气地说上一首儿歌,人家又说,颖苗,你再唱一段《穆桂英挂帅》,她马上就唱上几句。奶声奶气的童腔,逗得围观者哈哈大笑。

到了舅舅家,舅舅舅妈都喜欢她,就是她那舅舅的叔伯兄弟也会逗她,说,颖苗,你以后跟着俺过,不回恁袁桥家了,中不中?

她会用脆生生的声音大声说道,不中,俺得跟着俺娘哩——

逗她的也是喊舅舅的大人们都开心地笑了。

一转眼的功夫,小颖苗从登封县第五高级中学毕业了。

在学校里她可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除了文化课好外,她还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可见她的组织协调能力是特别的强。

回到袁桥村,正好赶上村里缺教师进行招聘,她一报考还就考上了。就分配在小学里教低年级的课程,她会唱歌唱戏,会跳舞,还会弹琴,孩子们可爱上她的课了。如今,袁桥村40多岁的成年人大都是她的学生。

在登封五中她是文艺宣传队员,回到了村里她还是文艺宣传队员。她唱戏还爱女扮男装。一次,她在戏台子上扮演《朝阳沟》里的栓保,愣是让人没认出来。邻村的一个大队干部也来看戏,散戏后,他说,演栓保的那个孩儿,长得真好,不知这孩儿找对象了没有,若没找我给他说一个。

别人说,你拉倒吧,那是袁桥谁谁谁家的姑娘,叫颖苗,是袁桥小学的教师。

那个大队干部一听,连声称赞,不简单,不简单。

结婚有了孩子后,她又多了一份责任。丈夫到了煤矿上班后,她整天忙得犹如陀螺,又是教学,又是带孩子,还得伺弄家里的几亩庄稼,而分的责任田大都在袁桥村东、村北的坡上。她学会了套牛耕地,学会了推独轮车,学会了扬场,不仅如此,农村的庄稼活她会的可多了。

有学生回忆说,她对学生们可好了,既是老师,又是家长,教出来的学生都是顶棒棒的。

一晃又是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过去了。她也被市教育局调到了登封城里任教。原本是安排到北街幼儿园里任教的,报到时,学校说缺一个手续,得到教育组盖章呢。

找到了教育组的领导,领导说你去西关小学报到吧。

颖苗说,我是教幼儿的,我还是去幼儿园吧。

那个领导的脸色马上就变了,犹如布满了乌云。乌云浓的就要下雨呢。

雨真的下了,还是暴风骤雨。

你以为幼儿教育是谁想干就想干的?人家都是幼儿师范毕业的,有资格证,你会啥,你说?

这个领导莫名其妙的发了脾气,把颖苗说的一愣一愣的。她和这个领导素不相识,怎么会发那么大的火呢?

但脾气再好的人,也有忍不住的时候。

她说,我是个培训幼儿教师的教师,连续培训了四届,我是河南省模范幼儿教师,郑州市幼儿模范教师。你说,我够资格,还是不够资格?

……

回到大姐的家里,她给大姐说了到教育组盖章的事情。大姐说,苗呀,你是受我的牵连了,谁让你是俺的妹子哩。

不经历风雨,哪会见彩虹。颖苗终于被安排在了北街幼儿园。

到了幼儿园,颖苗一如既往地勤快着,勤奋着。园长没有想到这个从乡下调到城里的老师,还会唱歌跳舞弹琴,最关键是颖苗的为人让园长敬重不已。

时间长了,院里又来了一批年轻的幼儿教师,颖苗这个年龄的都到了后勤岗位。而颖苗当上了幼儿园的事务长。

幼儿园虽然是公家的,可也缺钱。冬天到了,买煤的资金还没有着落,都是三四岁、五六岁的孩子们,取暖怎么办?当了事务长的颖苗有的是办法,她通过关系让一个私人开办的煤矿给园内资助了一卡车煤,卡车是矿上的,运费也没掏。园内的老师对颖苗是刮目相看。园长说,袁老师,没有想到你当咱园的事务长是又搭功夫又搭钱,真是就你一个能这样做。

园长说着,向颖苗伸出了大拇指。

2000年后,颖苗的家里的经济条件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丈夫干煤矿赚到了钱,她家有钱了,也搬进了登封市区居住。

可有了钱的颖苗,却没有那些有了钱的派头。

每到逢年过节,她都和丈夫一起开着车回到袁桥村,来到本家的长者家里,送上礼物,临走时,再掏上一个红包塞给老年人。有的老年人不要,她会说,您接住吧,年龄大了,总有需要钱的时候。那些长者就接住了。而红包里面装了2000元。给本家长辈、亲戚送红包成了惯例,多少年了都是如此。

袁桥村,是个一千五六百人的村庄,谁家有了红白喜事米面宴席,她都会尽量到场,真是有事儿脱不开身子,就会托人把礼金送到,把祝福或安慰的话儿带到。和她能扯上亲戚的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家家都得到她的照顾。

她还是个心存善念的人,见不得谁有困难,只要张嘴,她从来不给人家的话儿掉到地上。

农村的风俗是借钱不隔年。本村的一个老者家里有急事儿,从颖苗手里借了几千元钱。到了腊月二十几,颖苗和丈夫回家看望本家长者的时候,这个老者挡在了她的车前说,苗,我还钱来了,你数数看够不够。

颖苗说,你啥时候欠我钱?我没借给你钱呀。

丈夫笑着说,你看你那记性。

她说,我记性好着哩,他没有借咱钱。

其实,颖苗和丈夫都知道,这家的日子过的挺艰难,而这几千元钱到了自家的手里也真不算个啥,还不如不要。

一个叫朝晖的人对我说,上个世纪九几年的时候,自己由于做生意,从颖苗姐那里借了3000元钱,那时她还是教师,手里也不宽裕,可颖苗还是借给他了。去年,他家的饭店扩大规模,就又从颖苗那里借了50000元,也没打借条,谁知道颖苗却突然离去了。可做人要讲良心,不能昧账,就补了一张借条送到了颖苗亲人的手里。

今年的夏天,她在北京住院,一个电话打了过来,说,“姨,你给我弄20000元钱吧,我真的没办法了,才给你打电话。”

她问了咋回事后,让弟媳给那人了20000块钱。

有人说,这人真不懂事,人家在医院里躺着,还张口向人家借钱。

可颖苗不这样想,这人肯定知道自己住着医院,如果不是无可奈何,他怎么会给自己打电话。

有一个家住毕家村的姑娘,考上了大学,由于父亲身体有病干不了重活,家里非常困难。这个姑娘思虑再三,决定不去上大学了,外出打工给家里减轻负担。她的邻居非常同情她家的情况,告诉她说,妮,我给你说一个人,你去找找她,她肯定会帮你。你还是上学吧,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你只有咬紧牙关坚持了,才会改变你家现有的状况。

这个姑娘不好意思,说,咱又不认识人家,会中?

那个邻居说,走,我和你一块去,我认识她,她人可好了。

她那邻居说的就是颖苗。

她两个到了登封城颖苗的家里,颖苗热情地让她们坐下,听了那个邻居的讲述后,颖苗说,闺女,咱可得千万上学,你没看日子过得好的都是上了大学的,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找一个好的工作,才能挣住高工资。没事儿,你的学费我包了。

说完后,她回到里屋取出来5000元递到了这个姑娘手上。这还不算,到了年底,颖苗还开车去她家转了一趟,送给这个姑娘2000元的压岁钱。

第二年,这个姑娘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学校的奖学金,加上勤工俭学,赚够了自己的学费。她想,不能再麻烦自己的恩人了。谁知道恩人找到了她,又给她5000元钱。姑娘不要,说自己有奖学金,有勤工俭学赚的钱,还有暑假打工赚的钱呢。颖苗说,闺女,你接住吧,你这么大了,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你看你一件衣服都不舍得买,抽空买一件衣服。

就这样,一给就是三年。如今,这个姑娘也是小学教师,爱人是公务员。她说,要不是贵人资助自己,现在的自己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呢。

据说,她资助的学生有好几个。

退休后,她是个闲不住的人。

2015年,登封市慈善总会袁桥慈善工作站成立,她被选为工作站站长。虽然一直身体不好,她却为了村里的乡亲们跑前跑后。哪家的老人身体不好,哪家的老人住进了医院,她整天都操着心。送上慰问金,把温暖送到父老乡亲们的身边。

慈善站的资金从哪里来?

这是她丈夫弟兄三个致富不忘乡里,回馈乡亲的一个大善举。

袁桥村凡年满65岁以上老人全部被造册登记, 65岁至79岁的老人每人每月发200元的生活救助金;80至89岁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发300元生活救助金;9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500元生活救助金。2016年还给每位65岁以上老人发一台价值500多元的带影像的唱戏机。每年中秋给每个老人送两个礼盒装老式月饼。到2018年的下半年每人每月的标准又增加100元。仅此一项共发放老年救助金168.8万元。还为村民开展大病救助活动,凡符合条件的都可领取大病救助金,连年共发放大病救助金6万多元。

为了使袁桥村考上高等学府的孩子不为学费而发愁,慈善工作站还为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助学金,连续共补助学生25人,补助金额共计4.8万元。

这些,都需要颖苗件件去办,基本上都是亲临亲为。

精准扶贫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颖苗还自己出资建立了登封鑫盈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入社人员达到200人左右,涵盖600多亩土地,这六百亩土地上大都种的梨树,春天来时,这几百亩地的梨花开的白花花的一片,引得城里的摄影家们都来园里拍摄这美丽的景色。秋天到了,到了丰收的季节,胖嘟嘟的梨儿挂满了枝头,味甜汁多,成了城里人的最爱。合作社里社员们也从梨树上得到了实惠。年终收入比入社前翻了一番。

颖苗还是登封市老干部艺术队的队长,艺术队是业余的,没有启动资金,没有收入。参赛没有服装,她掏钱给大家买。没有车辆,她自己掏钱租,大家伙吃饭的时候她抢先付账,这个艺术队被她领导的红红火火。大家都说,袁老师走了,对艺术队可是个大损失,艺术队能不能办下去还不知道呢。

可不是呢,就是这么好的一个人,就这样地走了。

大家伙痛心着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