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南乡间生活,七公童年遇到过好多有意思的活物,其中就包括蛙类,印象特别深的,有一种叫“气鼓子”的,值得重点一提。
气鼓子作为一种蛙类俗称,问了下度娘,她老人家说这小家伙的正规名字叫北方狭口蛙,生活区域挺广,在我国好多省份都有,当年真不知它的大名,就知道它和普通青蛙、癞蛤蟆肯定是亲戚。
成年气鼓子的个头比乒乓球略大一点儿,整体长得光滑顺溜,或灰,或褐,或黑不溜丢等。
它的脾气特别大,若拿小木棍往它身上轻轻一敲,立马就膨胀得像是孩子鼓腮、河豚鼓刺、猫儿炸毛、馒头发面一样,同时有的口中吱吱作响,有点像耗子的叫声。敲它的劲儿不能太大,如果真敲得离谱,据说它就可能几天几夜不吃不喝了。
它略微生气时,四条腿往身板儿底下内侧收缩,眼皮有一搭没一搭地不理会你;上了档次的生气,它的四肢就会直挺起来,象是四个小树杈架起一面小鼓,可能是为了吓唬对手而虚张声势吧,不过确实有点牛气冲天的架势,若想给它翻个底儿朝天可不容易,见识过它那牢牢抓地、超级平衡的能力。也有人说,它那气鼓鼓的形象,是猪鼻子插葱装大象,是为了迷惑蛇类等天敌难以下口,不过在利齿之下,或在更大天敌前,这一点儿都不够看,而在我们面前,气鼓子则是个受保护的、有益的、外加几分小可爱的动物,咱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只是为童年平添了几分趣事。
气鼓子活动非常慢,以爬为主,没见过有跳过一公分的,跟普通青蛙跳跃能力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甚至连癞蛤蟆的功夫都赶不上。气鼓子懒散惯了,即使遇人,能爬则爬,有点龟行的味道,快爬就算是对得起观众了,实在爬不动,它就停步摆烂,干生闷气,如果不理它,它气鼓鼓的身子,一会儿就瘪下去了,有时,它的后屁屁会明显放气,哈哈,这比貔貅消化不良舒服多了。
气鼓子之所以可爱,也和它的体型体态有关。它吻部外端尖中带圆,两个鼻孔和眼睛都是间距窄窄的,向外凸起,头部紧连着身子,几乎没有脖子,越往身后越加宽阔,有点象倒了角的三角铁,又像一滩荷包蛋,更神似冰墩墩或缩小版的肥橘猫,浑身肉肉颤颤微微,憨憨地蛮是可爱劲儿。
气鼓子背部肤色多呈浅灰、深棕或近黑色等,几乎没有明显的疣粒,也有的背部点缀银灰斑、深浅褐斑、侧面金黄纹路等。气鼓子腹部肤色要淡一些,有的呈肉色,有的青白色,相较背部皮肤要薄不少,细看,能感其脏腑的律动。
雄性气鼓子下颌皮肤特别薄,有人叫它声囊、气囊或鸣囊,鸣叫时,充气的身体一回缩,紧跟着整个声囊就是一鼓,如此循环往复。鼓起的声囊,有的色深,有的清白得近乎半透明,与吹起的泡泡糖差不多。儿时想,如果这囊用针扎一下,那是啥效果,不过,这是个恶念,如果真做了,那就太损了,这将严重影响蛙类呼吸,也影响其求偶,最终虽然可能自愈,但也有增加感染和死亡的风险。
气鼓子显现尊容,多发生在夏季雨后,一般躲在水坑、水沟、水田等湿地或有湿木烂叶的草丛、石缝、树洞等处。尤其在辽南乡间,过去家家户户院中一角,几乎都有用石头砌墙、合围垒成的猪圈。特别到了高温雨季,猪圈棚台下的坑里就会积满雨水,味道虽不咋地,但气鼓子能忍,不知怎么就钻进汤里,有时露头,有时全身鼓气,四肢伸直,如同羊皮筏子,平漂在水面上,开始放心地与二师兄比邻相谈了。高兴时,气鼓子还会在猪圈坑水里靠岸扶墙,鼓上一曲,不一会儿,整个村子就蛙声一片了。
气鼓子的鸣叫声特别大,几乎几百米外就能听到,应该不输于牛蛙吧。这种鸣叫刚起头时,有点象领唱,然后波及到齐鸣合唱,由杂乱无章转到节奏出奇地一致,这可能让人想到摆锤同频、萤火虫群闪群灭、人群同步打哈欠、同频鼓掌等现象,甚至可以想到宇观下的星系运转、渺观下的超距量子纠缠等同步同频现象,这对科学研究和生活等都应该有所启示。可以设想,当年一个苹果落到牛顿头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如果一只气鼓子落到爱因斯坦头上,那会生发什么呢?恐怕就不会局限于相对论吧,哈哈。
有点跑题了,还回到气鼓子的鸣叫声,那可真是喜厌参半,对于当年好玩的孩子们来说,这种蛙鸣不啻于大自然动听的音乐和美妙的诗篇,蕴含着丰富的平平仄仄、婉婉转转、起起伏伏与和声谐乐,而对于需要休息的人们,这鼓噪之鸣,无异于经历一场场喧嚣,从雨后白天一直持续到夜晚,整得人一直都不能夜会周公。可以想象,如果有小两口正值吵架,若恰恰配上窗前屋外气鼓子“呣啊”的助攻,那可真算上火上浇油了,无论合离,这气鼓子真都概不负责。
关于气鼓子的鸣叫声,粗听是“呣啊”“咕呱”乱叫,可有人细细辨听过,说是有规律地“棍儿”和“瓜儿”的声音,这里有民间故事为证: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山东某个村庄住着一对老夫妻,男的腿脚不太利索,走路需要凭借拐棍儿助力,女的在自家地里种有瓜果,可以补贴家用。
有一天,女的摘了几个瓜到河边去洗,一不小心,脚下一滑,秃噜到河里,扑腾着直喊救命,男的就在附近,听了立马赶到,手拿拐棍,一边说“棍儿棍儿”,一边伸向女的,女的一见岸上的瓜儿也要滚落河里,忙向男人喊“瓜儿瓜儿”,可最终男人也是脚下一滑,两人都溺水身亡了。可老天爷有眼呀,看到这么好的一对夫妻,怎么能说走就走呢,不行,我得救他们,不过让他们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已经不可能了,老天爷与众位臣工合计来合计去,就决定让夫妻俩当那里的蛙神吧,于是乎,夫妻俩就化身成为“气鼓子”蛙神了,对于这份工作,神仙夫妻俩比当年的弼马温做得确实好,人们从“棍儿棍儿”“瓜儿瓜儿”的叫声中,就能辨别出他俩的后代,并且历经开枝散叶,辗转到好多地方落地生根了,据说还有移居到国外呢。
气鼓子的叫声故事讲完了,咱们再唠几点。先说气鼓子身上分泌有好多粘液,这对锁住皮肤水分和促进皮肤呼吸多有好处,也对逃脱天敌和抱对儿排卵、孵化等有所助益。
气鼓子的四条短腿也挺有意思,前细后粗,后肢有力。面对天敌,遇到紧急情况,它可利用后腿猛地发力,后蹬出土洞,后退入洞,仅露出鼻子和眼睛观察敌情,若再一用力,整个身子就完全缩回没影了。
气鼓子主要活跃于高温雨季,地旱或天寒时,就需要藏起来休养生息或入洞冬眠了,咱们秋天起地瓜或土豆,或是在春天犁地的时候,可能会挖到它们,惊喜或惊吓之余,一定要手下留情哦。
日子年复一年地过,能看到气鼓子的机会实在不多,甚至有些孩子们根本就没见过,若得空儿,咱们就好好地寻找它们,认识它们,尊重它们,爱护它们,给它们,也给孩子们,留下更多美好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