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尚锫
黔西象祠能够扬名于世,是因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先生撰写了《象祠记》,入刊于中国文学经典著作选集《古文观止》一书。
象祠位于贵州省黔西县素朴镇灵博村1组九龙山上,经纬度为:东经106°18ˊ14″,北纬27°00ˊ32″,海拔1244米。
象祠距黔西县城35公里,距贵州省城贵阳92公里。距离素朴镇3.8公里,目前正在修建灵博大道,修建好后距离镇上2公里车程。
象祠即象的祠庙。象是人名,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虞舜的弟弟。水西先民建象祠于灵博山。灵博山又名九龙山,系鸟蒙山脉东向,发脉于中华祖龙昆仑山,昆仑山南龙分支,形成乌蒙山系,最高峰为韭菜坪,然后东走进入百里杜鹃花区,再入黔西境内。在她行走的边缘,有许多水系缠绕,汇流成泉,汇泉成河,形成乌江水系。《勘与》云:山水相交,水乳交融,阴阳交合,万物生焉。水走山走,水停山停,故乌蒙山一路下轶,浩浩荡荡,随乌江水系,踊到黔西东部,形成奇峰,其中一峰独峙,昂扬翘首,耸立宵汉,左右八峰环立,山形奇特,众山相拱,宛如九龙腾飞,前朝万山朝拜,岸拱乌江水系六广大河,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故先贤们根据形式命名曰:“九龙山”。
原象祠在文革时期被摧毁,后来原址上修建了简易的祠堂,供奉的是观音菩萨,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象祠的恢复,已经有规模地修建象祠,气象深严,辉煌大气。
现在的象祠实际上是一个遗址,并且是现今中国唯一的象祠遗址,九龙山就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小山,也叫“灵博山”,古称“麟角山”。山前是开阔的坝子,坝子边上山势蜿蜒,当地人称为九龙朝拜。它的修建源于一个动人的历史记载:舜和象为同父异母兄弟,舜仁慈大度而象利欲熏心,多次图谋不轨加害于兄,舜皆以仁德孝悌待之,最终感化了象而使其改恶从善,成为贤良的诸侯,为富一方百姓,百姓遂修建象祠以作纪念。
据《帝王纪》载,“舜弟象,封于有鼻”。《括地志》云:鼻亭神,在道县北六十里。故老云传。”据此可知,象的封地在鼻墟,地域在今永州市(原零陵郡)南,道县之北,今双牌县一带。黔中彝族的先祖对鼻亭神也很崇敬,在水西(今黔西大方等地)灵博山上,修建一坐象祠,奉祀象,神之为神灵。象祠作为象改恶为良,造福百姓而建立的祠堂,为什么仅仅只在贵州黔西保存了下来?此事得从唐代说起,当时的唐代有士大夫提出,象作为人子则不孝,作为弟则傲于兄,且多次谋害兄长,乃大奸大恶之人,不应该受到奉祀,于是毁掉鼻亭象祠,在举国一盘棋大肆清除象祠之际,纯实的贵州乡民却保留了下来,这样一个不被看好的,也不被认可的象祠。在那风起云涌的历史际会之中,更难能可贵地体现了贵州先民对改邪归正之人的大度和纯朴的接纳,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更是一件直指人心的天底之胸襟,贵州先民保留下来的象祠就需要一个人,一个伟大的人物来化拨点睛。
被贬龙场的王阳明得到水西宣尉使安贵荣派人接济,明正德年间,安贵荣重修象祠,特请王阳明写“象祠记”。阳明先生认为:人性有善的根苗,只要做好感化工作,作恶的人也可以改恶从善。他以舜之弟象桀骜不驯、作恶多端而后弃恶从善、成为圣贤,深为百姓拥戴为例,阐述了人性本善,皆可教化的致良知思想。文章文字精粹,笔力深厚,文气迭宕。字里行间会感受到阳明先生深邃的思想、从容不迫的气质和凛然之风,让人感到内心的震撼。象祠作为《象祠记》的缘起和中原文化与贵州民族文化的结合体,现今已是我国绝无仅有的历史文物,也是阳明先生“致良知”学说起源的后期的龙场悟道之源头。
一座不被人重视的象祠,在历史大统下没有地位的象祠因为王阳明的《象祠记》,而成为人们思想改造,致良知思想教化的标识,这正是象祠的大幸。写就“象祠记”的阳明先生得以超脱于个人得失荣辱,心绪渐趋安静,坚持日夜静坐默思,专心一意以求“大道”。经过反复的追寻,灵感之光如石火般闪现,对以往萦回于怀的格物致知之理,顿然有所省悟,而思想境界豁然升华。久之,“胸中洒洒。”“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这就是驰誉后世的“龙场悟道”。
贵州先民保留下了象祠,阳明先生“致良知”心学在贵州黔西的源起形成,脉络清晰,抽象甚而枯燥的心学,在其发源地竟如此感性、生动。在象祠遗址所处的小山上默念文中那句“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名言,仿佛一缕彩色之云,穿越曾经贵州万山丛林的天空,让人眼前一亮。
阳明先生用心学的观点来重新诠释宋儒的“格物致知”之说,进而提出“知行合一”的新学说,后来又提出“致良知”,形成完整的心学体系。“致良知”心学体系的建立,多少年了,开启了无数人的心智,令无数人为之神往!但请不要忘记,“致良知”学说的开启,离不开贵州黔西,龙场等地的青山绿水荡涤着阳明先生的灵魂,贵州山民纯朴民风把历史遗迹留存,开启了一代大师王阳明“格物致知”的心学,引得无数朝拜者从中寻找到心灵上的依靠。
自建有象祠后,古今文人吟诵文章较多,著名的有王阳明先生撰写的《象祠记》,白启坊先生撰写的《九龙山赋》及诗,还有与之相关的不少诗文,一并录附于后,供来者参考学习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