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俊杰
父亲一向是本着以和为贵、宽厚待人的原则,工作上更是钉是钉,铆是铆,从未做过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老人家有句口头禅:“人心向善,方能无祸无灾,品行端正,才能受人尊敬。”平日,父亲始终践行着“心善,能化解仇恨,心宽,方能容下万事的道德理念”,尽管如此,慈悲为怀做事谨小慎微的父亲,仍不免招来一些心胸不够豁达者的误解和怨恨。
有一年,父亲的表亲调入他担任校长的学校,开学不久因分配教学工作让他心生怨气。他想着大树下面好乘凉,借着亲戚关系,工作上可以得到照顾,没想到自己明显比同事工作压力大。一气之下他调离本校。就任新的学校后,他想着工作应该会轻松一些,谁知,该校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强化的工作量,让他感到焦头烂额、不堪负重。面对残酷的现实,表弟才有所觉悟。当初,大哥想着他年轻多锻炼可以提升一下工作能力,可他总觉得大哥亲情淡薄不会做事。
生活中,有修为的智者遇到无事生非的小人,有时也会被恶意诋毁,更何况尘世凡人。从前,父亲就曾经因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被张老师误解过,且积怨很久。
一日,张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出现分歧,一气之下他便拂袖而去,随后学生们跟着起哄,班级秩序大乱。作为一校之长的父亲得知后急忙找到张老师,心平气和地劝他速返课堂安抚学生。
话音落地,文教办来了一位领导,这位领导本来对张老师早有成见,听了他人别有用心、恶语相加后,不由分说把张老师从课堂上叫到会议室,当着众多教师的面无情地训斥了一番,并勒令学校扣罚其工资和奖金,对此,张老师感到十分不满。父亲见状公正地说道:“你这种蛮横无理的做法实在不敢恭维,把任课老师私自带出课堂,这是对学生和教师的极不尊重,你这种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的“官僚主义”作风让我非常失望。”在父亲义正严词地驳斥下,这位领导自感理亏、无言相对,借故溜之大吉。不过,临走时他咬牙切齿地说:“侯校长您太护犊子了”。此刻,满腹委屈的张老师也阴阳怪气地说:“侯校长,这股阴风您不觉得刮得蹊跷吗?这场双黄戏导演得不错,不过,我觉得您真不会做事。”之后,蒙在鼓里的张老师对父亲一直是耿耿于怀、记恨在心。父亲未多解释,坦率地说了句:“身正不怕影子歪,心底坦荡天地宽。”
不久,善于玩弄权术、仗势欺人的领导因故被革职查办。当他人高兴地传来这一消息时,父亲似乎早有预感地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一个心态不正的奸恶小人,就算他一时得势,也不过是有才无德的废品。”
一年后,在父亲退休的欢送会上,张老师拉着老人的手愧疚地说:“对不起!老校长,我真是有眼无珠。”父亲淡然一笑说道:“你不提,我就忘记这茬事了。其实,工作中这样的误会避免不了,都怪我粗心大意,对同志关心不够,这个思想包袱让你负重在心不能释怀。“
后来,告老还乡的父亲把庭院收拾得更加整洁如花园一般,引来街坊邻里前来开心赏玩。平时,父亲不甘寂寞,义务为大伙讲些做人的道理和邻里间团结友爱的处事哲学。时不时也有街坊们发生口角找到父亲,老人家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秉公而断。有时,当事人心里不解的疙瘩一时难于消除,父亲被误解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一天下午,一位邻居求助父亲,声称她家的捌百元现金被人行窃,并怀疑是父亲的本家弟媳。老人赶忙轻声劝告:“你只是猜疑,没有充分的证据,方便的时候我帮你亲自过问一下。”随后从抽屉里拿出自己刚发的一千元工资,递给邻居并再三安抚说:“不要着急上火,这个钱你先拿去应急,另外二百元,按你说的情况若是属实,就算我替弟妹先给你赔个情,不过这事千万不要声张,免得造成不好的后果。邻居觉得实在不好意思接收这笔钱,父亲却执意地说:“拿着吧,权当我借给你的。”
第二天,邻居见人家添置了新的家俱,便更加确信无疑,于是,含沙射影地羞辱人家,几天后,见对方没有丝毫反应,就变本加厉、肆无忌惮的沿街叫骂,直到事态升级两人大打出手。后来,众人劝说找“老校长”给评个公道。父亲问及此事,弟媳哭诉对天发誓,邻居仍咄咄逼人、不依不饶。正当她们唇枪舌战吵得不可开交之时,邻居老公闻讯赶来生气地训斥道:“我把钱放到柜子里了,你这个胡乱猜忌的坏毛病咋就改不掉呢?”邻居这才明白怪自己疑神疑鬼冤枉了人家,顿时,觉得羞愧万分、无地自容。随后,她一脸懊悔地告诉父亲:“都怪我心智不开,现在才彻底明白您给我讲《疑邻偷斧》的故事。”父亲耐心地劝道:“邻里之间不要冷漠,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事情要不得,希望你们从这件生活小事中能够吸取教训。”
借此,父亲顺便告诫身边前来求教的学生:这种现象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实这种错误的想法也是一种心理暗示,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无端猜疑往往会产生错觉与偏差,现实生活中,个别领导何尝不是凭主观意识,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其实,感情用事也是当今一些为官者之大忌。如果,以成见去观察世界,必然会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从此以后,父亲便成了街坊们公认的和事佬,邻居间发生些摩擦和纠纷都会找上门来,老人也不厌其烦地乐意去帮助和调解。
一天下午,街坊们在院内尽兴地打牌娱乐,突然间两年轻人发生争执继而厮打,旁观的人们都唯恐伤及自己便一哄而散。父亲见状,却急忙上前拼命拉住手举木凳的壮汉,这时,被摁在地上的侄子趁机抽身而逃。失去理性的壮汉怒不可遏地指责父亲:“老校长,您不该拉偏架,不然我这一凳子就砸死他,让他再也不敢和我叫板。”父亲连赔不是,拉他回屋好言相劝:“不要给孩子一般见识,得饶人处且饶人”。说话间,叔侄俩拿着棍棒气势汹汹地赶了过来,父亲灵机一动把壮汉锁在屋内,挡在门外大声呵斥叔侄俩的过激行为,叔叔气喘吁吁地嚷道:“大哥您真不知远近,侄儿在您家被打,不出手帮忙就算了,现在又来阻拦我帮侄子出气,看来您太不会做事了。”父亲听后严厉地批评叔侄:“遇事不够冷静,与其火冒三丈,不如静心思量,咎由自取、扪心自问吧。为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大打出手值得吗?”后来,叔侄俩在父亲的怒斥下愤然而去,可是,心中却留下不解的怨恨。
事后,双方对父亲的公正行为感到不满且怒气在心。壮汉认为,自己受到辱骂恶气未出;叔侄俩埋怨,明明一家亲,关键时候胳膊肘往外拐。就这样,他们跟父亲就此中断了来往。后来,有人谈及此事,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道理跟糊涂人是讲不通的,让他们自己去醒悟吧,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有报,如影随行。”
不久,嘴上逞能的侄子因一件区区小事被路人打成重伤,前去救援的叔叔寡不敌众险些丢掉性命;壮汉也是仗着年轻体壮、身怀武艺,却在一次不该发生的群殴中被打成骨折卧床多日。
一年后,父亲特意在家摆了一桌酒席,把他们三人和另外两家邻居请到家中。席间,父亲诚恳地说:“冤家可解不可结,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回想一下,你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足挂齿的生活琐事何必计较呢?“远亲不如近邻”这些道理你们都应该懂得。
为人处世要懂得忍让和宽容,常念人好、感人恩德,存善心,多善举,何乐而不为呢。席间,听了父亲苦口婆心地劝言,他们深知冲动是魔鬼的深刻道理,同时,从内心里感到有愧于老校长的一片好意。
宴席上,三人握手言和,对老校长的谆谆教诲深表感激,敬佩老人家的无私和宽宏大量。看到他们和好如初、化干戈为玉帛的温馨场景,父亲眉宇间紧锁的愁绪顿时烟消云散。宴毕,大家借花献佛再度举杯感恩父亲,只见神态慈祥的老人瞬间绽放出无比喜悦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