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七公写过春联相关内容,今天,七公写一下春联的老搭档“挂钱儿”,有人可能对它不太熟悉,那咱们现在就细细道来。
七公老家在过春节时,除了贴春联,还有不少住户在院子大门、正房门楣、屋檐房墙、仓房、猪圈、鸡架等部位贴有一些彩纸剪刻(镂雕、刀切、凿锯等)的“挂钱儿”,它在民间又称幡胜、挂千、挂签、吊钱、过门笺、门吊子等,这些“挂钱儿”有的是在外面购买的,也有的是住户自己做的。
对制做“挂钱儿”说是“剪”,这并不太准确,实际上,少量“挂钱儿”可以“剪”,但对于量大的,当年七公老家就有用小小的细钢锯条锯出的,或用锤子配合凿子凿的,一锯一凿往往就是面对一摞同一规格的彩纸,根据画好的图纹,凿锯出吉祥图案、文字、边穗等造型,若赶上现在,它的生产加工效率甭提有多快了!
当然,现在的“挂钱儿”也不局限于采用彩纸材料,如有的用绸布、塑料贴膜等,其规格大小不拘一格,有的大不盈尺,有的则以“米”记;应用的场合不局限于北方村居生活,在一些类似商场等喜庆热闹的地方,也可以看到,包括一些更为巨大的对联、灯笼等与之配合。
春联与“福”字、“挂钱儿”相配,加上和风轻拂,往往形成北方春节期间一道动感、靓丽的风景线。而对于南方的朋友们,却不用多费心,那里四季常绿、冬暖如春,大自然已经幻化成另一种贵在天然的“挂钱儿”啦!
七公记得除了红底黑字、金字、花字的对联外,配合“挂钱儿”的色彩有红、紫、粉、黄、绿、蓝、白、青等多种。古人对色彩的认识、定位和应用,往往有着比较明晰的礼仪或象征意味,现在的人们,能够从中更多地感受到回归自然、万物生发、吉祥幸福、向往美好生活的气息。
“挂钱儿”与春联、爆竹等类似,都是为了吓跑那个传说中的怪兽“年”。过年了,随风呼呼啦啦作响的“挂钱儿”,其色彩那是相当的丰富炫目,有人说是要让“年”兽的眼睛看得懵圈,那七公说,加上现在烟花爆竹七颜八色,不知现在那“年”的眼睛看懵多少圈了,估计都快懵成熊猫眼层层套圈啦,哈哈!
春联以文字为主,具有对称美、节奏美、意境美等感受;“挂钱儿”一般由文字、吉祥图案、挂穗儿等部分构成,属于剪纸(刀切、镂雕、锯凿等)艺术品或工艺品。挂钱儿的文字、图案与春联吉语遥相呼应,往往与对联一起,实现了文图双美、相得益彰、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
“挂钱儿”若看刻字内容,往往采用一些春节传统吉祥词儿,如莲年有鱼、吉庆有余、大吉大利、恭喜发财、喜迎新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吉祥如意、国泰民安等等。
除此以外,“挂钱儿”还有不少与时偕行、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等更多的现当代词句,“挂钱儿”的图案也往往具有传统与现当代相结合的特点。“挂钱儿”之所以叫“挂钱”,与其传统图案中常出现“天圆地方”连绵古钱图案有关。
贴“挂钱儿”与贴春联类似,一般是在除夕前一天,或在除夕当天的上午,或最迟在白天贴好,也有提前两天贴好的,都是为了更早更好地营造出春节喜庆氛围哈!
贴“挂钱儿”在传统上,一直贴挂到正月十五,现在也有如对联一般,一贴全年,直到来年更新为止,不过风雨中的“挂钱儿”,如果能够坚持整年,那也相当少见!
“挂钱儿”与春联相互配合,在中华大地上可谓历史悠久,差不多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据说商周时期姜子牙那会儿就有,而且早早与“桃符”就成“搭档”了。
如果更为科学地考证,“挂钱儿”据说来源于古时候的“彩胜”“幡胜”,最初并不是贴挂在门楣、房墙等部位上的。唐代诗人韦庄《春盘》诗有记载:“雪圃乍开红果甲,彩幡新剪绿杨丝,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贴绣楣。”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戏之。”苏轼《分类东坡诗》中云:“萧索东风两鬓华,年年幡胜剪宫花。”
到了后来,人们扩展了“彩胜”“幡胜”的功用,在立春之日,把它们贴在门楣上,希望能够起到“驱害避邪”的作用。南宋吴自牧《梦梁录》提到:“岁旦在你……街市扑买锡打春幡胜,百事吉斛儿,以备元旦悬于门首,为新春吉兆。”这里提到的“锡打春幡胜”,就是最早的“挂钱儿”。
清代诗人周宝善提到:“先贴门笺次挂钱,撤金红纸写春联。竹竿紧束攒前帚,扫房糊窗算过年。”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对“挂钱儿”有注解:“挂千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飓,贴在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是物民户多用之。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者,日小挂千,乃市肆所用也。”
如果我们把“挂钱儿”与中国春联、灯笼、美食等联系在一起,会感叹我们的祖先,在文字、图案、色彩、味觉等方面,其节日(春节)氛围的营造能力到底有多强!由是,推而广之,我们更会为中华民族与时偕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而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