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侯娥的头像

侯娥

网站用户

其他
201903/18
分享

浅谈《哈姆雷特》与《夜宴》之异同

《哈姆雷特》(Hamlet)是代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最高成就的悲剧之一,它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而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夜宴》则被称为冯小刚式“中国版哈姆雷特”,并且冯自己也这样承认过。其实从情节安排表层结构上,《夜》对《哈》仿佛采取了全盘复制:国王暴毙—太子回宫—母后改嫁—双方试探—戏中戏—谋害与反谋害—伪装自我—毒计圈套—复仇行动—血溅皇宫。而在人物形象设置上,两部作品也交相呼应:励帝与克劳狄斯,无鸾与哈姆雷特,婉后与乔特鲁德,奥利菲娅与青女,莱欧提斯与殷隼,殷太常与波洛涅斯。那么,这两部作品是不是真的完全一样,《夜》是否真的是《哈》的复制版呢?下面我将对这两部作品进行简要分析。

 

一、     人物形象

 

 1、乔特鲁德与文婉王后的比较 乔作为哈姆雷特的生母,在国王死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经不住情欲的诱惑嫁给新国王。乔对国王的死并不知情,可以说她是当时所处社会道德的叛逆者,也是一个充满情欲而缺乏理性的被愚弄者。《夜》中文婉王后与太子无鸾他们原本深爱着对方,是一对爱人。而文婉面对国王的死首先对皇叔表示仇恨后又表示妥协。虽然她与乔特鲁德同样嫁给了新国王,但他们的目的不同。文婉为了保全自己与太子的性命,虽不愿却又“欣然”。婉多次暗示太子父王的真正死因,并鼓励他去报仇。她又极富野心,在保全太子性命后又想取得无上的权力。文婉与乔特鲁德在这点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2、太子无鸾与哈姆雷特王子的比较 他们同样背负着杀父之仇,他们是相同的——他们曾经向往美好的生活,有着自己对理想的追求,美丽的情人。同时他们又是不同的,哈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本来可能是一位英明的君王,但他却被父亲的死深深困扰。他的母后嫁给杀父仇人,他的朋友背叛了他,本来美好的爱情也将破灭,他在犹豫过后最终勇敢地复仇。他机智地识破了朋友的背叛,他由于误会杀死了情人的父亲,更因此陷入了情人之兄的复仇之中,最终他赢了却输了整个国家。无鸾则是一个执着于
艺术的理想化的人。他勇于揭露新国王的罪恶行径,却不够狠毒、没有胆量杀死新国王。他十分勇敢却又对敌人过于善良,使他进入到一个死亡的境地。最终青女的死激发了他的仇恨,新国王死后,王后劝他继位,他却拒绝了。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想执著追求美好的人,厌恶权力的争夺。另外,他还是一个感性的人,他深爱的婉后处于危险时,他舍身相救,为爱而死他无悔。
3、克劳狄斯与厉帝的比较 克劳狄斯作为国王的弟弟、王嫂的小叔,哈姆莱特的叔叔,他表现出对国王的狠毒,对王嫂的性欲,对哈姆莱特的陷害。厉帝作为与克劳狄斯相似的身份,同样表现出对国王的狠毒,对王嫂的性欲,对无鸾的谋害。但他却与克劳狄斯稍有不同,他爱权力,但也深爱婉后,有时他也难以在两者中选择,这也许就是他的失败。如果说克劳狄斯败在王子手下,那么励帝则是败在婉后手下的。
  4、青女与奥菲莉娅的比较 青女对爱情执著且热烈,她的爱美好而宽容。面对无鸾爱着婉的现实,她仍坚信自己最终能赢得无鸾的爱。最后,她用死证明了它的爱伟大而真诚,奥菲莉娅是一个纯洁的姑娘,她的爱情备受阻碍,父亲的死使她脆弱的心灵受到严重的打击,直到死去。

 

人是脆弱的芦苇,但他是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尔这句话拆开来分别可以放在无鸾与哈姆雷特身上,。无鸾的脆弱在影片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无鸾钟爱婉儿,无奈婉儿成了自己父亲的皇后,所以借巡游学习曲戏,其实是逃避情殇的打击。他不像哈姆雷特那样会伪装自己,他需要借助灰白色的面具来掩饰自己,以免真情实感因喜怒形于外而陷入自身危机。无鸾亲眼见证青女爱的告白,让他深深感动,可在两个女子之间,无鸾脆弱地没有取舍的机会和权利,只有情感表现的困惑与隐秘,可见他骨子里天生有着逃避的个性。所以我们看到的无鸾是被动的、木讷的,虽有感情却“知性”贫乏的人物形象。

同样怀揣强烈的复仇欲望,哈姆雷特也想痛痛快快地报仇,但他没有直接实施复仇行动,而是成为一个“疯颠”的思考者。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在行动之前,首先着眼于人、事的价值而非具体的人与事。这样,他没有把复仇当作是纯粹的杀死仇敌一了百了的事件,他的目标也并非是消灭克劳狄斯的肉体,对他来说,重要的是复仇的价值要有所属,即其复仇行动的结果是既能消灭了克劳狄斯的肉体,又消灭了克劳狄斯所代表的罪恶本身。强烈的价值感使哈姆雷特不得不面对杀与不杀的问题、什么时候行动与怎样行动的问题。另外,即便哈姆雷特下定了复仇的决心,也没有忘记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他的内心深处还在不断地进行人类生命价值的哲学探讨,涉及到了人的生存、死亡与灵魂等形而上的问题。如此,一个复仇计划就演绎成了一场痛苦的思想斗争。他不仅看到了他人心灵的丑恶,而且也看到了自己的心灵黑暗。“我心情如此沉重,直觉得大地这一幅大好的框架是伸到茫茫大海里的一座荒凉的山岬”,“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的本性”,世界也正因此成了“牢狱”和“荒原”。他渴望用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改造社会,但严酷的现实已击碎了他昔日的梦幻,梦幻的破灭意味着他的生活理想与信念的破灭。正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才使他踌躇难决,苦思焦虑。

可见,莎士比亚的笔触深入到了人物灵魂的底部,巧妙的对白运用,又透视出了人物复杂深邃的思想和感情世界。尤其是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的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复仇本身,使之更具人文思想内涵。人物性格是展现悲剧主题的主要因素。不知若干年后,人们对无鸾这一株“脆弱的芦苇”还能有多少记忆,但“会思考的芦苇”哈姆雷特仍将是光芒四射的永恒形象。

二、艺术风格

 

在莎士比亚着名的四大悲剧中,《哈》(1601)是思想艺术最突出的一部。它通过激烈的戏剧冲突,生动地表现了个人复仇和“重整乾坤”相结合的鲜明主题,是一出内容深广的社会悲剧,一首情调悲愤的叙事长诗。而现代影片《夜》的介绍说它其实是脱胎于大明宫词的一段剧情。历史考据方面的功夫没有白下,晚唐森森的深宫感觉很是对路。幽玄的黑色与猩艳的红色,将《夜》华美、阴晦、凄厉的世界观表现得淋漓尽致。越人的歌谱、婉后的凤袍等均令人过目不忘;而独坐幽篁里的歌艺馆则堪称全片艺术指导的点睛之笔。

《夜》最吸引人的是美轮美奂的画面以及或雄浑或幽远的音乐,这些表层情调的设计,给人物活动营造了合适的悲剧氛围,也无疑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但由于在此方面过多的付出,奢靡的渲染,却忽视了对作品最重要的人性深挖。如无鸾只在听闻父亲死讯和面对奸诈的叔父时才倍显痛苦,而他内心那极其隐秘的情感挣扎,却很难被观众体验到;青女的内心世界也令观众费解,她出于何种原因对无鸾如此痴情,她内心的巨大痛苦又体现在哪里,青女的这些真情实感没有得到充分表现,于是不能很好地感染观众,感动不起来,以致青女最后说出“即使所有人都抛弃了他,我也不会抛弃他,爱情不会”的深情表白,也只能令观众忍俊不禁了。而《哈》那丰富深邃的人性阐释随故事表层情调被无节制的渲染而所剩无几,观众虽看到了所谓“黑暗”、“荒淫”“阴郁”“残暴”,但已被这些外在的形式所吸引,于是很难将个体情感带入影片,很少去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活动,这样《夜》流于形式而失去内涵。而《哈》在形式和内容上更为和谐统一,蕴含了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哈》展示了人性本身的矛盾、人性与社会道德、秩序和理性法则之间的冲突,充分体现了人性的弱点在命运困境之中无奈的挣扎及所导致的必然的毁灭。哈姆雷特形象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形象心理蕴含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他追怀理想又对现实的丑恶感到失望;向往人性的善又深信人自身有恶的渊薮;想重整乾坤又因人性之恶的深重感到回天无力;觉得人生无意义又对死后的世界充满恐惧;爱母亲和奥菲利亚又恨她们的“脆弱”……等等,这一系列的内心冲突描写充分展示了人性的丰富复杂。对于次要人物的描写也是如此,天真善良的奥菲利亚屈从长辈的意志,她深爱哈姆雷特,同时也热爱父亲。当两者都失去时,她便发疯了,在她的内心交织着爱情与封建道德之间的冲突。                          

《哈》也有《夜》的浪漫主义色彩,也有通过想象构成的一幕幕奇特怪异的场景,诸如老王鬼魂在凄惨月光下的显现,黑夜荒芜墓中的戏谑格斗等,但这些诡异的色调是铺垫、陪衬或紧张后的放松,是服从、服务于剧作深刻的内容,并没有被大肆渲染。也正因为如此,莎士比亚浓聚笔墨为我们展现了一出复杂的人性悲剧而不仅仅是人的悲剧。

 

二、     人物性格

尽管《夜》从莎士比亚借来西方化的背景与格局,可还是带出中国传统禅意。拥有一种存在主义气质的太子,最终还是抵消不了宿命的召唤。在爱情和阴谋之间毁灭的,还有篡位的励帝,他的谥号就说明了他的本质,充满欲望,试图拥有一切,当然最重要的便是婉后,厉帝从所有层面反击过去觊觎的岁月,核心当然是哥哥和侄儿,权利和性欲,占据了这些人的行为。其实,在莎士比亚的剧本中,都是为无可逆转的悲辛而怜悯,《夜》给我最大的感动,就是所有人都逃不脱,最终婉后在尘埃落定后的欣喜中,被不明来处的飞刀所杀,她回头,却不知暗器何所由来。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撕毁给人看”。从这一层面上比较《哈》与《夜》,可以看出,前者毁灭的是人的精神——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而后者侧重对人的原始欲念——权力和情感的毁灭,因此《哈》表现的是人性的悲剧,而《夜》上演的则是人的悲剧。两部作品都发生在特定的动荡时代,之中无不弥漫着“乱”:混乱的宫廷、混乱的伦理、混乱的人性;在“乱”中,又都给观众展现了生命中的种种阴暗和苦质现象,诸如“谋杀”、“篡位”、“复仇”、“抑郁”、“悲情”、“死亡”等等。但不同的是,《哈》是对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家乌纳穆诺所说的“知性”与“情感”的全面观照,而《夜》缺乏从“知性”意义对悲剧的生命思辨。

《夜》与《哈》都是反映特定时代现实状况的作品。只不过前者的笔触拘泥于宫廷之中,勾画出的是五代十国王宫的混乱朝纲、阴谋诡计、尔虞我诈和凶残杀戮等血腥场面,无鸾、婉后、青女、殷隼的悲剧主要是个人因素导致的个人欲望和情感不能实现的悲剧;《哈》则更具社会历史层面含义,无不显示一个矛盾重重、浊流泛滥、内外交困、险象环生的国家现实,它的悲剧冲突是多层次的,也是无所不在的,令人不禁联想到十六世纪的英国社会状况。且哈姆雷特的悲剧已超越了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性的悲剧、人文主义者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哈姆雷特的悲剧之所以有震撼的力量,就在于它透过人性的表层描述,深刻地反映人物的精神和价值取向。在哈姆雷特身上,流露出作家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命运与前途,以及社会的危机动乱的深深忧虑,同时还有对理性、秩序和新的道德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呼唤。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