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洪日的头像

洪日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0/15
分享

话说“梅菜”

七公与许多人一样,平时主要吃应季蔬菜,有时也吃一些干菜,其中“梅菜”是通行南北、富有饮食特色的一种。梅菜也称“梅干菜”,是经过日光晾晒、阴干晾晒或高温烘烤的食材。

在我国北方冬季,古人吃到新鲜蔬菜比较麻烦,而晾晒、烘烤干菜则简单易行,便于长期保存,既可充饥,口味也相当可以。干菜与腌菜(古称“菹”)类似,都得到了古人重视,如果细溯历史,至少在西周时期,从宫廷到民间,已经有了制作干菜的方法。

制作和享用干菜,并不局限于北方,南方地区同样喜欢。梅菜与肉类组合,可以制成经典的“梅菜扣肉”,这是一种“正气菜”。如果您吃过食堂,看看“梅菜扣肉”的欢迎程度,就会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您品,它黏糯适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开胃解馋,养胃健脾,不燥不湿,如果端上米饭,那下饭的速度可谓“噌噌噌”“唰唰唰”了。

梅菜扣肉作为“硬菜”之一,是节假日休闲和招待亲朋的重要菜品,尤其在江浙、岭南、湖南、江西等地,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只是各地制作工艺、口味等略有不同,如有的偏甜,有的偏咸,有的混有咸甜结合的味道。

当然,配合梅菜,不局限于扣肉,还可以做成梅菜炒肉沫、梅菜炖肉、梅菜烧鸡翅、梅菜烧鸡脚、梅菜烧豆皮、梅菜蒸咸蛋、梅菜包子、梅菜馅饼、梅菜香肠焖饭等,具体做法就不细说了,咱们重点探讨一下“梅菜扣肉”吧。

关于“梅菜扣肉”的诞生,距今有上千年历史。以前说过,宋代“大文豪”兼“美食家”的东坡先生初创了“东坡肉”,而“梅菜扣肉”据说也是东坡先生初创的。

当年东坡先生到岭南惠州就任时,曾派两位大厨到杭州深造厨艺,回来后,他让两位厨师把惠州当地的“梅菜”与猪肉做在一起,待“出笼”一品,东坡眼睛放光,感觉那那回味可谓“绕梁三日”了,于是乎,“梅菜扣肉”就这样“星星之火”发扬光大了。

东坡先生初创“梅菜扣肉”有其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这既与东坡辗转各地的经历有关,也与宋代的时代因素相关。

东坡任职湖北黄州、江浙杭州期间,初创“东坡肉”;任职山东期间,经历过鲁菜扣肉;任职岭南惠州期间,对梅菜有所研究;同时,宋代的猪肉需求变化与当时北方形势有关,在肉类结构上,猪肉替代羊肉等作用提高,同时其养殖加工处理工艺也有所改善。

咱们转说“梅菜“,这里有个传说,说是客家人从中原一带南迁过程中,有位卢姓人家生活得特别苦,为了养活一众老小,卢夫人可谓操碎了心。有一天,她到河边洗衣服,也有说她下田劳作时,回想起南迁之艰辛,不禁潸然泪下。就在此时,一位仙女出现,给了卢夫人一包菜种。卢夫人致谢,问其称呼,女子答:“广济苍生,何劳报答,姓梅是也。”卢夫人回家后,与丈夫商量好按时种下此种菜籽,后来喜获丰收,其营养味道都非常好,自此得以传播推广,救人无数。人们探其究竟,卢夫人称:有“梅仙姑”赠送菜种之故。以此感念,人们便将此菜称为“梅菜”了。

实际上,梅菜并不是单一蔬菜的干品,可以由雪里蕻(又称雪里红、雪里翁、雪菜等)、芥菜或小白菜等干制而成。也有的地方用萝卜缨子、榨菜叶等食材加工制成,但略有苦味,品质比雪里蕻、芥菜、小白菜等略差一些。

也许有人问:用大白菜制作梅菜行否?答曰:“不太适合。”因为大白菜水分太大 ,不易晾晒,再有大白菜绿叶太少,菜梆子太大,即使做好了,那与传统梅菜的感觉也相差老远。

至于古代大白菜的出现,那是后来的事儿。刚开始的时候,白菜前身叫“菘菜”,比较瘦薄,涉及与小白菜、芜菁等结合,还未进化到“大白菜”阶段,这时做成梅菜的效果应该还可以。

实际上,绿叶类蔬菜只要水分较少的,都可尝试做成梅菜,至于味道口感如何,七公保不了一致标准。

再说“梅菜扣肉”,从其造型、色泽和烹饪方法等角度看,人们往往赋予它“团团圆圆”“红袍添喜”“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等美好寓意,这是民俗传承,饱含着浓浓的乡情与亲情意味,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与期待。

有的朋友可能更关心“梅菜”和“梅菜扣肉”的做法,这里先说“梅干菜”。一是选菜、脱水和焯水。要选择多叶少水的菜叶进行洗净。然后晾晒菜叶,脱水发蔫至六成干 ,要剪掉菜根。再用热水焯几下发蔫的菜叶,进行断生,每把焯30秒左右。

其次是黄化和发酵。菜叶在干净容器内封闭盖好,进行黄化,焖上一夜或选择黄化2个小时;可用盐巴揉搓菜叶,挤出菜汁,装入净罐,密闭发酵20天。

再是晾晒和“三蒸三晒”。先晾晒至八成干,然后进行“三蒸三晒”,这是富有特点而又复杂的重要一步,虽然“两蒸两晒”未必不可,但是多次蒸晒的梅菜,其色泽和味道会更为浓郁。第一蒸时,大火每锅蒸15—30分钟;第一晒,至八成干,开始上色,基本无梅菜味;第二蒸,用大火每锅蒸15—30分钟;第二晒,至八成干,色渐深,有梅菜味;第三蒸,大火每锅蒸15—30分钟;加盐或不加盐对菜叶进行揉搓,然后进行第三晒,若全干储存,或至八成干发酵,色泽会更深。

最后是保存和取用。晒干后,进行干燥保存,可随时做菜取用;若未进行盐巴揉搓菜叶、挤出菜汁和密闭发酵,则本步骤可采用八成干菜叶,层层加盐,干净入坛,密闭发酵20天后,随时做菜取用。

再说“梅菜扣肉”比较传统的做法。先用冷水泡发梅菜,泡10小时左右,完全发开,注意清理沙草等杂物,经多次换水,淘洗干净。

选厚三层五花肉切方,洗净,然后煮肉方,锅内放清水和大块五花肉,放料酒、姜片、葱段、香叶等,用大火煮开,撇去浮沫,转中火约30分钟,煮至筷子能扎透为止。肉汤要保留,以备炒炖梅菜时使用。

肉方上色。取出熟肉方,放置案板上,皮朝上,趁热从肉方表皮处用竹签多处扎眼,皮面溢出的油脂水分须用吸油纸吸走,趁热在皮表均匀涂抹老抽酱油,按摩约10分钟,颜色不需太深。

炒炖梅菜。握干水发梅菜,约用10分钟,小火把梅菜炒散,取出;在炒锅中放入油、桂皮、八角、葱姜等进行炒香,再加入已炒散的梅菜,进行大火爆炒,至出香,然后放料酒、生抽,再放肉汤、老抽调色,加精盐(也有放豆腐乳的)、鸡精、白糖或冰糖,小火炖30分钟左右,放置备用。

炸(煎)肉方。炒锅放油,均匀搅动,加温至放筷子冒泡,进行炸(煎)肉方,皮面在下,炸(煎)至金黄,肉方其它面是否炸(煎)皆可。注意炒锅带盖,防止溅伤。

切片。刀切炸(煎)后的肉方呈片状,切厚切薄随自己喜好,建议尽量切厚一点儿,便于蒸制和上筷。

入盆。排叠斜放,肉皮朝下,排满后若有剩余,再摆周边和中间;肉片摆好后,放入炒炖好的梅菜,含汤汁。

蒸制装盘。入高压锅蒸约40分钟,或入蒸锅约蒸2小时,出锅后倒出汤汁另用(此步骤也可省略,但成品观感和口味略寡淡一些),菜盆进行倒扣装盘,翻转时要干净利落些。

最后浇汁。对出锅装盘倒出的汤汁,进行勾芡浓缩,色味俱浓时进行浇盘。

总结一下,中餐是门既可简单实用、也可精致复杂的生活艺术,通过探讨“梅菜”及相关菜品,能够从一点一滴切身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如果您感兴趣,咱们有机会进一步交流学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