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洪日的头像

洪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0/07
分享

赶集

七公儿时在辽南老家,常随父母赶集,至今想起,仍有不少回味,今天,咱们就唠唠赶集的事儿。

先简说集市的历史。《周易》有言:“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在我们古代农业社会里,人们有易物和以一般等价物(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需求,在城市里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井市,而在乡间十里八村附近,在约定俗成的日子里,集中到某个地方进行交易,这个地方就是农村的市集或集市,周朝时称之为市,唐宋时称之为草市。历史上,北方地区对集市或市集亦称之为集,南方一些地区称之为圩(音xū)、墟,西南地区有称之为街、场等,因此,赶集也就有了赶圩(墟)、趁圩(墟)、赶街、赶场等称呼,具有民间商品(服务)交易为主,兼具民间娱乐等特点。

再说距离七公老家最近的集市,它位于当地主干河外一座小火车站旁,场所经历过镇里(过去叫公社)主街路边、火车站前广场和废弃学校空场等多个地方。1980年代,当年这个集市的地面都是土路,无水泥和板油路面,若赶上下雨坏天,虽然有四角立柱搭建塑料棚的,但总体上防风挡雨比较麻烦。

这个集市过去多为地摊,后来逐渐多了固定床位或档口,感觉好接地气。当时,集市附近多有平房、瓦房,而楼房很少,印象最深的,是主街附近有一处二楼商店,到赶集的时候,七公常到那里去购买小人书和其它书籍,记得在那买过一本厚厚的《一千零一夜》,后来这本书如漂流瓶一样,不知传到谁手里了。

七公父母当年常到集市上卖玻璃画和葡萄,尤其家里龙眼和巨峰葡萄成熟时,爸爸在天没亮的时候,趁着露水早早起来,在家里院中葡萄架下剪满、穿插、堆叠出两大筐葡萄,合计一百几十斤,再等爸爸吃过妈妈做好的荷包蛋,挑上扁担,沿山间小路就出发了,经过六七里高低起伏,趟河或过桥,一路略作几次停顿,至东方渐露鱼肚白,就到集市了。父亲当年培育的葡萄粒大味甜,卖相好,有人一次包圆买下后,就乘绿皮火车,到县(市)里转卖去了。

家里没买自行车时,赶集主要靠步行,如果点子好,还可能碰上乡亲的胶轮大车,这很容易让七公想起郭颂先生演唱的《越走越亮堂》:“大鞭子一呀甩嘎嘎地响哎,七挂大车下了岗哎……”

当年赶集,除了坐牛马驴骡拉的大胶轮车外,还有乘坐农用手扶拖拉机的时候,如果您在路上遇到,远远就会听到“咚咚咚……铛铛铛……”的声响,因此,老家当地也称这种拖拉机为“噗噜球”,感觉好形象,尤其用手动摇把启动发动机时,那“突突突……”的声音,简直就是“震耳欲聋”了。坐上后,那手扶拖拉机手和一众乘车赶集人员,就更是一路“颠簸”呦,哈哈哈。后来,当地更多可见自行车、摩托车、机动三轮车、过路停站的小面包车等等,赶集就更加热热闹闹、摩肩擦踵、人声鼎沸了。

当年大集上所卖的东西,主要源产当地,包产到户时,满足上交公粮后,有人到集市上卖出一些自产粗杂粮的,另外购回一些大米、挂面、白面、豆制品等细制主副食。当时肉禽蛋类消费也逐渐增多,一斤猪肉大约一元左右。随着异地商品交流增强,市场上的菜品也逐渐增多,除了常见当地传统的蔬菜、野生蘑菇、家庭作坊所做食品外,又出现了一些外地运输过来或本地培育的新品种。

七公印象深的,当年集市上还有买卖门帘的,早期门帘是用当地的草珠子串成的,后来门帘有了用挂历纸卷成珠勒子,用尼龙丝线或金属连环串成的,再后来,有的用塑料或琉璃仿水晶等制成。当时卖自制工具(农具)的也不少,有的售卖者本身就是铁匠、木匠、篾匠等手艺人,现在多是规模化、自动化生产,在一些五金杂货铺里就能买到。

老家集市上卖货,过去一般都需要用到杆秤,由秤杆、秤星、提绳、秤盘或秤钩、秤砣等构成,称重时秤杆略微高低一点是常有的事儿,有的买卖双方,就此可能纠结一会儿,有的买家用自带杆秤再校验一遍。买卖成交需要算账,有用口算、笔头、算盘、计算器的,也有用石头或树枝随地划算的,用电子秤那是稍晚的事儿。

对于过重货物的称量,主要采用地秤,还有用“大杆秤”的,秤杆有镐把一般粗长,称重时需要几个人配合,不知您见过没?大杆秤适合称重麻袋装的粮食或年猪之类上百斤、几百斤重的东西,现在很少有人看到了,在一些民俗展览中可能碰到。

当年赶集,少见手拎小塑料袋的,主要使用的是大容量麻袋、大塑料包装袋、编织袋、帆布包之类的,如果谁用上了黑又亮的人造革皮包,那就让人羡慕了。

这里重点唠一下当时人们的穿着,可以说老家的集市就是一条流动的服饰之河。1980年代初期,人们服饰的总体色调以蓝、灰、绿、黑为主,后来服饰色调和款式逐渐增多。服装材料主要以棉布、亚麻布、混纺布、的确良等为主,毛料则比较贵重。在老家集市附近的商店里,这些布料有成卷量尺寸卖的,家母若到集市上买回家,空闲时就给孩子们用家里的缝纫机或请后来的裁缝铺缝制衣服,尤其到了春节前,家里每人必做新衣,如果再拥有集市上买的一板板小鞭、一扎扎二踢脚、窜天猴、魔术弹、闪光雷等,只要保证安全,小伙伴们更是美透了。

当年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们,大多穿着朴素,间或穿插一些女士们多姿多彩的头巾。细瞧,人们除了穿着一些传统便服,成年男装中还流行一种干部服,与中山装有点类似,不过衣服是翻领的,上衣有的明兜,有的暗兜,如果配上一管钢笔,那在当时老带劲儿了。当年还流行穿家织毛衣,成了“女红”们竞技的舞台,甚至也有“男红”加入其中。除了毛衣,还有套帽、围巾、手套等织物,成为当时人们美化生活的点缀。

再看,集市上穿夹克衫、西装的也在增多,穿西服有配衬衫、毛衣且不打领带的,是当时比较普遍的穿法,还有少数穿着风衣,风度翩翩,印象也挺深刻。

1980年代的穿着打扮也有追求时尚的,如配有波浪头、墨镜、牛仔服、尖头鞋、高跟鞋、手提双卡录音机等,若在集市上逛一圈,那“回头率”就不用多说了,不过这一行头到学校肯定是不行的。当时还流行过蝙蝠衫、红裙子、踏脚裤和运动服等,这些在集市上也能看到,为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或女士们提供了更多选择。

在1980年代初期,如果您在夏天逛逛七公老家的集市,还会看到头戴宽边草帽、身穿跨栏背心(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之为“裲裆”,也写作“两裆”)或穿海魂衫的人们,这类形象可以追溯到更早,感觉这与一些影视形象差不多,也是艺术形象来源于历史和生活吧。

从1980年代至今,随着七公老家公路铁路交通、城镇(市)化、旅游、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集市有了进一步专业化、规模化、多点开花的新发展,过去的地摊集市逐渐转化成以档口、商铺、小卖店、超市、商场等为主的新布局,有的形成比较集中的农贸市场或独特品类、品牌的专业化市场,其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已经扩展到更广更深的地域或领域,固定日期的墟集更是变成了“日日大吉”,这为当地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

地摊集市作为集市的初级阶段,在进一步规范管理前提下,也是今天成熟市场的有益补充,这在七公老家的日常生活和人们心目中依然有所留存,也吸引着一些外地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如果您到此一游,最起码,那刚捕捞上市活蹦乱跳的海鲜,还在瞧着您呢。

赶集至此,七公道一声:辽南大集欢迎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