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宪的头像

张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5/11
分享

我的阅读经历

我出生在湘西一个叫懂家湾的偏远山寨,我家世代都是农民。在我爸那辈人中,除了我爸读过高中,我妈,我五个姑姑都没进过学堂大门。所以我家跟泥巴打交道的人多,跟书打交道的人少。

我出生后,我爸妈吃够没读书的苦,经常教育我好好读书,不然又跟爸妈一样,摆脱不了种地的命。我还算聪慧,一本小学课文,可以从头背到尾。那时老师通常在课文标题旁写背字,哪个学生背后,就写个背字,我的语文书里全是背字。我上学时,很调皮,跟同学爬火车,逃课,吸烟,打架样样干过,但成绩还不错,中上水平,发挥好还在前几名,爸妈一直期望我考个大学。当时要想走出山寨,不是读书考大学,就是当兵。我选择了当兵,这样可以给家里减轻一点压力。

18岁那年,正在上高三的我,报名去新疆当兵了。新兵训练三个月后,我在一个边防连干了两个月文书,就推荐给团政委当公务员了。此公务员彼公务员,此公务员是打扫卫生、开会倒水、接打电话等小事。

对此,在我给团政委当公务员之前的记忆中,是没读过课文以外的书。不过在当时的农村,根本没阅读的理念。当时我三姑姑家有一堆书,是我唯一见过有书的家庭。他家的书放在一个柜子上,我每次去她家,连书摸的没摸一下。倒是有次,我因玩四角板,没纸折,课本不敢撕,想起三姑姑家有书。我从书堆中挑了本最厚的书,书厚折的四角板多。《红岩》就这样被我选中了。

团政委很文雅,戴着一副眼镜,爱看书,他的办公室和宿舍都放有书,午休前和晚上睡前都会看书,他习惯用红笔在喜欢的句子下画波浪符号。有次,他到我们公务员办给我送书,说这本书不错,再三叮嘱我要看。团政委在送我《品格的力量》的书上,画了很多红线,这书是一个叫缪赛尔的英国作家写的。此书我读的一波三折,我以为团政委把书给我就完事了,结果半个月后他问我书看的如何?书没看,我诚实的回答。团政委和蔼地跟我说,抽时间看看书,好!大概一周后,他又问我书看的如何?我把所看的内容简单地说了一遍,他露出了笑容,笑着跟我说,看书要坚持。读《品格的力量》,有些云里雾里的,是硬着头皮读的。

等我读完《品格的力量》后,团政委又给我拿了两本书,《本领恐慌》与《方与圆》。《品格的力量》是开启我阅读之路的书,如果没有团政委引路,我是不会喜欢阅读的。

大概两三年之后,我开始进新华书店看书,遇到喜欢的书,我会买。饶雪漫《左耳》《沙漏》,郭敬明《花落知多少》,韩寒《三重门》等书,是我主动看的第一批书。我还经常去报刊亭买《青年文摘》《读者》《意林》等。

后来,我从博乐市调到温泉县一个边防连干司务长,边防连生活是很单调,训练,吃饭,睡觉,每天如此。连队连个陌生人都很难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连队有个图书室,周末或放假休息,我就去图书室看书。那时我对书的内容没太多要求,好看就多看几页,不好看就少看几页,跳着看,选着看,什么书都看,纯属乱看。

当时,我在的那个边防连有个军医,他喜欢看书,他写的有些文章发表在《博尔塔拉报》《伊犁日报》等报纸。那时我跟他住一个房间,平时他写文章,我看书。他写的文章,我第一个拜读。于是,我就趁军医不在房间写,记流水账怕丢人,写好了再到机房打,然后考到存储卡上。后来,我把储存卡丢了,写的文字也丢了。

2009年,我从部队退伍后,转战到宁夏。宁夏有个大作家张贤亮,我先读他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后去了他创办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一张了不得的宁夏文化名片,刻在了心头。我在宁夏生活了两年,常去图书馆,在图书馆里读宁夏历史,知道了李元昊,知道了马鸿逵,知道了苏武,也实地走了西海固、西夏王陵、水洞沟、贺兰山,了解了宁夏的人文。

当我再次回到新疆,我更加关注新疆的文学。周涛《一个人和新疆:周涛口述自传》《游牧长城》,李娟《阿勒泰的角落》《羊道》《冬牧场》,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虚土》,沈苇《新疆词典》,王蒙《你好,新疆》《这边风景》等等,这些书都是我在阿勒泰地区一个偏远乡镇看的。这个乡镇在额尔齐斯河的出口处,风景绝美。也是在那时,我开始试着投稿,大概两年后,我的文字偶尔才会被采用。那时我每月差不多写一篇,一年在报刊杂志能发表八九篇。至于我发表的第一篇文字的题目,我是不清楚的。我的文字先后在《阿勒泰日报》《伊犁日报》《伊犁晚报》《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发表。后来,也有些文字被《散文选刊》《百家散文》《牡丹》等杂志刊用。说实话,当自己写的文字变成铅字,我内心是激动的,那是一种认可。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是沈从文写给爱人张兆和的文字。自打我喜欢阅读,只要我提起湘西,就会有人提到沈从文。有一年我生日,我妹送了套沈从文的书。《边城》《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我是2019年才读的,离我知道沈从文晚了十多年。读沈从文的书,不仅读到了湘西,还读到了他的爱徒汪曾祺。后来,但凡我能找到汪曾祺的文章,都会读。就连他孩子写的《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我也读了。

严复说:“书便宜,但不意味着知识的廉价,虽然读书不一定功成名就,不一定能让你锦绣前程,但它能让你说话有德,做事有余,出言有尺,嬉闹有度!”面对当今这个社会,这段话是对读书最好的解读。也是因为书,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