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洪日的头像

洪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24
分享

老家的电视

如今,看电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如果您经历过1980年代至今的整个过程,一定会对电视有所感慨,时光如水,往事如烟,可以说七公老家的电视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家庭生活方式时代变迁的映像。

记得七公老家在1980年代初,还处在物资短缺时期,当时爸爸妈妈为了让奶奶和孩子们及时看上电视,就想办法凑齐了400多元,买了一台百花牌黑白电视机。记得买电视那一天,是七公三姑父帮忙用自行车驮回家的,到家迎接时,家人们像过春节一样高兴。

当时黑白电视机在大多数人家里比较贵重,每台价格大约在300-700元左右,若按当时人均月收入30多元计,大概需要一人一年左右的收入才能买到,这类似于当年的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等用品,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大件”了。

七公老家的那台黑白电视,是当时老家村里最早的那批电视之一。刚买到电视的时候,一到晚上,甚至有三五里之外的乡亲们来此观看,此时,屋里炕上、地下、窗外,到处都是人,远处甚至还有站在凳子上观望的。

记得当年的黑白电视品牌有几个,如凯歌、熊猫、牡丹、金星等,造型多方型,有木壳的,也有塑料壳的,大多在机壳上面安有一根或两根可以拔节展开、旋转的天线,有点像蜗牛的犄角。

最初,电视信号属于模拟信号,没有现在数字信号这么好,当时电视除了内部天线,还需要安装外部天线,一般都连线架到屋外的房顶上,若赶上看电视外面风大时,还需要不断调整外部天线的方向。

还有个场景,今天看似笑话,当时确实是真的,那就是看电视信号不好时,人手扶在电视机壳天线上,甚至用手拍拍机箱,有时就能收到节目,或收到节目更清晰了,有人说:在电视天线上挂二两肉不就结了吗?哈哈。

当年那台黑白电视造型方整、小巧,屏幕是灰色鼓肚形的,放在屋里的柜面上,不看是还有绣花的电视布套罩着,以防止灰尘进入。那台电视的频道按钮呈“∅”形,镀成银白色,换频道时没有后来的遥控器方便,需要下地用手拧起按钮,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当时电视频道就几个,晚上到了一定时间,就会出现“再见”字样或“雪花”,一天的节目就这么结束了,至今印象仍然十分清晰。

当时看的节目主要是电视剧,包括单剧和连续剧,单剧比较少,以连续剧为主,基本没什么综艺节目。连续剧一般一天晚上放两三集,到了周末也有断捻儿的时候,要么等到其它节目结束了,到很晚才能续上新的一集。

当时的电视广告也让人印象深刻,有的像报纸,有的像黑板报,还有的像一边用打字机打字、一边用广播员念稿 。后来广告出现了动态文字,有点像电脑里的动态文字,电视剧里的特技也类似,总之没有现在电视镜头那么生动、富有创意,但这毕竟是电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就如同电脑升级换代一样。

再说当时的孩子们,只要傍晚一放学,就火急火燎地回家看动画片。还有寒暑假期,还有不少儿童节目播放,包括回放一些诸如《西游记》等名著影片或战斗片等的。

大人爱看的主要是电视连续剧,记得刚开始最热的几部包括《敌营十八年》《霍元甲》等,还有经典的“四大名著”、《渴望》等几部。这些电视剧的收视率都非常高,有的甚至可以形容为“万人空巷”了。

几十年前,还放映过不少进口连续剧,有配音,感觉就是放映的集数特别多,孩子们有的不爱看,都睡醒一大觉了,定睛细瞅,还在放呢,哈哈。

到了1990年代,七公老家买了一台直角大彩电,体格好大,配有专门的电视柜,而那台黑白电视就“光荣退休”了,静悄悄地在西里屋柜子上休息呢。

有彩电时,逐渐流行起卡拉OK,老家也逐渐配齐了音响麦克,在农闲时节,家里也成为家人和乡亲们一展歌喉的小舞台,通过这种歌唱训练,七公弟弟后来经过比赛,还成了某985大学“校园十大歌手”之一。

随着科技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到了2000年代,老家的大彩电又换成了液晶大屏幕彩电,不过孩子们在老家看电视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电视除了具有休闲功能,还能通过它学到不少科技文化知识。七公记得当年有个每天讲汉字的节目,通过它学到了不少篆字和文字的发展历史,还有一些书法和棋类等节目,培养起不少兴趣爱好。另外,通过收看新闻联播、动物世界、自然地理等节目,让人进一步打开了眼界。

电视可以说是居家生活就可以收看的“电影”,在过去成为人们的家常谈资,尤其到了除夕,全家一边吃年夜饭,一边收看“春晚”,更是营造了浓浓的亲情氛围……

今天看,尽管手机、电脑等更为普及了,但电视仍然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扮演着一定角色或发挥着余热,而老家的电视依然在七公心目中“珍藏”。生活就是这样,一边在继续往前走,一边如电视般帧帧回放,而不忘昨天、珍视今天、展望明天,这也是平凡人的生活历程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