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洪日的头像

洪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11/30
分享

漫谈“鸟瞰视角”

人们常说看待事物和现象有日常视角、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这样的称呼未免有点抽象,若涉宏观视角,总结成形象化的“鸟瞰视角”,确有形象生动、源远流长之感。

“鸟瞰视角”可追溯到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周先生及其后学那里。

人们尊称庄周先生为“庄子”,他写过同名著作《庄子》,又称《南华经》,其中的内篇首篇叫《逍遥游》,该篇在思想艺术上,可谓《庄子》一书的典型代表。

《逍遥游》文中提到战国时期,齐国有本类似《山海经》的书叫《齐谐》,记载了好多稀奇古怪的事儿,其中有个故事讲到:有一种大鹏鸟,它往南方大海迁徙的时候,用翅膀扑腾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波浪,能借着旋风,盘旋飞上九万里的高空,乘六月风离开北海。

这“鹏”是什么?我们又称它为大鹏、大鹏鸟,易与大鹏展翅等意象联系起来。大鹏是雄鹰吗?您这也太小瞧它了,雄鹰连大鹏身上的一根羽毛都不及,那这“鹏”到底有多大呢?

按照庄周的说法,这“鹏”是由“鲲”演变而来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据此,这“鹏”可以说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大的一种鸟了。按照中国古代一些典籍说法,“鹏”字就是“凤”的古字,凤飞,万鸟从之,“朋鸟”即“鹏”即“凤”。我们可以推测,这大鹏与凤凰作为一种鸟之图腾,本为一体,只是后来理解上分别叙说罢了。

提了这么多,我们想要说什么?除了《庄子》道出了我们古人,以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了高度形象化的思想境界,也提供给我们有益的视角启发,这就是“鸟瞰视角”。

历史上,从墨子与鲁班发明的风筝,就可以看出我们古人“鸟瞰视角”的追求。

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登高望远时,也可体会到“鸟瞰视角”的存在。杜甫《望岳》诗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到了元末明初,有位叫“万户”(原名陶广义)的发明家,他善于研制发明火器,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上高天的人,被誉为“世界航天第一人”。朱元璋赐其“成道”名,封赏其“万户”,因此人们又称之“陶成道”或“万户”。

万户发明了大飞鸟“火箭”等,虽然最终以上天失败而牺牲,但真可谓“鸟瞰视角”的践行者和勇士,月球上有座环形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就是以“万户”进行命名纪念的。

在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先生,曾两度“鸟瞰”黄山,叹曰:“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七公也曾登临过许多大山,有感一句:“众岳诚邀天下客,舒眉展袖望云端。”

发展到今天,我们的科技日益发达,凡是天上飞的、水下游的,如热气球、飞机、火箭、卫星、宇宙飞船、太空望远镜、潜水艇等等,都有助于我们更广阔地展开“鸟瞰视角”。

对于热爱摄影的朋友们,航拍也是一种“鸟瞰视角”艺术,这里重点一叙。

航拍,也叫空拍、空中摄影或航空摄影等。“鸟瞰”航拍的历史,非常短,与庄周、鲁班那会儿比较,差了2000多年。

航拍最早的那张照片是法国著名作家、漫画家、摄影家费利克斯·纳达尔(原名“加斯帕德·费利克斯·图尔纳雄”,Gaspard-FelixTournachon,1820-1910)于1858年末拍摄的。在那一年12月份,他驾乘氢气球跳出山外,在巴黎市郊上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空拍摄影作品《迷失》,只可惜该作品真的“迷失”,即失传了。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杜米埃画了一幅《纳达尔把摄影提高到艺术的高度》,留下了纳达尔在气球上拍摄巴黎的画面。

而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空拍照片,名叫“Boston, as the Eagle and the Wild Goose See It”,它拍于1860年10月,由美国摄影师布莱克(James Wallace Black)与热气球先驱Samuel Archer King,共同乘坐热气球,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街区上空拍摄的,而那时,飞机还没出现呢。

今天,我们在摄影航拍技术上已获得新的突破。对于许多热爱摄影的朋友们来说,最近这些年,“微拍”和“航拍”越来越火,“微拍”纤毫毕现、细致得入微入渺,有的已经成为超现实的艺术,而“航拍”犹如“鸟瞰”鲲鹏之逍遥,直追视通六合八荒之境。“微拍”与“航拍”两个视角如此不同,却又殊途同归,产生了新奇、优美、壮美抑或震撼等艺术效果。

“鸟瞰视角”伴随人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进步,迁移、融入到我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中,助力我们更好地发现美、再现美、表达美和创造美,也促成我们进一步开拓视野,不断融入自然与社会、宇宙与人生的历程中,实现不断地自我超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