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豆的头像

红豆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5/29
分享

万古安澜桥之南

桥南社区依山临海,旧称福建晋江县三十八都万安铺桥南村,乃泉州府治东大门的军事咽喉之地。唐、宋时就有居民在此居住,原为陈、何、蔡三姓共居。元末明初,石狮祥芝人刘辰治,派驻桥南负责出境签证(当时设在桥南口岸的机构)。后定居桥南,刘姓从此在桥南繁衍生息。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它架于江海之上,“南接漳广,北通江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以其“筏形基础”“种蛎固基”“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纤”等造桥工程上的重大发明而驰名海内外。

晚唐后期,泉州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古万安渡给福建经济、文化的交流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据资料记载,宋祥符年间(1008-1016),惠安峰尾卢厝人卢锡与他的外甥蔡襄在涂岭虎岩寺水岩洞一同读书。史志载,他“以处士终,生平好义,济人利物”。而他一生最大贡献是主持建造洛阳桥。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四月,卢锡等人带头集资筹建,至嘉祐四年十二月辛未(1060年元月16日)完工,计用6年多时间,共费1400万钱,却不用国库分文,都是由卢锡、王实等人募捐集资而来的。桥建成后,“渡实去海,去舟而徙,易危而安,民莫不利。”它对福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极大作用。桥成之时,身为泉州知府的蔡襄为“合乐宴饮而落之”。桥头有两通石碑,上面刻有蔡襄亲自撰书的《万安桥记》,赫然记载成其事者第一人即是卢锡。卢锡不入仕途,却热心公益事业,造福地方,流传万古。蔡襄身为地方主政者主持修建洛阳桥却不居功,二人一心为民,方能成此功业。

后人为了纪念蔡襄修建洛阳桥的丰功伟绩,桥头修建了蔡公祠。祠柱上有一副楹联写道:“架桥天地老,留笔鬼神惊。”它称赞修建洛阳桥是惊天动地的大手笔,桥南先民在蔡襄带领下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洛阳桥,个中艰辛难以言表。由此衍生出诸多美妙传奇故事,如蔡襄母亲渡江发愿、观音化美女助收建桥资金、夏得海奉命向龙王投书问奠基砌墩时辰、酒井涌杉解决造船运石、八仙显神通襄助建桥、通远王李元溥威镇江畔令龟精蛇怪退避三舍等,神话传说赋予这一方水土更鲜活灵动的色彩,也在泉州历史文化遗产中添上了厚重的一笔精神财富。

“设险昔曾雄泽国”是蔡襄祠中李鹤年立的诗碑中的一句诗,揭示了洛阳桥不仅是南北交通要道,而且是军事要地的事实。明嘉靖间,倭寇侵扰沿海一带,“洛桥未城,此地桥中亭,倭寇侵泉,辄经此地,以拆东门城。”(庄一俊《洛桥新城记》),嘉靖三十七年(1151年),官兵为御倭寇,把桥之南北亭改为砦隘,倭入侵,“官兵败倭于此。”(《府县志·名胜志》)嘉靖三十九年(1153年)初,兴泉道佥事万民英“视师中亭”云“欲遏贼冲,并保喉咽,无如城此!”(《洛桥新城记》)于是“筑城为兵备行营,且门其北为万胜,南为万全,以为闽南第一关。计垛口仅四十七,而巨石崇墉,隐若天堑”(蒋德璟《镜虹阁记》)。城成,时人称为“防倭第一城”。城的建成和设兵备行营对保国卫民具有重大的意义。明·康朗《重修万安桥记》)写着:“城其桥于中亭,寇由是不敢桥而西;以犯郡畿,环桥居民数百家,亦得依堡而脱于锋刃之惨。”清康熙年间,这座兵备行营成为洛阳巡检司署。《府志》载:“洛阳巡检司,旧在县东深沪,顺治18年(1661年)衙被寇毁,康熙年间改驻今所。”嗣后,还在洛江南岸建“洛阳桥南寨”,添置铁炮,加强战备。据《县志》载:“洛阳台寨,铁炮四座”,“分防洛阳桥南寨”(即今桥南村东畔近海高阜处)。倭寇曾在这里惨败,或不敢越雷池半步。在这种特殊环境的薫陶下,形成刘氏子民富有保家卫国的“尚武”精神,因而桥南诸多武将。

桥南刘氏-直保持严谨家风,从刘氏家庙收藏的牌匾,以及族谱、各版府志、县志中的刘氏文武官员事迹和著作等,可知桥南刘氏一族历史上有文、武进士5人,举人13人(含进士前中举5人),因战功升迁者6人,恩纶诰封8人;文官知县以上14人,最高官至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武将守备以上10人,最高官至总兵、昭勇将军。

明代兵部员外郎刘鳞应为族内立下 “敦睦规约”,至今世代铭记;十班公妈抗击倭寇的铁血传奇从未敢忘,400多年代代相传永祭英灵。这里的保生大帝佑护着这一境平安,让桥南子民安居乐业;人间静土是那无声世界,聋哑孩子们绘尽了洛阳桥无限风光,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户;还有那深藏村内巍然矗立的番仔楼、沿街两侧的华侨民居,无不昭示着桥南人飘洋过海的勇气和决心;咂着满嘴生香的桥南美食小吃,道不尽咱厝人的味道;十音铜锣、洞箫、俞家棍及提线木偶、梨园剧、茶艺表演、传统手作匠人等,丰富的人文让桥南如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缤纷多彩的桥南更是幸福的桥南。不忘初心,未来可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