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良伦的头像

吴良伦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10/26
分享

麦气飘香

农民人均储蓄、存款总额多年稳坐全县“头把交椅”,总人口3、8万的江镇镇,有2万人常年在外从事面点行业,全镇每年可赚回40多亿的面点收入,在全镇收入占比中达到75%,形成了颇为壮观的“江镇现象”。

“众立”“独秀”“天添”“德比”“麦喜”“新合”“何氏”“万福”“上羊”“下沙”“沙士比”“馒乡人”“包客里”“蒸功夫”“反手”、、、、、、屈指数来,30多个知名自主连锁品牌,汇成“江镇面点师”劳务品牌。

 一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江镇做馒头,人人有一手”,说的正是“中国面点师之乡”----怀宁县江镇镇。

仲夏时节,我来到江镇镇,一幢幢独体别墅掩映林中,一条条道路伸向远方。在日新村,遇到昔日的贫困户、如今的脱贫户孙向华,他喜滋滋地告诉我,“参加了镇里举办的面点师培训班,掌握了面点制作和销售技术,接着跟随亲友到城市里干起面点业,想不脱贫都难。”

江镇镇副镇长杨笙介绍,皖河从江镇镇西面注入长江,明清时期江镇镇就成了有名的水运码头,来往客商络绎不绝,带来了各地特色美食,本地吃面食的习俗随之逐渐养成。江镇镇背对大雄山,人多地少,随着近代以来水运的逐渐没落,勤劳自强的江镇人开始外出谋生。1988年,江镇村村民何晓红第一个“吃螃蟹“,背井离乡,在黄山市歙县经营了一年馒头铺,年底就成了第一个“面点万元户”,消息不胫而走,在他的影响下,江镇人纷纷走出家门,奔赴全国各大中城市,自此掀起了外出做面点的热潮。

上丰村今年43岁的李先锋,在上海浦东新区做面点已经十几年了。早年受亲戚影响带动,十几岁时,他向自家哥哥学习了面点制作技艺,走南闯北,最后在上海定居。现在,夫妻俩经营着一家30多平方米的门店,每天凌晨两三点钟起床,一天要做1500个包子、馒头,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年纯收入达到25万元。“在上海的江镇面点师很多,我们这差不多每三里地就有一个江镇面点师开的门店,因为有一定的名气,很多人就是冲着我们的手艺来光顾的!”李先锋无不自豪地说。

“巴比”品牌持有人、“中国包子第一股“创始人,便是江镇人刘会平。

1995年,18岁的刘会平开始拜师学习面点。尽管每晚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但坚定了目标的刘会平却从没想过放弃,“别人都做得好,我就没有理由做不好。”

凭借所学的面点手艺,刘会平先后在常州、贵阳、南宁开店做包子、馒头等早点,手头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资金,1999年,怀揣梦想的刘会平开始进军大上海。

但在上海的创业之路却走得十分艰难。2个月,第一家包子铺关门,还欠了2万元债务。在接下来的2年时间里,他又在不同路段开过几家店,但都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刘会平痛定思痛,仔细研究市场后,顶着压力在黄浦区繁华路段又开了一家包子铺。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的刘会平的包子铺生意一路攀升。2003年,申请注册了“巴比”品牌商标,走上品牌连锁之路。

连锁经营,如何保证包子的品质?在经过2年不分昼夜的反复试验后,刘会平率领的团队攻克了冷冻面团技术,使包子得以在生制的情况下保持发酵,可以将生制包子配送门店后进行蒸制,保持了包子口味的新鲜与纯正,实现了从馅料到成品的完全标准化作业。时至今日,冷冻面团技术仍是中国市场早餐行业的一项尖端技术。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巴比馒头”成为是上海最火的早点品牌之一,也是中国早餐业的知名品牌之一。如今,“巴比馒头”已然成为江镇孕育的体量最大的品牌,截至目前,“巴比馒头”全国门店3000余家,年销售额超15亿元。

创新者进。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儿,江镇人起早贪黑,以精湛的手艺,让江镇面点逐渐成为各地群众早餐桌上“避不开”的选择。

走在江镇镇街头,蒸笼店铺一爿接着一爿。这里所产的蒸笼,就如同江镇面点一样,有着非常好的市场前景和口碑。

詹刘慧是土生土长的江镇人,他经营着自家的蒸笼制造厂。见到他时,他正忙着查验刚刚运来的加工原材料。“什么样的竹子才能做出好蒸笼,这里面有很大讲究。像我刚进来的大毛竹,基本上是五年以上竹龄,这样的竹子的才能选来做蒸笼。低于五年的竹子,会开裂,直接影响蒸笼的质量。”詹刘慧娓娓道来。

在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赶制竹蒸笼,每个制作区域也都有着明确分工。詹刘慧说,让竹子变成蒸笼,其中的过程相当繁杂,要经过锯段、开片、精刨等30多道工序。

有着木工底子的汪国满是厂里一位老师傅了,虽然只负责蒸笼横梁这一个制作环节,但他也有着别人学不来的本事。据汪国满介绍,在竹蒸笼制作中,横梁的作用小看不得,这个环节要是做不好,蒸笼就漏气,蒸出来包子,口感也就要打折扣。

詹刘慧从事竹蒸笼制作手艺已经有十几年了。尽管目前厂里的蒸笼制作流程,已经拥有了标准化的流水线。但詹刘慧每天得空都还会到加工车间里走一走,看一看。指导工人们注意各类加工事项。

从单间小店,到占地15000平方米的的专业化蒸笼制造厂。詹刘慧不仅继承了父辈们的事业,还靠自己的双手,将蒸笼制造发扬光大。现如今,厂里的很多设备都是由詹刘慧自己琢磨、研究,制造完成的,荣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共计15项。在创造自身经济价值的同时,詹刘慧也不曾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他工厂里的100多名职工,大部分是本地村民,很多人就是靠着在厂里上班实现了脱贫.

商机从来只青睐有眼光人,从本世纪初开始,詹刘慧就专门从事竹蒸笼加工。“当时没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法,只晓得发挥自己所长挣钱肯定不会错。”詹刘慧说,“骑马就得有马鞍,从事面点就得要蒸笼,更为重要的是,外地的蒸笼多尾金属所制,蒸包子时水蒸气无法散发,会凝成水珠附着在包子皮上,影响包子的外形和口感,而竹蒸笼,蒸包子时水汽可以随着顺着中空的竹子空道散发出去,蒸出的包子外形耐看且味道鲜美,这与城里人追求绿色生活不谋而合,市场前景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说起加工竹蒸笼,詹刘慧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与其跟着市场跑不如领着市场跑,竹蒸笼有着不可比的优势,加上我们这儿竹子多、自己手艺过得去,想不发家都难,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供给侧’吧。”说这话时,詹刘慧颇有些自得。

得益于面点业的发展,而今在江镇镇从事蒸笼、蒸笼草甸加工等配套从业者就达到了800多人,形成了一个完整完善的产业链条。

 四

仲夏的江镇镇上丰村,树木油绿,溪水潺潺,白墙红瓦,楼房林立,指着大门上还留存的“日子红火喜迎门,天随人愿福星照”的春联,同行的镇宣传委员说,“这就是中国好人何刘竹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一个1990年出生的年轻人,当选为中国好人,背后的故事让人动容。

上丰村坡高地瘦,种庄稼难有收成。中学毕业后的一天,何刘竹来到家住皖河之畔亲戚家,对着流淌不息的皖河,他觉得自己就像这看不到尽头的河水。“面点就是铁杆庄稼,跟我学做包子吧”。亲戚说。

就这样,17岁的何刘竹来到无锡学做包子,2012年去北京开起自己的包子店,2016年来到郑州,他每天凌晨两点半起床,剁馅,和面,包馅,擀制,淋油,上笼,卖货,一直忙到中午,每天周而复始,累却快乐着。

“别小看了一个包子,在发面、选材、上火蒸都很严格,肉馅和面都要恰到好处地融合,另外和面也需要经验,最好的面粉发酵是自然温度发酵,在水温、时间上有严格的把控要求……”谈及做包子的诀窍时,平时话不多的何刘竹滔滔不绝起来。

2018年4月2日,何刘竹所在的郑州汴梁大汤包店如常营业。当天,一名叫“*洪伟”的顾客通过支付宝转了147258元,随后这名顾客一直没有现身。何刘竹每月对一次账,平时每月经营额约2万元,5月2日对账时,何刘竹发现经营额多出147258元,遂逐笔核对支付宝、微信收款记录,发现名为“*洪伟”的顾客存在异常支付。

“一个多月过去了,这名顾客还没发现。”发现顾客多付14万多元后,何刘竹心里惴惴不安。他对自己说,不是自己应得的钱坚决不能拿。于是他拨打了郑州市一家电视台的热线电话,希望媒体帮忙寻找到这名顾客,把钱归还给他。为尽快找到这位误付款、姓名后两位为“洪伟”的顾客,何刘竹还报了警。

5月8日下午1时30分左右,何刘竹接到了支付宝客服打来的电话,称已联系上了顾客“洪伟”。之后,这名顾客和何刘竹取得联系,两人约好见面时间和地点。第二天,这位名叫韩洪伟的顾客经过派出所民警核实身份后,见到了等候已久的何刘竹。警方核对了相关证件,并让韩洪伟写了相关书证。之后,何刘竹将这笔误转巨款完璧归赵。

顾客韩洪伟回想起此事时心中充满了后怕。当天,他买了2个包子本该付款3块钱,可孩子一直在旁吵闹,于是他在输入金额时错将密码输入了2次。由于没有短信提示且钱是在余额宝里放着的,支付后没有短信提示,支付宝余额也没有异常变化,于是一直没注意到此事。直到支付宝客服给自己打电话,再三确认后,他才确信是自己把密码输成了付款额。

“挣钱虽然辛苦,但如果不是自己的,一分钱都不能要!我要对得起‘中国面点师之乡’这块招牌。”何刘竹说,诚信无价,无论多少钱都买不来。

吴政被评为“温州市百名优秀务工青年”。倪高胜20年来每年献血1至2次,现有12本献血证,成为怀宁县第一个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刘会平为家乡抗洪救灾一次性捐献善款100万,在家乡设立教育基金。郝转平舍身救人,被评“江苏好人”“江苏省见义勇为英雄”“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主动融入,辛勤劳动,诚信经营,文明务工,输得出,站得住,口碑好,有影响,“江镇面点师”俨然成了响当当劳务品牌。

为自家致富而拼搏,为他乡繁荣做贡献,为家乡发展出份力。面点“蒸”出江镇农民得希望。“铁杆庄稼”,这是江镇人眼里的面。探寻江镇面点传奇、“江镇现象”,可以归功为“三个好”:种子好,土壤好,气候好。

种子好。江镇农民有着强烈的自我创业的欲望和浓厚的商品经济意识,有着百折不挠、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的艰苦创业精神。受皖河文化熏陶的江镇人,“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观念,早已渗入他们的血液骨髓里。按说江镇是一个传统上不种小麦、不产面粉,生活上并非以面点为主的山区,可是,江镇人却善于“无中生有”。为了摆脱贫困,他们什么苦都能吃,什么脏活累活都愿干。做面点起早贪黑,相当辛苦,可是江镇人却以苦为乐。如果没有一股求利求富的信念支撑,一般人是很难坚持得下去的。

土壤好。江镇镇背山面圩,人均耕地面积少,自然资源匮乏,生存的压力逼着江镇人走出去。30多年来,这里人从伐木、采茶、贩布到北上南下打工,再到如今的做包子,成就“中国面点师之乡”并非偶然。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无论是市民还是务工者,许多人的早餐不在家里做,做面点正是适应了这一点,因而不仅能在城市立得住脚,而且还扎下了根。江镇人说:不需要学历,不需要钻营,只需要自己的勤劳就可以致富,“做包子是对‘勤劳致富’的最佳诠释”。当然,仅仅靠勤劳是无法铸就江镇面点大军今天这样规模的。江镇人另一大特点是淳朴,有浓厚的宗族、乡土观念。正月初三开始,陆续有人出门了。对于上丰村的汪国华来说,又到了烦心的日子,每日念叨着“年这么快就过完了,又要出门了”。对乡土的眷恋,在外时就体现在老乡情谊上。汪国华说,做面点“找场子”(指寻找店铺门面)时,只要遇见江镇人的包子店,只要说自己是江镇人,对方就会给予各种帮助———介绍当地的情况、帮忙留意门面等,蹭个饭、住两晚就更不用说了。这实际上是一种爱心传递,“今天我受人帮助,明天我肯定也会帮助别人”。

气候好。劳务市场得竞争实际上就是劳务品牌得竞争。就是江镇镇善于因势利导,为农民掌握面点技艺、市场把握做好服务。没有这一条,种子生命力再旺盛,土壤再肥沃,仍然发不了芽,即使发了芽也会被冻死冻坏,长不成大树。镇商会秘书长杨孝义告诉我,江镇镇每年春节前后都会举行发展面点经济的座谈会,邀请在外创业人员介绍成功经验。正月里会举办面点师技能大赛,各村组队参赛,以此提升江镇面点师的影响力。传统的江镇面点师主要依靠家族“传帮带”,镇里还邀请县人社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的专业培训,只要想从事面点行业都有人手把手地教,江镇面点师队伍不断壮大。

杨孝义还告诉我,2005年江镇镇就成立了面点协会,开展技术、品牌服务,引导同行间避免恶性竞争,让面点劳务输出向职业技能型转化,实现面点劳务从卖力气吃饭到凭手艺挣钱、从单纯”送出去”到及时”跟出去”得转变、从自发分散的“游击队”向有组织的“正规军”嬗变;连续多年举办面点产业研讨会,学习外地经验,宣传本地品牌。为打破各自为政的作坊式加工销售,镇里投资建成江镇镇面点产业商业街和面点辅料城,意在将把所有与面点相关的产业,如蒸笼厂、面点辅料等行业全部集中到商业街。建成面点产业园,为回乡创业的面点师提供良好的平台。当地学校还主动协助家长照顾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同时,协会还利用春节返乡时机,开展技术和经营知识培训。镇里连续多年邀请国内一家知名酵母生产企业到当地为经营户传授专业技术。在江镇镇带动下,如今,怀宁县长年在外从事面点经济的农民达12万之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