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良伦的头像

吴良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7/20
分享

大山塘

拧开龙头,白花花水流激凌凌响起,不大会儿,池子就蓄满了水,淘米,洗菜,还有洗衣等日常浆洗都能在自家院里进行,不用出远门了。

村民陈雪荣家的院落一角,水桶倒扣着,扁担也安安静静挂在墙上,“吃水可是大事咧,清澈自来水进了村通到户,让我们农民放下了扁担,不用再挑水了。”在院里浇花的陈雪荣老人脸上花开朵朵。

扁担水桶下了岗,吴后生上了岗。

几年前,龙池村吴岭组成功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清澈自来水接到了家家户户。通水当日,村民们自发燃放鞭炮,水流声、鞭炮声、朗笑声让村庄沉浸在一片喜庆中。

为了让清澈自来水能持续供上,村里在工程交付伊始就决定招募一名民间河长,巡查保护好水源地。

得知村里的动议,54岁的吴后生第一个、第一时间找到村里,公告、申报、审核初选、考察……经过多个流程的比选,吴后生毫无悬念地被聘为民间河长。

民间河长到底要做什么,上级也没定下硬指标,吴后生一开始心里也没底数。怎么办?吴后生申请加入了乡河长群,放在置顶,一番交流下来,吴后生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才能做好。

对村民组水源地大山塘的前世,吴后生了然于胸:地处大别山余脉褶皱里的村庄,干旱是常有的年份,一旦遇上特大旱年,乡亲们吃水要到1里多外的山上去淘去挑。上世纪70年代,生产大队发动全大队社员,历经两个冬天帮衬开挖修起这口当家塘。

不负大山塘前世,更为了大山塘的今生,吴后生把自己融进了大山塘守护中。

上任伊始,吴后生在大山塘设立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每天晚上,他逐一敲开乡亲家门,宣讲水源水体保护的意义,告诫万万不可在大山塘四周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违章种植。在他的建议下,村里将水源保护列入了村规民约。

每天晨曦未露,村庄尚在梦里,大山塘还在酣睡,此时,吴后生蹑手蹑脚套上衣裤,拿上捞竿、长臂钳、深筒雨靴、垃圾袋,带好头盔,发动摩托车,前往离家1公里外的大山塘,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

到了大山塘,吴后生熟练取出自制的“家什”,开始对捞竿进行组装。说是捞竿,其实是由安装了网兜的钓鱼竿改造而成。看到不远处的树叶、腐草和垃圾,近一点的他就用钳子夹到垃圾袋里;远点的,捞杆就派上了用场。为了记录大山塘水质,吴后生还学会了拍摄短视频和照片。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看着水面波光粼粼、岸边翠绿丛生的大山塘,吴后生满脑子都是家乡清亮亮的天空、温暖的流云、风的味道、田园的气息和乡亲们的笑容。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会成为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就会成为赢家。”吴后生说,这就是自己当民间河长的信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