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澹荡碧年年,万叠波飞带远天。凫雁一川寒晚照,孤蒲十里阁村烟。残流故合青山外,古木先秋白露前。共说三洲洲上月,不知光景定谁怜。---明·郑之铉
漫步在笋江桥头,举目顾盼,两岸高楼林立,江上一碧万顷。千年古桥横亘江面,只遗无限念想诉说着沧海桑田。
笋江古桥(浮桥)位于鲤城区新门外“石笋”附近的笋江上。自黄龙溪黄龙渡至临漳门(新门)一段江流称笋江。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黄龙江……东流至城西临漳门外,曰笋江。江岸有石,高二丈许,卓立如笋,因名。岸傍一山,俯瞰江流,有大盘石,从山腰至麓,与江相接。长百二十余丈,其穿伏于水底者,尤不可测。宋初邑僧定诸建塔于盘石之上,因名山曰石塔山。”因傍“石笋”又称“石笋桥”,俗称“浮桥”。南岸有妈祖宫、观音寺、浮桥古街,北端连接黄甲街、接官亭、山川坛,是泉州古城通往西南方向的乡村和同安、厦门、南安、安溪等地的交通要道。“笋江月色”曾是泉州十八景之一,每年中秋夜乘船泛江,能看到清源山、紫帽山相连在一起的倒影,也因此衍生出笋江拜月的民俗;而由笋江桥上向下观看,16个桥孔都倒映着1轮皓月。笋江古桥在1998年8月被列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洪水冲毁多个桥墩,完成了跨水渡人的历史使命。
明嘉靖年间,御史詹仰庇卸任后长居泉州郡城之中,因嫌城区烦杂不利静养,便想另寻静雅之处兴建房舍。明清时期的浮桥郊外只是墟市,到午市之后便十分安静。詹御史在浮桥之滨兴建别墅,取名“笋江水榭”。
原笋江古桥下有一巨大石坡,浑然天成,江边石崖原已经高高拱起,并沿南北线陡然断削而成悬崖。詹御史的别墅就植基于巨大石坡之上,其精舍则利用飞梁突出于崖外,凭崖临虚,高悬在笋江之上,俨然空中楼阁。此处恰好位于浮桥区域的制高点,倚窗远眺视野无限开阔!
单说水榭南窗。推窗而望,“江上跃日”的美景尽收眼底:雄鸡报晓之时,雾锁江面,如烟般弥散微熏于烟波浩渺的江面;黎明时分,旭阳东升,霞缛云絪,星光灿烂腾跃在水面之上波光粼粼;转瞬之间,幻成红云炫耀,忽隐忽现;再一忽儿,红日初升,如从江上跃出,美丽的心情也随之雀跃而出;待日出之后,晨雾烟消云散,举目远眺,碧波荡漾水波潋滟。这一处“笋江水榭”,是老一辈浮桥人至今心心念念的风景,也是无处安放的乡愁寄托。
一汪桨橹声,一脉笋江情。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这一条河道,承担了一方水土独特的文化。每天江面上往来船只熙熙攘攘,岸边丹荔芬芬硕果累累,汀渚之上水天相接,琪花玉树翠竹绿茵,沙鸥翔集江鲤穿梭。眼看着笋江古桥上,肩挑徒步熙来攘往,人间烟火各谋生计。石塔山由腰至麓有一大磐石,与江相接,长二百作丈,穿伏于水,俗名石皮。《闽书》载:明弘治年间,此石即闻名于外。石坡上,菜农络绎穿梭到江边挑水浇菜,浣衣女则蹲成长列,沿水边浣洗衣裳。更有趣的是,这笋江“万户捣衣声”亦是老浮桥胜景之一。因着石皮呈横向排列整齐,诸多浣衣女排成长列用捣衣棒敲出和谐的声调,这音声和谐成律此起彼伏,扬起的是希望的节奏,敲响的恰是生活的旋律,此情此景至今鲜活在耄耋老人的记忆里。
“渔舟晚钓”亦是笋江水榭胜景。笋江之上,原有不少胥民,捕捞为业,以船为家。每年夏秋之际,江中盛产“刺芒”小鱼,江上渔民于每日午后,各垂钓饵,追逐鱼群,穿梭江上,竟形成别具风格的竞赛。渔民取细篾条将鱼串连,携带入城,沿街巷吆喝兜售,城里郊边,常听到“浮桥刺芒嗬”的吆喝声。此鱼价格亲民,入油锅一炸,香脆可口,下酒佐饭两相适宜。这或嘹亮或清脆或粗放或悠长的吆喝声,深藏着浮桥两岸老泉州人的甜蜜。“刺芒”小鱼一度被泉州人认为鲜美的鱼类,与金溪“鳗栓”并称为江上双珍。据老浮桥长者回忆,旧时平均每艘渔船每日可钓“刺芒”二百余尾。近年水质变化,此类鳞鲜已不多见。但早先笋江附近常有白海豚及鳌鱼出没,地方代代流传着鳌鱼架浮桥的美妙传说。传说,宋代名臣陈孝则退隐归家,与弟贺州知州陈知柔倡议,将浮桥改木为石,得到状元梁克家的大力支持,开元寺僧文会为之募化。建桥工程浩大,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桥基、桥墩都造好了,剩下最后的石桥梁一直架不上去。巨大的石梁暂放在船上,待潮水涨升才能架上桥墩。因桥墩略高,潮满时还架不到位,恰好有几条鳌鱼乘风鼓浪而来,水波汹涌,船身浮动,竟把石梁架上,遂传为奇迹,故呼为浮桥。
笋江水榭因择地于临江高阜之上,每当风和日丽,波平浪静之时,临窗观望,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江南波澜壮阔,一叶扁舟犹如长天飞鸿,飘逸而去。举目远望,西面极目迥望见紫帽山上凌霄塔,北有清源、赐恩,南则宝盖、罗裳。远山含黛近水如烟,献翠排青心旷神怡。夜幕低垂,月明星稀长空无云,夜阑更深碧波荡漾,笋江月色山环水绕。远处南音洞箫之声,余音袅袅婉转悠扬宛如天赖,沉浸其中宠辱偕忘....
笋江水榭包览诸多胜景,一入水榭,尘气尽消,风雨不能侵,寒暑不可犯。静观烟云日月之奇景,风雨晦明之变幻。引得地方名士贤达,时常闲庭散步把酒临风,或泛舟游玩或弹琴赋诗直抒胸臆,更有庄一俊、王慎中、王十朋、黄克晦、黄克瓒等名流学士在此留下佳作,使得笋江水谢享誉泉郡,名重一时。因着笋江下游黄龙江段是黄龙吴氏望族聚居地,故名人佳作中亦称此处为吴江。
詹御史之后,笋江水榭曾改作书塾,明代相国李廷机曾在此执教多年。此后沧海桑田,墟市往西迁移,李相国在附近宫庙塑一尊魁星像,以期泉州文风丕振。清末,华侨多次扩建宫庙,李相国所塑魁星像则被移置他处。民国初期,仍在原址开设书塾;二十世纪20年代暂为新华小学教学之用。解放后因拓宽公路,延续四百余年的笋江水榭,连同宫庙尽被拆除。
一程山水一年华,一世浮生一刹那。如今的笋江古桥残亘独立江面,与新笋江大桥遥遥相望。两岸阡陌交错车水马龙,曾经寂静的郊外浮桥已华丽升级为城市新区。如梦如幻的笋江水榭胜景依然鲜活在老一辈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