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侯俊杰的头像

侯俊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15
分享

 拨浪鼓的故事

                                          作者: 侯俊杰

拨浪鼓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乐器和玩具,它的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曾出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物资匮乏时期,来自义乌的小商小贩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以糖和小物品来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鸡毛换糖走天下成为义乌人的历史缩影,也是当今义乌小商品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名片的象征物,拨浪鼓凝聚了义乌人开拓进取的精神。

那时,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市场发展趋势虽说倾向宽松的苗头,但是,商业仍不发达。徘徊在计划时代窠臼里的农村经济仍然相当落后,人们的观念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从内心对小商小贩有点轻蔑,谁干个体好像就觉得低人一等的偏见思想。当时,一个几千口人的大村庄仍保留着一个供销社时代留下的售货点,只有简单的糖、烟、酒、盐等普通用品,应付着村民的生活之需。

村里时常有一拉车的卖货郎走街串巷,这便是一道独特的流动风景。他手中摇动的拨浪鼓便是召唤人们的道具,特别是周六、日,卖货郎临近村头时,就不停地摇动起拨浪鼓,那扑腾、扑腾的鼓声引出人们从大街小巷奔向街道中心,大街上男女老少说笑着等候“拨浪鼓”的到来,孩子们攥着手里的鸡蛋(当时一个鸡蛋五分钱)更是迫不及待地等着换几个花米团解馋。卖货郎进了村庄举着铁皮喇叭大声喊唱起来:“村头一声摇鼓喊,谁要针、谁要线、好顶针、头发换;烟杆、烟袋、烟袋锅;还有那郑州出的大众烟。”随后他又举起拨浪鼓使劲摇动着扑腾、扑腾几声,停稳车子后,人们便纷纷围拢过去,卖货郎的生意这便开张了。只见卖货郎不慌不忙地唱起自编的幽默快板书:“我劝大家别着急,孩儿们靠边稍休息,尊老爱幼慢慢来,童叟不欺皆欢喜。”这时,老大娘从人群里走来提着几只穿旧的鞋子,另一只手上捏着一枚五分钱硬币换了针卖了线;老爷爷掂着一个破锅和几包鸡毛得意洋洋地换走了烟袋和火柴;孩子们用鸡蛋换来几个花米团分吃着扬长而去;姑娘们用剪下的辫子换来心爱的发卡和红头绳;突然间,从胡同里窜出几个稚气未退的小青年,前面身着时髦的年青人从兜里掏出一张十元大钞,痛快地说:“拨浪鼓”,来两包芒果牌香烟(当时最好的烟,每盒0.39元)。”卖货郎有点犯愁地苦笑道:“少爷,多来两包吧?找不开钱呀。”说着,他又调皮地哼唱一段:“五七三十五、七九六十三,这一回货卖完,能赚七块八毛钱,年轻人花钱如流水,老人挣钱实在难。”卖货郎滑稽的演说弄得大家前俯后仰、捧腹大笑。一阵忙活后,他接着喊上几声:“快来买、快来换,一周之后再相见。”稍等几分钟后,卖货郎和大家说笑着,时而有节奏地摇着拨浪鼓,沿街叫买而去。

知情的人说:“不要瞧不起“拨浪鼓”这不起眼的小生意,他家还供养着两个高中生呢,他这一天的利润怎么也能挣几十元。”(当时,相当于几个高工资干部的薪水)。

几年过后,“拨浪鼓”家中可谓吉星高照、双喜临门,两个孩子相继金榜题名考入大学。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在临街的老宅上建起了村上第一栋小洋楼。发家后的“拨浪鼓”这便鸟枪换炮,开始经营起一家批发百货的大生意。“拨浪鼓”在十里八村更出名了,常言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不,老板的尊称也取代了“拨浪鼓”的外号。之后,很多人前来请教他发家致富的秘诀,他也毫不保留的如实说道:“放下脸面、瞅准商机,脚踏实地的诚信做人;小小拨浪鼓圆了我的梦,多亏赶上国家的好政策,国泰民安,咱老百姓才能勤劳致富、安居乐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