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渭北儒生的头像

渭北儒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10
分享

饸饹面

作为陕西土生土长的人,都对饸饹面不是很陌生。饸饹面在城市和农村,都有它们的身影。饸饹面是中国汉族的一款传统面食小吃,饸饹面是一款独特的面食小吃,是北方地区非常有名的风味小吃。北方许多地区都可以看到饸饹面的存在,当地人也是非常喜爱的。陕西地区各有特色的饸饹面,吃法也不大相同。而我今天呢!给大家说的是关中边缘,渭北高原北部,黄土高原的南边的山城铜川。

铜川是个山城,地理环境限制了城市的发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样的地方照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文文化,饮食文化,这里普遍都是山,地温差也大,农作物的成长也受到影响。小麦和玉米生长的周期也很长,小麦和玉米是这里常见的农作物。

面食,就在这里百花齐放,形式多变,面食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饸饹面,就是这里比较典型的面食。玉米、小麦把他们磨成粉,也是最适合做饸饹面的主要材料。

饸饹面,不是什么时间都能吃到的。在农村也是红白事上,才能遇到的稀罕饭食。而在我童年时光,闲暇无事,来到铜川郊区、村落,看到它独特的制作环节,无不让人称奇。一个压饸饹的床子,横在农村硕大的灶台上,一口大锅里翻滚着,往饸饹里浇的汤,香味从灶房飘到小院外,案板上摆放着豆腐切成的片,绿油油的韭菜被切成了末,红彤彤的辣椒面,浇上烧滚的菜籽油冒着热气,让人陶醉。几个农村老妇,在那里忙碌着,一个烧火、一个和面、一个原地待命清洗着饸烙床子,做着准备。

灶房间蒸汽缭绕,人员穿梭忙碌着。农户院子里,摆满了桌子和条凳,人流涌动的小院,成为了小村的中心,老人、妇女、庄稼汉在那里,有蹲着、有站着、有坐着的,熙熙攘攘在哪里议论着什么,急切等待着主人的招待。

开席的时间到了,饸饹床子发出吱呀呀的响声,中年妇女坐在压杆上,生饸饹面从床子里,一点点被挤压出来,另一个老妇用长长的筷子搅动着、翻滚在开水里的饸饹面。不一会儿,出锅了,准备好的碗在那里等待着。和她一起配合的老妇往碗里舀汤,准确无误,向碗里丢几块豆腐,撒一把韭菜末,舀一勺辣子油。年轻的后生们,来到这家帮忙,端着托盘,玉米面和麦面混合躺在往里,白白的几片豆腐、绿油油的韭菜末,红彤彤的辣子浮在汤上。香味扑鼻勾引着食客的口水。等待的人们迫不及待的涌入到小院,坐到条凳上,等待着主人把饸饹面端到桌子上。

人们静静地等着这个时刻的到来,一碗碗饸饹面摆在桌在上,空气在此刻停止了久违的味道让大家陶醉。

静止的空间,一瞬间打破了,看着吃像百态的人们,我由衷的笑了。

脑海像放电影一样,童年的往事像打开闸门一样,往日的的一些琐事就涌了出来。现在人已过中年,生活条件也好了,走在铜川的大街上,随处都能看到饸饹面馆。每次路过,都会光顾一下,来上一碗,享受一下童年时代的美食。

作为一个美食探秘者,我总想搞清它的来龙去脉,找“饸饹”的缘由,也

是偶然间看到关于:查阅了《辞海》中关于“饸饹”的定义,解释为:“北方一种用荞麦面轧成的食品,参见‘河漏’。而对河漏的解释则是:“即饸饹,北方一种面食。王桢《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或作汤饼,谓之河漏。”王桢是元代一位农学家,他的农学专著《农书-荞麦》中还有一句话,《辞海》上没有提及:“以供长食,滑细如粉。”也就是说,饸饹即是过去的“河漏”,外观滑滑细细像粉一样,在那时是一种家庭自己制作食用的食物,就像今天家里做的擀面条一样平常。

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指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统计上报,而"河漏"也被作为其中一种上报朝延.一天,康熙寻吃名吃时,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随命人做好食之。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音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

后来才知道,饸饹的来历,满足了我的好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