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平安的头像

黄平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7/21
分享

古镇古韵

我又一次漫步在这条幽深曲折的古街上。

当我穿过题有“熨斗古镇”的闸门,那被脚步打磨得溜光的石板街,狭长逼仄而又曲曲折折的深巷,穿透过岁月和历史的花格窗,被时光雕琢得斑斑驳驳的马头墙,淡定从容的老人,婉转如歌的乡音,让我与老街天人合一一般融合在了一起,我仿佛觉得时光一下子倒流了几百年。历史的更迭,岁月的风霜,还有那被称为伟大运动的文化大革命,曾使老街饱受磨难,历经沧桑,但她毕竟深藏在巴山一隅,使得一些古迹和文化有幸保存了下来。如今,她如醇厚的美酒一般愈老愈陈,愈陈愈香,香得使人沉醉,使人忘我。

熨斗古镇藏匿在巴山深处,与陕南石泉、汉阴、西乡等县接壤,被誉为“鸡鸣四县”之地。街上的民房大都一样的格局,大门一律向街道开着,进门后就是一条狭长的巷道,两边是古旧的木板,光线也跟历史一样,深邃而幽长。大门一侧就是门面房,各家做着各自生意。顺着 “巷子”走进去,里面却是豁然开朗,别有洞天。这就是古镇的房子,开间小,进身长,俗话叫做“口袋房子”,这说法极其形象。房子分两层,楼上是阁楼,临街的一边开着窗子,清一色的花木格窗。遥想当年,深藏在闺房里的姑娘们呆腻了,就会来到阁楼,在小小的窗口探望着外面的大世界。望着望着,一些浪漫而又温馨的故事可能就发生了。过去,吊脚楼是熨斗古街上的一大特色,老街上的人为了充分拓展空间,把房子的后部伸出空中数米,凌驾于富水河上。远远望去,一间间吊脚楼伸出河面,下面被一根根木棒斜斜地支撑着,于是,这“空中楼阁”就有了另一种风情。在这样的吊脚楼上,沐浴着巴山的暖阳,倾听着河水的轻唱,玩个纸牌,打个小盹,那该是多么惬意呀。熨斗古镇历史悠久,老字号和老建筑比比皆是,老字号以旅店和药铺居多,“三步梯子见药铺”这句当地流传的俗语就是最好的佐证。老街口曾有一道闸门,上面题有“川楚通道”四个大字,见证了这里曾是一个熙来攘往灯红酒绿的地方。建于清代的古戏楼,虽经多次整修,但两边的风火墙仍是最原始的样子,她虽然有些老迈,但她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是古镇上最受尊重的长者。她也丝毫不倚老卖老,整天默默无闻地俯视着小镇的人情百态和世事风云。戏楼对面,是关帝庙遗址,据史料记载,关帝是小镇人敬重的神,庙虽小,但人气却十分旺盛,本乡本土的,南来北往的,都爱在关老爷面前虔诚地拜上一拜,以祈求关老爷的佑护。如今,庙门上“忠义勇武”的题字早已被岁月的风霜剥蚀得没了踪迹,但关帝仍然被小镇人所深深敬仰着、铭记着。外地人来了,听说这里敬过关帝,不管庙还在不在,都要驻足片刻,或在门前的石梯上照个相,或是默默地许上一个愿才肯离开。

古街上,很多年轻人都到外面的世界寻梦去了,唯有老人们还是那样淡定与安详,默默地坚守着古镇的闲适与宁静。熨斗自古产好茶,这可能与这里的人嗜茶有关,尤其是老人,他们喝惯了自产的熨斗茶,就再也离不开那种平和淡雅的清香。清晨起来,捻一撮熨斗茶,再冲进用柴火炉烧得滚开的富水清泉,看那绿如翡翠般的茶叶在水中翻滚着,直立着。少顷,汤色渐渐变绿,那是富水河的颜色,是巴山的颜色,看着看着,老人们的脸上浮上了淡淡的笑意,皱纹仿佛一下子也舒展了许多。老人们既使已年过花甲,两鬓染霜,但大多是闲不住的,喝完了早茶,便开始打理店里的生意。杂货店、理发店、小酒店、小餐馆比比皆是,老人们可能唱不了店里的主角,但他们却是最好的配角,帮着店里扫地、洗菜、理货,干得井井有条。老人们也忘不了享受生活,中午或晚餐,总要炒上几道爱吃的家常菜,小菜不是自家种的就是小镇人种的,总之都是一些城里人说的“绿色无公害”蔬菜。远近闻名的熨斗白菜,金烂烂的土鸡蛋、黄亮亮的腊肉片、绿如翡翠般的青椒,白如凝脂般的豆腐,信手拈来。在他们的眼里,这是便餐,而在南来北往的游客眼里,那是一种高级享受,一种健康时尚令人向往的享受。难怪外地人来了,总想在这里住上一些时候,静静地体验一下这里的幽雅、平淡与闲适。就这样,平平淡淡的一天过去了,这一天,也许他们根本赚不了多少钱,或者连一桩生意也碰不上,但他们经营的是一种心情,一种状态,而正是这份从容和淡定,成就了古街特有的气质,也成了游人们眼里的风景。

最有诗意的还是下雨的日子,天空雾走云飞,迷蒙一片。而小镇四周的山早已如羞答答的美人,被一片片白丝巾点缀得既含蓄又幽雅,白云在飘动着,变幻着,那纱巾也像在随风飘舞,美丽而动感。小镇上大多是低矮的老房子,随便哪一家的房子也有几十年的历史。屋顶的小青瓦少则也有几十岁了,就那样鱼鳞般整齐有序地排列着,点点雨滴打在瓦片上,有诗词的清丽,有歌曲的韵律。瓦沟里的小草仿佛看惯了世事风云,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屋顶的雨水汇集成一道道小溪,如断线的珠子般滴落在那一片片被南来北往的脚步打磨得溜光发亮的青石板上,再四散溅开。街上的青石板水淋淋、亮晶晶的,倒映着天空,倒映着房子,倒映着行色匆匆的红男绿女。这时候,小镇上少有人迹,都躲在屋子里做着各自的事,悠然而自在。雨下得大一些的时候,街后的富水河便一改平日的温柔,变得粗野豪放起来,有几分无拘无束,又有几分放荡不羁。如遇上夜雨,那涨起来的秋池,让人不由自主便走进了李商隐的笔下。

最有情调、最具风情的还数街上的女子,她们吃的是绿色食品,喝的是天然矿泉,一个个出落得楚楚动人、风姿万千。皎好的容颜,白晳的皮肤,袅袅娜娜的身姿,落落大方的气质,使人惊叹这巴山深处的偏僻一隅竟然有这等女子。在古代,从熨斗步行的话,半天即可出陕入川,因此这里人的口音川陕混杂,既有陕西人的口音,又有四川话的味道,女子们说起话来,娓娓动听,抑扬顿挫,像说话,又像唱歌,地方气息十分浓厚。如果不听她们说话,你是定然认不出哪是古街女子的,因为她们同外界的女子一样衣着光鲜,一样美丽时尚。在这样的古街上,时而走过三三两两的时尚女子,你会感觉时光在变幻,岁月在穿梭。

古街曲折而狭长,形形色色的气味便随着街道的走向蜿蜒着,飘荡着。但这气味不是工业污染的气味,不是化学药品的气味,这种气味只属于熨斗古镇,她是小镇独有的气味,是一种诱人的味道。朝霞满天的时候,首先是那些从屋檐下或是早点铺子里飘荡出来的气味,淡淡茶香、油炸麻花、芝麻烧饼、素菜包子、鲜香豆浆、香葱油饼,不夹杂半点令人生厌的气味,若是你还没吃早点,准会让这些诱人的气息勾引得垂涎欲滴。晚一些的时候,恬淡安详的老人们便支一把椅子,往屋檐下一坐,或是独自闭目养神,或是悠然地吸着水烟,或是随意地玩着麻将,或是随意地品着绿茶。这时的味道虽然是平淡的,但却令人回味。最浓重的味道当数傍晚,暮色四合,炊烟四起,烧烤的诱人,麻辣烫的刺激,家常菜的鲜香,烧酒的清冽,在小街上横冲直撞着。小街人闻惯了这些味道,有些不以为然,而那些成群结队的游客们却架不住这些诱惑,纷纷寻着各自喜爱的味道而去,直到平息了馋虫的抗议方才罢休。街上的酒很香,但她不是名酒华丽的香,她是那种深藏在巷子里的民间的、传统的、自家作坊酿造的酒香,她香得自然,香得纯朴,因此,她更接近大众,更接近民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