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 1971年的春天,父亲在老家的荒地上盖起了三间土坯房。动工那天,很乡亲赶来帮忙,他们喊着号子:“大家一条心呀,嗨哟!帮忙盖新房呀,嗨哟……”掌夯人铿锵有力的领号声把拉夯人的两股力量凝聚在一起,只见人们使劲把拉起的大夯抛在空中,又重重地砸在地上,震得地面颤动,反复夯实屋基后,人们累得满头大汗,稍稍休息片刻,大伙又开始搬砖和泥,等父亲起早赶集买菜回来,帮忙的人们都各自回家了。父亲追过去拉住两位长者的手,执意要留他们吃饭,老人家婉言谢绝道:“德忠老师,您拖家带口的刚从外地回来也不容易,乡亲们能帮都会乐意过来帮忙的。”望着大家远去的背影,焦急的父亲感动得热泪盈眶……
那时,村里除了几所解放前大户人家留下的老瓦房外,这所土坯老屋在当时算得上较好的房子了。七岁那年我家乔迁新居后,父亲特意邀请乡邻来家吃饭,一位老族长深有感触地说:“过去闹灾荒那年头,您家祖辈乐善好施救济了街坊四邻,大家都受过你家老辈的恩惠,如今街坊邻居出点力都是应该的,知恩图报嘛。再说,为了村上的孩子您费尽了心血,街坊邻居都看在眼里呢……”为了感恩乡亲们,平时不管谁家有喜忧大事,父亲都会尽量抽空赶去帮忙,如果确实不能抽身前往,就委托母亲买两条烟跟人家送去。那些年父亲的工作频繁调动,无论调往周围哪个学校,春节前,父亲都要赶回家里给乡亲们写两天春联。一直忙到除夕夜晚,父亲这才带上几个馒头披星戴月赶回学校去值班。
那个年代信息极不发达,村上有学问的人寥寥无几,人们靠信函交流联络,乡亲们时常请父亲帮忙写家书之类,父亲无论多忙都会放下手上的事欣然接受,经常替人家写信到深夜。那时农村的经济确实困难,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保守落后,导致一些孩子辍学流浪社会。父亲多次跑到失学的孩子们家里苦口婆心地劝学,着实困难的人家,父亲就把学费跟孩子们垫上。
沐浴夕阳的父亲不甘寂寞,在院子里种植了很多花草,经常会引来一些老少邻居前来观赏。成年人乐于听父亲传授一些国学知识,孩子们喜欢听老人家讲述励志故事。父亲整天乐此不疲地享受着无私奉献的快乐,老屋里一年四季谈笑风声,幸福、祥和的歌声时常在小院的上空飘荡。
一生呕心沥血献身教育事业的父亲,可谓桃李满天下。时常有学生过来拜访,父亲祭日的那天,王牛眼里浸着泪花动情地说:“上小学时,我扭伤了脚。侯老师每天把我背到家里,师母给我拿些吃的,等天黑时,老师再背着我步行一公里多的路程送我回家。侯老师像父亲般的慈爱可敬,对学生更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恩师和蔼可亲那双浓眉大眼、身材魁梧的高大形象至今清晰地印在我脑海里。”一位任职市银行行长的学生发自肺腑地说:“当年不是侯老师三番五次地开导我爹娘,又给我垫付学杂费,哪有我的今天?毕业典礼时,恩师曾语重心长地寄语同学们:做人,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理想抱负的人,有道德良知的人。”
收拾老屋内的遗物时,在书桌的抽屉里发现有数百封父亲的学生寄来的信函,有巩义的、北京的、新疆的等等,最多的是一个来自张青山的信件。张青山中学毕业后应征参军去了西藏,信中不但感恩老师的谆谆教诲,更多的是感谢老师教育他如何做人做事,培养他养成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让他在部队中脱颖而出,又被评为干部中的楷模。
父母仙逝后,屋内的家俱和电器以及父母过去配制的一些外用药品都分送给街坊四邻了。在一次暴雨中,见证了近五十年风霜雪雨的老屋却未能幸免,看着这个塌去的老屋,我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父亲的老屋曾经是呵护我们快乐成长的幸福家园,留下我许多童年天真的梦想,熬去父母大半辈子的心血,母亲在老屋里梳理着那个最艰苦的岁月,辛苦地张罗着一家人的粗茶淡饭,辛勤哺育我们从老屋里长大成人。多少次在深夜的油灯下,母亲为我们穿针引线缝补破旧的衣衫;多少次父亲在老屋里为了失学的孩子,跟家长们促膝长谈;多少次亲朋好友在这老屋里,尽情品尝着母亲烹饪的美味佳肴……父母的音容笑貌和昔日亲朋好友的谈笑风声,以及父亲的学生金榜题名后,老屋里举杯欢庆的祝福声,让我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在那峥嵘的岁月里,记录着那些酸甜苦辣的人生故事,深深烙在我的心间犹如眼前。
如今,老屋虽然消失,但是,却留下我对父母的无限怀念和哀思!在那熬去的光阴里,父亲的老屋仍旧浓缩着远去的时光,存念着那刻骨铭心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