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洪日的头像

洪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29
分享

老家的米酒

在1980-1990年代,一到春节前后,家在辽南小山村的七公父母,就会用自家酿造的缸装米酒,经电热壶加温,再加上母亲做的十几道可口饭菜,炕上地下,摆上三两圆桌方桌,用小碗、二大碗、口杯或高脚杯等,推杯换盏,招待乡里乡亲或远方亲朋,立刻形成“把酒话桑麻”“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氛围,真可谓其乐融融了。

当时老家自酿米酒比较普遍,除了劳累之余饮用,在当地礼仪活动、中医药用、中餐配料等方面也发挥着独特作用。

七公在此言及米酒,并不是说无论何种情况都提倡饮酒,而主要是从历史文化角度,整理回顾一下米酒的民间传承和影响。

酿造米酒在我国可追溯到“神农时代”,已经有七千多年的历史。米酒在早期称为“酒醪(音jiǔ láo,指汁滓混合的酒”、“秫酒(音shú jiǔ,指有黏性的谷物酿造的酒)”或“醴(音lǐ,指甜酒)”等。据说在夏朝,出现仪狄(夏禹时期一位掌管酒的大臣)和杜康(又称少康,夏朝国君)两位与酒有关的大人物,他们都擅长酿造米酒,后人尊称两者为酿酒行业的“祖师爷”。如今,我们更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米酒的酿造已经成为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值得一定探讨。

对于比较成熟的酿造米酒技术,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当时酿酒实现了从单式发酵酒向复式发酵酒的突破。尤其到了周朝,还形成了一套更加完善而规范严格的酒礼,涉及酒、酒器(盛酒器和饮酒器等)、饮酒仪节(乡饮酒礼和燕礼等)等礼仪程序或制度。

古今历史上,人们注意到酒的正反两方面作用,强调“内外德仪”“饮酒以德”,对饮酒失德、违规违法行为严加批判和惩处。酒礼伴随祭祀、礼乐等文化,在后世几千年或有增损,可谓影响深远。从考古实物看,在1970年代,我国在一战国墓密闭青铜器中,发现过米酒,有一定酒精度数,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米酒实物。

到了汉末,以曹操为代表,发明或改进了进一步成熟的酿造米酒方法,他曾总结《奏上九酝酒法》进呈给汉献帝,其酿酒规范性在后世得以延续好多代、好多年。

到了唐代,人们发明了高温煮酒和低温加热的方法,使酿酒的杀菌效果、酒的保存、质量稳定性、度数提高等,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采用低温加热处理方法,能够保证米酒口味基本不受影响。

米酒一般也习惯称之为“黄酒”,在唐诗中就有“鹅儿黄”“琥珀光”等称呼。到了宋元时期,米酒已经达到比较标准的黄酒状态,这是中国古代“米酒”经历“绿酒”(又称“绿醽”,音lǜ líng)、“浊酒”(古代也称之为自然发酵的“白酒”,而非现今的蒸馏“白酒”)、“清酒”等几个阶段后出现的类型。如果不纠结于米酒具体过渡颜色,从广义上说,“米酒”约略可称之为“黄酒”,也可以说,黄酒是米酒的典型代表之一,是米酒发展到比较成熟阶段的产物。

七公亲历,家父在辽南老家酿造米酒时,使用的原料主要有大黄米(古称“黍”,又称“糜子”)、糯米(北方又称“江米”)、黏小米(古称“稷”的一个特殊品种)、黏高粱等几种,这些谷物黏性强,出酒率高,酒的口味、品质特别好。七公问过“度姑娘”,她介绍说:酿造米酒还可以采用水稻(南方籼米、北方粳米)、玉米、地瓜等,用这些农作物酿酒,七公父母还真没试过。

老家自酿的米酒酒精度数一般在十几度到二十度左右,比啤酒高不了几度,不像蒸馏“白酒”那么烈,喝起来后劲悠长,感觉热乎乎的。据父亲回忆,过去辽南老一辈人,经常在家摆上小桌,在热乎乎的炕头上喝上黄酒,特别赶上节日,一喝就挪不动桌,脸儿往往红扑扑的。据说黄酒所含的营养元素较多,对人的健康有一定好处。

老家的米酒过去常在入冬年前开始酿造,七公当时记忆力好,对家酿米酒流程比较了解,细想如在眼前,在此与您分享:

家酿米酒从发酵大致过程看,分成糖化和醇化两大阶段。刚开始是发酵糖化阶段,产生的液体刚开始呈乳白色,甜度高,基本没有酒精度数;伴随逐渐发酵,开始醇化,酒精随之产生并增多,酒液色彩逐渐加深,多呈棕红、琥珀、浅黄等颜色,这与化学反应、含水量、酒曲颜色、谷物颜色、蒸煮备料上色、工艺流程等都有关系,总体看,颜色呈现或深或浅的黄棕红色,因此“黄酒”之称自在情理之中。

对于七公父母酿造米酒的具体步骤,以大黄米为例,可以分成以下几步,简介如下:

头一天晚上,先把大黄米用大井清水泡一下,以泡透不出现白心为准。要注意用水泡透,若不泡透,容易造成夹生,下缸后不利于淀粉充分糖化。如果泡得过火也不行,大黄米容易泡碎,黏度也会下降,影响出酒品质。

再用大锅或蒸锅蒸煮大黄米,蒸煮要熟,不可夹生,也不可过稀,如果过稀成黏团或黏糊糊状,容易造成初期曲霉糖化、搅缸、后期酵母酒化形成的酒醪或类似白酒的酒醅不均匀,容易导致发酸,最好呈现相对独立的熟透颗粒状。

煮黄米时,锅底最好形成未糊的锅巴,呈现出棕黄或金黄色,有利于酿酒时上色,如果锅巴色深发糊,会带有一定苦味。再倒出来晾凉,按七公父亲酿酒的经验,拌酒曲(又称“酒粬”,原始的酿酒用曲、蘖或曲蘖混合物)和下缸时,不可超过三十摄氏度,若太高温度,会使发酵速度过快,可能把曲霉和酵母烫坏。

准备酒曲,有麦曲、小曲、红曲等酒曲(含曲霉和酵母)可供选择。酒曲块有的品种做成砖头形,有的像大厚圆饼形,须把酒曲块砸碎碾细,用筛子筛出细末。有的酒曲如红曲,直接就是小颗粒状,可以直接使用。

然后,一层层把酒曲粉末撒到晾温的熟黄米上,和一层撒一层,直到把熟米与酒曲均匀和开。

应提前用清水清洗大陶缸,不可沾染油盐等物质,最好用沸水或用高度白酒对陶缸进行杀菌,有利于发酵时不污染不变坏。

在缸底撒一层酒曲,再把和好酒曲的大黄米即酒饭放入缸中,为提高酒精度数,有时可以添加适量高度白酒。

记得父亲在缸中酒饭中间,要掏出一个大洞,有的可以放一个竖筒子状用细密柳条编制的“酒篓”(当地俗称“酒抽子”),酒饭周边用手拍平,为下步澄清观察酒水所用。然后封住陶缸盖,用大棉被盖好。

酒饭入缸后,需置几个小时,然后迅速进入糖化阶段,经历两三天,出现乳白色汤水后,用木棍或木耙进行若干次“搅缸”。然后,逐渐进入慢速发酵、酒化(生成食用乙醇)阶段。

继续发酵时,要注意监测发酵温度,如果室温小于十摄氏度,需要软火慢烤,给酒缸加温,温度过高也不行,否则容易做坏发酸,室温最好控制在二十五六摄氏度以下。七公记得有一年冬天酿酒室温太低,于是父母在屋内用火盆拢起炭火,最终达到了酒缸发酵的要求。

观察品尝“酒抽子”中的酒液和周围酒糟颜色、酸度、酒精度、口味等品质,按经验,如果酸度超过百分之五,这就说明做坏了,有人往酒液里加糖,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有仪器可以测量酸度,监测水平更准了。

舀出酒液,有的地方进行袋装酒槽(酒醪或酒醅)进行压榨,压出的酒液放置到容器中,进行进一步沉淀澄清、发酵和醇化,待酒液品质达到特佳效果时,可以对酒液进行加温,起到杀菌和固化米酒品质的作用。

从以上做酒开始,经历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温热饮用了,但不宜煮沸。

经过以上几步做出的是米酒,在老家叫“头茬酒”(俗称“头淋子”,“淋”发lìn音,“过滤”的意思),若细品,其味道醇厚,苦辣酸甜俱全,也许这就是“酒如人生”吧。如果“头茬酒”喝完了,可以继续添加新的熟透大黄米和新的酒曲,并与“头茬酒”剩下的酒糟进行充分混合,这样产生的米酒就叫“二茬酒”(俗称“二淋子”),其口感寡淡一些,其酒液品质较“头茬酒”略差一些,做不好更容易发酸。

至于保存米酒,其容器类型有很多,包括食品级的塑料桶、陶瓷坛、玻璃罐、玻璃瓶等等,其中塑料桶多用于米酒周转或临时存放;玻璃罐多用于中药材泡酒或随时饮用,有一定的观赏趣味;用较小的陶瓷坛存放米酒,木塞蜡封,也方便饮用,且有意趣,就是观察酒质变化不方便一些;用大陶瓷坛存放米酒,就其酒的品质而言,比用小陶瓷坛好一些,但选择时注意大坛的质量,若质量不好,可能比小陶瓷坛容易出现裂纹渗漏现象;一般用普通大小玻璃酒瓶装米酒,方便存放和随时取用。

在选择饮用方面,一般酒量小的人或女子,更喜欢十几酒精度的甜味米酒;酒量大的或年纪大的一些男子,往往喜欢澄清出来二次发酵的米酒,这样的米酒甜度下降,酒精度数略提高一些。

这些家酿米酒的方法,包含了古已有之的技艺传承,也是七公父母多年酿造米酒经验的总结。回头想想,当年父母一做米酒就是一二百斤,对“头茬酒”,一斤大黄米大约出酒一斤,成本还是蛮高的。

随着时代发展,七公老家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酿米酒越发少见了,但在市场上可以购买到更标准化、更安全卫生的品牌米酒,如绍兴出产的黄酒等。

总之,老家的米酒所蕴含的历史技艺、民俗文化和人间真情,值得去回味、记载、珍惜和分享。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