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童年时期,经常踢鸡毛毽子,它的底座通常由几个大小差不多的古铜钱做成,中间的穿孔插上几根大公鸡的羽毛,紫红发亮,甚是抢眼,但孩子们往往忽略了毽子底座的魅力,现在回想起来,记得那底座大多是乾隆通宝、开元通宝之类的玩意儿摞成的,现在找是找不到了,就是清晰记得其中的开元通宝背面,往往铸有一条弯弯的月牙儿,习惯称它为“月牙纹”,也有说它像弯弯的眉毛,更有说它是“指甲痕”的,当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后来,经七公多番研究,发现这里面有好几个民间传说纠缠在一起,现在进行梳理,概括推理介绍给大家:
先说第一个传说。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德皇后,也称长孙皇后,她是宰相长孙无忌的妹妹,也就是唐高宗李治的母亲,是历史上出名的贤后。
据说在唐朝初年,有名的大臣、散文家、书法家欧阳询负责铸造“开元通宝”钱,《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开元钱之文,为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文字庄重、隽秀、挺拔,时称其工。”
欧阳询在向皇上李世民进呈开元通宝蜡样时,文德皇后在观赏时,一不留神,那纤纤玉手就在蜡样上留下了“指甲痕”,但皇后又不是一般人,任谁也不敢妄加改变,就在翻铸母钱、子钱时一并铸上了。唐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郑虔在《会粹》书中说:“询初进蜡样日,文德皇后掐一甲迹,故钱上有掐文。”
介绍第二个传说。故事情节与第一个故事差不多,只是故事的主角换成了唐高祖李渊的夫人“太穆皇后”窦氏,她生有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平阳昭公主,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外孙女,神武郡公窦毅的女儿,她的母亲为襄阳公主宇文氏。
传说毕竟是传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理解,如果用科学的逻辑和事实去推理验证,那“指甲痕”是“太穆皇后”留下的“杰作”有点说不通,因为唐朝是公元618年建立的,而“太穆皇后”在世时间是公元569—613年,那时是隋朝,唐朝还没建立呢。作为唐高祖李渊的妻子,到其二儿子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初年,才追谥为“太穆皇后”。不过,在一些看多了穿越剧的小伙伴们看来,却说得通,呵呵。
再介绍第三个传说。故事情节还是差不多,主角又换成了“杨贵妃”,这是为什么呢?哈哈,估计是杨贵妃与唐明皇太有故事了,在民间影响力实在是太爆了,况且那时还经历过“开元”盛世,与“开元通宝”自然而然就搭上了线,难怪有人把开元通宝背“指甲痕”称为“贵妃钱”了。
“贵妃钱”在历史上确实有号,金朝诗人李俊民在《翦爪》中写道:“袖里纤纤只合存,如何春笋不嫌髠(音kūn)。金钗坠后无因见,藏得开元一捻痕。”今天读起,净是感慨。
实际上,“开元通宝”最早铸行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这在王溥(公元922~982年)著《唐会要》卷八《泉货》中可以看到“武德四年七月十日,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从早期开元通宝版本上看,背“指甲痕”早就出现了,若说是杨贵妃掐的“指甲痕”,那是在李渊、李世民好几辈之后的事儿了,时间差得太远了。
最后介绍第四个传说。故事情节还是差不多,而故事的女主角更狠,谁呀?改成武则天武媚娘了。咱们还较真儿,实际上,武则天武媚娘与“指甲痕”根本就没啥大关系,但她与当时的货币经济、铜荒等情况关系倒不小,简单回顾一下。
公元666年初,唐代“二圣”高宗李治、天后武媚封禅泰山,同年改元“麟德”为“乾封”,并在泰山树立“双束碑”,意旨高宗与天后共创天地。
当时按新年号铸行乾封泉宝,以一当十,是唐朝推行的第二种货币。推行前,市面上开元通宝钱面临钱荒,推行乾封泉宝后,这种虚值大钱使用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谷帛腾贵,商贾不行”,人们还是惜用小钱,偏用大钱,特别是有的私铸大钱,其重量还不及官铸重量的一半。
大钱铸行不当是高宗时期物价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随后,乾封泉宝在铸行八个月后,便于次年停止行用。高宗李治曾下诏反省道:“采乾封之号,改铸新钱。静而思之,将为不可。”
而到了武则天晚年的时候,她于天寿三年(公元694年),在都城内铸立一根八棱大铜柱,据说高有九十尺,径一丈二尺,御笔题写“大周万国述德天枢”,为此熔化了27000贯流通铜钱,细算算,得27000*1000枚,那得多少。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记有:“铸天枢,工人毛婆罗造模,武三思为文,刻百官及四夷首领之名于其上,用铜铁二百万斤,买铜铁不足,赋民间农器以足之。”看了这些,您说说,这武则天还有心情再掐“指甲痕”吗,呵呵。
从工艺的角度看,如果故事框架基本是真的,那开元通宝的“指甲痕”不应该是向外凸起的,而是应该向下凹进去才对,况且开元通宝“指甲痕”还不止背上、背下、背左、背右有,而且一枚之上,“指甲痕”个数有的一个,有的多个,还有背月孕星等情况,若真是“指甲痕”,那这指甲也太狠了吧,能掐出一堆呀,简直就成了近视眼不戴眼镜望月亮——乱成一团喽。
结合唐朝后来的“会昌开元”(钱背多有铸地文字)、辽钱背日月纹、多个朝代大钱儿背文(如南宋铜钱背铸时间、铸地,清代背铸钱局等),我们反推开元通宝背“指甲痕”,可能性较大的还是用来区分铸钱炉别、铸地、兼具美化装饰等功能,也相当于有了一定“物勒工名”质量追溯保证等作用。
总结引申一下,民间传说虽不等于事实、史实与科学,却具有民俗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价值判断或多重意义,也启发激励我们,要以史为鉴,汲古融今,不断探索,不断奋斗,不断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