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豆的头像

红豆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5/23
分享

诗画炉田

行走在暗香疏影茂林修竹的蜿蜒公路,绕过层峦叠嶂,一路曲折向上约18公里,终于到达洛江仙公山脉东北面的炉田村。炉田村位于洛江、泉港、仙游交界处,因地形宛似香炉,故称炉田。村中绝大部分为开闽王王审知后裔,胪传王氏于明洪武年间定居于此。村落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水软山温,访间皆言此中有陶渊明之超然意境。


明礼部尚书南京都督张岳曾为炉田撰联:天开胪宇自成宗 水抱山环可羡盤阿深处,地锁烟岚皆胜景 花香鸟语方知槐谷先春。可见炉田风光旖旎醉人。炉田的美,静谧温宛,养在深闺人未识。一入村口,山坡上便不再是原始的树木,村支书介绍是漫山樱花,有待来年春暖花开满树烂漫落英缤纷。时值麦收季节,禾黍飘香,行走在阡陌交错的梯田间,泥土芬芳。一片金黄中鸟鸣蛙声此起彼伏,双溪合流肥沃了稻田,潺潺流水如弦如歌。“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邻里乡亲在田间随意话桑麻,看远山含黛近景如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间就藏在了那农田中,不紧不慢静瑟怡然。如若阳春三月油菜花开,最是适合拍MTV等轻快悠闲的小视频,那时漫山遍野的花影缤纷定让行人自醉。


炉田依山傍水,村中古建筑保存完好。凿于北宋真宗十七年(公元1014年)的古井遗址保护完好,曾有“八姓同一井”之说。村里有众多明清建筑群,多以青石花岗石构筑而成,坚固耐用,层叠错落别有韵味,这样的青石灰瓦辅以红砖结合的建筑,在泉州并不多见,想是符合旧时的山民们抵御贼寇或防御台风之工事。整个村庄座落在绿树林荫的乡间,冬暖夏凉,堪称天然氧吧。邱厝埕建筑群位于村中心位置,为北宋年间该村八个姓氏集中居住的地方,共有20多栋明清风格古建筑连接一片。背有风水池,此池水平衡“炉火”,可保居民诸事顺利。据说凡村中有人去世,风水池某一角落的水当天会变颜色,堪称神奇。


炉田先贤重视教育由来已久。沿村中小路下行到达炉田私塾学堂。这座学堂建于清初,内部雕梁画栋,榫卯构梁,雕饰精美。清台湾鹿港总兵王乃武曾在此就读。王氏胪传祠堂,悬挂的总兵、进士、举人的匾额,处处昭示炉田先祖开拓进取、重教兴文的精神。八卦楼是炉田村独特的华侨故居,它以东南亚风格屹立半坡,向游客展示炉田人飘洋过海的勇气。曾有不少人期待此楼能改装为特色休闲民宿,让更多游客驻留栖息。


炉田人注重文脉还体现在近年的文化成果上。这里有占地约500平方的乡村艺术馆,每到周末或鸟语花香的季节,就有众多画家前来写生,村里处处是手绘美景,一不小心发现还是大师亲笔。青石木瓦适合用油画表达其厚重,乡间田里用水彩描绘最为灵动轻快,一笔一纸的素描速写也能勾勒出炉田的别样风情。目前炉田已成为泉州各大院校和美术协会的写生创作基地。


村里有一条明嘉靖年间修建的古道,是当时为迎接礼部尚书张岳回乡省亲而建的,绵延20多公里,直通惠安。与古道相连的古桥依稀可辨“大明天启四年甲子十月榖旦 王鸠重修”等字样。草长莺飞的乡间还藏着一片“来仔洋庄园”,是清嘉庆年间时称“鲤北首富”的粮食商人王尊府邸。来仔洋庄园建设工期达十二年,有99个门,89间房。兴盛时家族有100多人居住于此,但该庄园在民间期间毁于火患,目前只余残墙亘壁和墙隙间顽强生长的青草见证它的沧桑和兴衰。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炉田的沃野徜徉,浓浓的乡愁在静静流淌。据说此地还有神圣的马顶池、鹅脚寨、虎空宫、情侣榕树、天宫、乌缸潭等天然景观,我已来不及细细品味。岁月不居,韶华莫负。夕阳余辉下,远山云雾缭绕,牛羊悠闲回归,我也恋恋不舍地走出这一片钟灵毓秀的青山绿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