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在对人的称谓上不尽相同,现代汉语在很多时候考虑到人们使用的方便,理解起来容易,其对古代汉语作了适度的改变。古代汉语是汉文化的重要部分,学好古代汉语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有必要的,作为学习古代汉语的一部分,了解古代汉语中对人的的称谓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既有助于学习古代汉语又有助于对古代著作的研究,还能掌握必要的常识。下面对古代汉语中的称谓作简要的总结。
在古代,怎样自称,怎样称呼别人,有约定俗成的习惯。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称对方的名的,也不用第二人称代词“你”、“汝”、“尔”称说对方;自称时,一般不用“吾”、“予”等第一人称代词。谁违反了这些习惯,别人就会说他没有教养。
一、 关于自称
怎样自称是由有情况决定的,如对方的身份地位、自己的身份地位、双方的关系(君臣、同僚、父子、师生、朋友等等)以及所处情境。但不管情况怎么变,谦逊有礼是古人在自称是遵循不变的原则,所以在古人时的自称,一般不会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余、吾、予等)自称,也不会自称字号,更不自称官衔。这个原则对君王也是不例外的,如先秦时的许多诸侯都是自称寡人的,寡人,即寡德之人,是谦称;也有自称“孤”的,孤,即孤陋寡闻,也是谦称。
根据《尚书》,商朝和西周初期,国君面对臣子时,自称“我”“予”“余”“吾”“朕”的都有,并不固定用什么称谓。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当了皇帝,宣布自称“朕”,此后直至清末帝制被推翻,“朕”都是皇帝自称之辞,他人不得使用。不过,皇帝也用别的第一人称代词。汉高祖刘邦的《求贤诏》说:“……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我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吾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短短几句话,我、吾、朕都用上了。除了用这类代词外,有时还自称皇帝。例如汉文帝刘恒《赐南粤王赵佗书》,开头是“皇帝谨问南粤王。”
在君主制的封建王朝,官吏和百姓都受制于君主,是君主的奴婢。《诗经》上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官吏和百姓在君主面前就自称为“臣”,如《景公欲更晏子之宅》里晏子说:“君子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於臣侈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臣子在君主面前妄自尊大,无论是年纪多大、职位多高的臣子,在皇帝面前都只能称自称,不能称字号。
平常人在日常生活中自称一般都有姓氏和名字、号等。在古代,姓、氏是有别的,氏是姓的支系,姓的作用是表示远祖是谁,氏的作用则是表示近祖是谁的标志。古人为了称起来方便,一般女子只称其姓,男子只称其氏(据《通志》)。名是由父亲给的,字也是举行成年仪式时由来宾取定。这样,名和字就不一定能反映本人的意愿,于是有人弃置不用或少用,而另行取一个足以表现自己意愿的“名”,这个后起的“名”就是号。杜甫字子美,而他自号少陵布衣,且在诗中常用它;苏轼字子瞻,但很多人叫他苏东坡,轼、子瞻反而不大为人知晓,也可因此而得到解释。本人不喜欢用名、用字而欢喜用号,别人自然尊重他的意愿,用号称呼他。
但为了遵循谦逊的原则,古人一般自称称名而不称字号。如《季氏将伐颛臾》:“丘也闻有国有家者”,《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 如果要表现得更谦恭,则自称“鄙人”或“卑人”。鄙是郊野的意思。鄙人,意思是身处边鄙、孤陋寡闻的人。卑人是地位低下的人。
另外,古人除了说到本人时惯用谦称谦辞外,在别人面前说到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和事物时,也惯用谦称谦辞。《殽之战》中弦高、文嬴、孟明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这是先秦的通例。国君的夫人则称之为“寡小君”。在别国人面前称自己的国家为“敝邑”。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另外,称自己的子女也是用谦称的,如《触龙说赵太后》:“老臣儿子贱息舒祺”。
二、 关于称人
自称什么,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怎样称人,同样要看具体情况。
尊重对方,这是古人称人时遵循的总的原则。为此,一般不称对方的名,也不用第二人称代词(尔、汝)称对方。如果称名或尔汝相称,大概有两种情况,一是关系特别亲密,在特定情境下觉得无须恪守礼仪,例如《石钟山记》中作者苏轼对儿子苏迈说:“汝识之乎?”《祭妹文》中作者袁枚对妹妹亡灵称“汝”,自称“余”,都属这种情况。一是关系疏远,甚至互相反目,认为无须以礼相待。《愚公移山》中智叟对愚公说“甚矣,汝之不惠”,就属这种情况。
臣子对君主的称呼当着君主的面或向君主呈递奏章,一般称他陛下、王之类,平民布衣如果在他人面前说及君主,即君主是第三者时,称他上、今上、圣上、皇帝、天子等。君主的亲属,如他的父母、妻妾、子女,都有封号,一般就称他们的封号,如某皇后,某公主等。
对上司、同僚、朋友等的称呼一般称他们的官衔、封号、字号,绝不称姓名。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
倘要表示特别尊重,则称地望,所谓地望,就是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等。
如果称说的对象不在眼前,把他作为第三者向人介绍时,往往把对象的几种属性一起说出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文末是这样介绍同游的人的;“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先说其籍贯,次说姓名,后说字,王安石是以朋友身份介绍同游者的。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谥号一般是在人死了以后将葬之时由别人根据其生前行状给的。欧阳修的谥号文忠,就是朝廷根据他生前于文化方面业绩显著而给的,岳飞于宋高宗时被害,几十午后,朝廷给他平反,追封鄂王并谥忠武。忠武这个谥号是根据他在武功方面的声名而给的。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皇帝死后,牌位供奉在庙中,继位的皇帝会给他们取庙号,如汉高祖、唐太宗等等。
古代汉语中的称谓繁多而复杂,但也有它的规律,只要掌握了就容易记住,可以在我们阅读和学习古文时,省去很多麻烦,少走很多弯路。但以上只是粗浅的简述了一下,古代汉语中的称谓远不止这些,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也会了解的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