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不寒的头像

杨不寒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05/30
分享

诗的定格 ——读黄明洋近作《铁门关的早晨》(外二首)

黄明洋是重庆诗坛的后起之秀。据说他曾在新疆度过童年。他的诗集《吾瓦小镇》中的“吾瓦”二字,在祖国那个遥远的边陲之地的语言里,就是兔子不拉屎的意思。大学毕业以后,他进入了枯燥又琐碎的流水线,使用着他二十多岁的年华。长期以来,诗歌就是他生活中微暗的火焰。诗歌是一根稻草,更像是一管芦苇,要带着他去到心中理想的彼岸。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他和我,以及大多数诗人都是同一种人。我们都是神放牧在人间的羔羊,是此岸世界的弱者。但我们选择了用诗歌去一苇渡江,去面临心灵的惊涛骇浪。可以说,诗歌写作就是弱者的一项壮举,一种伟业。

现在,黄明洋的诗歌上了《星星》(2022年第2期),作为朋友和同路人,我觉得有必要严肃地来对待他这三个文本。

《铁门关的清晨》中的铁门关,是新疆的一个县级市,也是诗人记忆中难以抹去的一个地标。来自祖国腹地的影响,铭刻在这个偏远之地的历史中。在诗人眼里,那股力量就仿佛是“从东边来”的“盛唐的马匹”。如今,这一切有了全新的形象,成为了清晨中交通繁忙的“库铁大道”,成为了飞驰的“火车”。这样的背景中,诗人想到了父辈们筚路蓝缕的过去。是他们赋予这个“吾瓦”之地以现代性,把荒漠建造成了熙熙攘攘的城市。往昔的劳动与汗水,终于获得了健康而明朗的结果。在这样的情境之下,诗人的目光却从人类征服自然这一伟绩中抽离出来。那些“由北向南走”的人们,完成了祖国交给他们的神圣使命后,回到了“八月稻米泛黄”的故乡。因为地理和历史的原因,诗的内容对一般读者来说必然是陌生的。但是,诗人以蒙太奇式的手法所展现出的那一幕幕画面,如此清晰可见。我们不难想到,诗歌描述的正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支援边疆后返回故乡的故事。这不但是对新时代的礼赞,更是兵团后辈在新时代对父辈家国责任感和思乡情结的一种温情想象。

《文峰帖》一诗表面看来写的是一个无足轻重下午,诗人在江边饮菊花茶时的遐想。然而,诗人却并不把这个下午等闲看待。所有无足轻重的东西都具有被遗忘的特质,但诗中的这个下午却是诗人在日后回想起来的。在这首诗中,诗人再一次展示出它描绘画面的能力。这里有色彩的相宣(“在火红的江面上/一只白色的水鸟”),也有远近的调度和动静的对照(“运沙子的船,静静望着我们那张青苔般/安静的脸,一起安静地睡去”)。一切都像是诗中那朵缓缓散开的菊花,安详,缓慢,缓慢,仿佛无所用心,又好像心事重重。诗人似乎这个下午进入了神与物游的奇妙状态,正是这种与天地精神融为一体的感受让诗人难以忘怀。尽管当时诗人的心绪看起来并不振奋,甚至显出一些消极的沉湎。

这种消极的沉湎,或许可以在《临江帖》中找到答案。诗歌的第一句当我们对抗虚无时,你已经在江边生活多年”略显突兀。“江边生活”与“虚无”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这首诗中的人物并不止那一个打渔人,一个关心“虚无与存在”问题的诗人也潜在的存在着。正为此,这个打渔人才会出现在“历史的江面上”,而不是某一现实的江面上。把历史比喻成一条时间之江,并不是新颖的做法。不过,那位身为“父亲”的打渔人用劳动来获得自己的存在,却显示出诗人对生活唯物主义的、并且是最朴素的尊重。一些打工诗人的作品往往在文字中流露出对劳动挤压人精神生活的不满,黄明洋则在作品中恢复了劳动本身的尊严。

最值得说的是,读黄明洋的《铁门关的早晨》(外二首),我们会发现他不但是一个尊重劳动和汗水的诗人,更是一个迷恋于思忖的诗人,是里尔克笔下那个当着纷飞的落叶久久徘徊的角色。他善于用沉思去抓住飞逝的时间中,那些灵光乍现的瞬间,然后用柔和朴素的语言,将其一帧一帧地定格下来。就连在最富有哲思气质的《临江帖》中,他也不忘画下一幅人物速写。这个人“带着网/带着鱼叉,带着黄昏的呼吸”,吹着口琴,可以说是跃然纸上。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是庸常生活中,都有诗的灵感在经过我们。它像流电一样稍纵即逝。黄明洋通过画面地描绘,抓住了那些灵感,再现了那些瞬间。它们以文字的形态,被永久定格下来。每定格一次,人类世界里的诗意居所便能增加一砖一瓦。

 

附黄明洋诗歌:

 

《铁门关的早晨》(外二首)

 

一缕阳光刺一个清晨,在古老的城墙上

我看见盛唐的马匹从东边来,扬起黄沙,风尘

成了早晨凝结的雾气,太阳出现时

消散在车轮滚滚的库铁大道上

 

一盏灯永远亮着,是城市里行走的人群

他们不再使用锄头开垦沙漠,修筑水渠

用手掌触摸荒凉的土地。一个孩子时常

守在父亲身边,铸铁投入河流,留下凝视的目光

 

今天火车开进城市,高速公路上低空飞翔的鸟

穿越桥梁,这是个漂亮的时刻。人们由北向南走

由城市走向村庄,走向土地。在八月稻米泛黄

棉花变成云朵,下嫁给村长的儿子

 

《文峰帖》

 

想起在江边喝茶的日子,菊花在冰糖下散开

稀释着黄昏天空中最后一块胎斑

天气寒冷,没有人说话。在火红的江面上

一只白色的水鸟,独自爬上压低的水草

点亮文峰塔上的星辰,像一块陈旧的铁

推开后,意味着冬季在水中肢解

压力再一次压向江面,水上的浮萍鸣叫回忆

一道道涟漪,在失去重量的那一刻

我再次坐在江面上。听人唱起晚歌

运沙子的船,静静望着我们那张青苔般

安静的脸,一起安静地睡去

 

《临江帖》

 

当我们对抗虚无时,你已经在江边生活多年

用手掌频繁地侵犯江水。那时你带着网

带着鱼叉,带着黄昏的呼吸

和一把从远处游过来的潮湿

你是父亲,在历史的江面上吹起口琴

声音迟钝,像悬挂在船上的白帆

在习习江风中摇曳

 

(原载《星星》2022年第2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