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老家位于辽东半岛,那里多丘陵山地,多林木茂草,土质肥沃,富产苹果、柞蚕、野生蘑菇等,其中唠唠七公中小学时期,在山气缭绕或秋高气爽时节,经常与小伙伴们到山上捡蘑菇。七公和“二哥”都是捡蘑菇的高手,对湿蘑菇,我俩一天至少能各捡2~3大筐(篓),估计一个人也捡有几十斤吧!那您可能问:能捡这么多蘑菇,有什么“秘诀”吗?七公今天总结一下:
捡蘑菇“秘诀”的首要一条,是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建议您别顾及什么形象,最好穿厚一点的旧衣服。关于捡蘑菇的打扮,如果您从外地来捡,穿得实在是太“破烂”,手里再拿个破棍子走在当地街上,有的乡亲见您,真就喊您“洪七公”喽!当年大姨家的谢哥哥来到七公老家帮忙捡蘑菇,就有一段这样的特殊经历,至今已成“笑谈”“美谈”。
捡蘑菇穿破旧的厚衣服,主要是避免蚊虫叮咬和枝叶刮碰,尤其要严防一种叫“洋辣子”的毛毛虫,要是被它蛰到,那可得皮肤红肿发硬(专蛰有汗毛的皮肤,对手心可蛰不着),火辣辣地痛,不知它的取名带“辣”字是否与此相关。在实际发音上,“洋辣子”的“辣”字有念成第二声的,可能有来回划痛的意思,这有待民俗考证。您若被“洋辣子”蛰到,解决它的一个土办法就是把蛰你的“洋辣子”破肚,用它内脏的汁水涂到患处,一会儿就消肿了。
其实,“洋辣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当深秋和冬天来临的时候,“洋辣子”就变成了“洋辣罐”,罐里面有乳黄色的睡眠虫,有人拿它放到火上烤,当小食品打牙祭呢!哈哈,您能吃不?!反正七公当年吃起来老香了!吃货中对某类蛋白过敏的,吃它可能有风险。
捡蘑菇要准备好镰刀或带枝杈的木棍儿,因为可能路遇荆棘丛生,也许蘑菇下还藏着什么小动物呢,如果先用镰刀或木棍探探路,总归要安全不少。
捡蘑菇时,难免会遇到野蜂子,一般的小草蜂还好说,如果遇到马蜂或马蜂窝,千万要离它们远远的,更不能闲得没事找事,去打、去捅马蜂窝,如果惹到它们,这些家伙们记仇,会成群结队地追你,即使你撩开蹶子跑,也有可能中招儿。
再提“秘诀”第二条,是要了解自然地理大致情况。大面上,要对某一地域的蘑菇品种有整体了解,对自己过去曾经捡过的地方,要有一定记忆,可以说哪一山、哪一角富产什么蘑菇,要能大概说出个一二三来,并且对相应的天气、水文等条件与蘑菇生长情况,要有一定的预估,如夏季刚下雨时,出蘑菇状况并不好,若有高温雨雾,略微“闷”几天,那就会看到蘑菇们,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啦!
从生物学角度,蘑菇生长的群落,往往是一套相互配合的生物链系统,例如“松树伞”蘑菇,往往容易生长在松树附近、羊胡子草更多的地方,“黏团子蘑”也往往与羊胡子草等纠缠在一起。
第三条“秘诀”,是尽力多了解蘑菇的具体品种,七公对老家当地的蘑菇至少认识至少20种左右,这里简要介绍几个有意思的品种:例如,有一种蘑菇,它长着蓝绿色的伞盖,我们俗称它为“绿盖蘑”或“绿草蘑”,它往往在初生的几天里,悄悄地潜伏在泥土里,随着成长,向上“拱”土,此时捡到,恰是口感最好时。这种蘑菇还有个优点,其被水焯后,多无外味,容易配菜,在一盘一锅中,其味道多是“客随主便”。
还有一种“苹果蘑”,它喜欢“藏”在苹果树主干的深窝窝里,多长成银灰色或浅棕色,层层叠叠,干净利落,一窝儿就是一大捧。但另一角度,长苹果蘑的苹果树,往往也就意味着苹果树的成长,已经呈现出衰退趋势了。
蘑菇中不乏有另类的,比如有一种“变色蘑”,你没触碰它时,它的颜色、形象有点像美味牛肝菌,只是略显高瘦一些。如果您用手碰它一下,碰到的地方,立刻就变成蓝钢笔水颜色了,您说这像是变魔术不?!
还有一种象传统面包一样的大蘑菇,学名叫“美味牛肝菌”,俗称叫“大腚蘑”。这种蘑菇伞盖,确实象面包一样松软,因为水分大,晒起来费点劲儿,最好将蘑菇伞盖、蘑菇腿掰开,伞盖下那棕绿色的部分最好扔掉,否则容易烂的。对“大腚蘑”的个头,七公曾见过象平常脸盆般大的,您说这要是捡到一个,能顶多少个小蘑菇啊!发了!发了!哈哈!实际上,“大腚蘑”并不是傻大个儿,其味道相当不错,略绵软甘甜。
说起蘑菇之大,除了“大腚蘑”,还有一种菌类,叫“马勃”,球状,湿生的白色,与地面接触的根部很细,有点像吹起的气球。常见的小“马勃”有的象玻璃球或乒乓球般大小。七公捡过的最大“马勃”象排球一般大,不过是干的,一碰就瘪,外面是一层棕灰色外皮,里面是棕色的粉末状物质,弄破了一挤,就会有一股烟喷出,有“海绵宝宝”的感觉哈!据说“马勃”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有止血功效,七公当时也没怎么重视它,就当皮球踢了。
还有一种“蘑菇”,大家都叫它“灵芝”,有“木质”感觉,长得如传统吉祥云纹“如意”似的,是知名的中药材。七公小时候在深山里捡过,用镰刀一削,太硬了,虽说漂亮,但没法做菜吃呀,哪个时候净想吃了!于是乎,七公就把它扔了,可家人知道这是啥呀!等七公再返回老地方寻找时,早就没影了!您说这“灵芝姑娘”像那“人参娃”不?不用红绳系上,早就跑了,哈哈!
强调第四条“秘诀”,是要严防毒蘑菇。与“大腚蘑”相像,有一种“苦蘑”,味道那是相当的“苦”,七公曾亲自生舔过,没法吃,连蘑菇虫子都不吃,因此,这种蘑菇反倒显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如果您用手掰开,有嫩一点的,还会溢出乳白色的汁液,估计有毒,反正也没人吃它。
还有一种叫“鸡腿腊”的,长得白白净净、亭亭玉立的,但伞盖有裂斑的那种毒性很大,如果放在屋里,一些蚊蝇小虫之类的落到上面,片刻就呜呼哀哉了。因此,对捡蘑菇、食用蘑菇,大家一定要小心,弄不好那可是拿命开玩笑啊!
强调一点,就是湿吃蘑菇中毒风险比较大,若赶上个别蘑菇有毒的误食了,那是相当“辣”手了!而吃晒干后的蘑菇,其中毒概率要小很多,这不知有何科学道理,估计是一些有毒的生物碱、化合物之类的,经过晾晒,多挥发了,再经过吃时焯水,有毒物质就更少了,多年吃蘑菇避免中毒的经验确实如此。
但不是所有的蘑菇都更适合晒干吃,有的反倒是新鲜吃来更是唇齿生香。比如有一种鸡蛋黄色的“鸡冠”蘑,也有称“鸡油菌”的,那颜色呈金黄色,黄得诱人,黄得可爱,形状确实象“鸡冠子”一样,但一般比正常的鸡冠子略小,现采、现做、现吃起来,那口感,那可是人间醉美是此蘑哦,据说这种蘑菇在世界上都很有名哦!
当然,好吃的蘑菇有很多种,比如说松茸吧,有一次七公去云南吃过新鲜的松茸,做了汤,可谓鲜香四溢、回味无穷,据说,有一大部分松茸是提供出口的,哈哈,世界上的吃货真是不少!但对于各地,并不是都产松茸,在北方地区,有误以为“松树伞”就是松茸的,其实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不过“松树伞”也绝对好吃,湿吃、晾晒干吃皆可,用它做小鸡炖蘑菇,那丝毫也不弱于榛蘑。
另外,捡蘑菇捡的不仅有蘑菇,“搂草打兔子”也自在其中。比如说,可能遇到大片的黄花菜您摘不摘?记住,生吃黄花菜是会中毒的,最好的吃法就是把“黄花菜”晒成干菜,焯水后做成其它配菜再吃。
第五条“秘诀”,就是捡蘑菇的眼光和途径。当你来到一片林地或草地,先不要急着赶路,要先站一会儿,用眼角余光在四周观察观察,如果发现一个蘑菇,往往意味着相应的菌群会出现,发现了一个,往往也就意味着周边还有数个或成片的蘑菇要出现了。这就是从面、线、点,再回到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
捡蘑菇的第六条“秘诀”,要论蘑菇品相。蘑菇刚形成伞盖还未完全打开的,即“犹抱琵笆半遮面”时最好,过早的蘑菇丁,其肉质发脆,口感差些。若伞盖开得太大、熟得太透,这时的蘑菇容易遭虫子噬咬,也容易发霉烂掉,您在野路边看到扔掉的蘑菇,往往就是这种过熟的蘑菇。
“秘诀”第七条,要认识到捡蘑菇是个从“捡”到入口享用的过程。“捡”只是完成不到一半的任务,还有剩下的任务也很重要,要收拾处理得法,把湿蘑菇处理干净,削去带泥土的根部,扔掉生虫子多或有发霉腐烂的部位,留下好的,个头大又厚的蘑菇,要准备好掰开晾晒。
若赶上能够暴晒的好天气,七公会把收拾干净的湿蘑菇放在通风处,如老屋的窗台、阳台、屋顶、鸡架盖、盖帘等处,这样蘑菇干货合格率才会高哦!否则,若赶上阴天晾晒蘑菇,蘑菇上面往往长出灰毛、白毛,一天的辛苦,很容易就这么大面积报废了。
有人会问,那用水焯一下直接进肚里不就成了吗?理论上可以,但架不住捡的多呀,谁能吃得了,况且那时候还没冰箱、冰柜呢。
捡蘑菇的“秘诀”除了以上几条,还有好多,估计您也有不少经验,这里就请您补充吧!瞧!当七公念叨着“蘑菇蘑菇你快出来”的时候,蘑菇真就出来喽!
最后预估一下,一个夏秋季下来,七公晒干的野生蘑菇能攒到1~2麻袋,不够装的有时候,再用塑料编织袋装起来,有时也用绳线串起来,挂在墙上时非常漂亮!而那杂蘑炖起来,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们,那滋味相当美了!
您说这捡蘑菇的“秘诀”好用不?不信的话,您有空儿找七公帮忙,咱们一起捡去!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